close

(請參酌修訂版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302883747-%E9%84%AD%E7%94%A8%E9%8C%AB%EF%BC%88%E5%8B%B8%E5%92%8C%E8%AB%96%EF%BC%89%E4%BD%9C%E8%80%85%E8%AA%B2%E6%96%87%E8%A3%9C%E5%85%85%E8%AC%9B%E7%BE%A9  )

龍騰 第五冊 第十課   勸和論    鄭用錫                耿樹民編030820

作者介紹

名號

字在中,號祉亭。

生平

  1. 禮部員外郎

成就

 

評論

福建舉人楊浚對其詩評價極高,對其詩讚譽如下:

1.深得三百篇之遺旨:憂國刺時之筆

2.在晉為(    :風格平淡閒適

3.在唐為(       ):明哲保身思維

4.在宋為邵堯夫:洋溢生活理趣

 

◎請簡述下文中的重要說法,並與現今台灣之狀況做比較,最後提出你有何解決建議?

開臺進士鄭用錫勸和論中的四個真知灼見/林大願

【說明】本文從「分類」談起,再從〈勸和論〉中探索出四個鄭用錫的真知灼見,這些看法適可穿越時空跨足到百餘年後的臺灣,與現今臺灣諸多現象相應,並予人重造「小康大同」景況的遠景。

(一)◎提問:「分類」是衝突的濫觴,為什麼?

每個社會小群的成長歷程解釋起來,似乎皆是由一個簡單的生存理念抽絲到複雜的紛爭概念。大社會的震盪期常常自「分類」開始,「類聚」之後相繼「驅逐」,而盡終於相互摧殘而衰落或消失……。這樣的模式,或許我們可以從開台進士鄭用錫的〈勸和論〉中探索到蛛絲馬跡。

鄭用錫生卒於清乾隆至咸豐(一七九三─一八五八)年間,是福建金門移民台灣之士的第三代,家族奠基於苗栗後龍、新竹一帶,時因清廷特准另編「臺字號」(台灣進士保障名額),而成為清朝開台百餘年來以台灣土生土長的本籍來考取進士的第一人──「開台黃甲」。咸豐三年(一八五三),為調解淡北(新竹以北)日益嚴重的漳、泉、粵族之間的械鬥事件,親撰〈勸和論〉一篇勒石於後龍,並親赴各莊曉以大義、排解糾紛,勸止械鬥熾風。其文開頭便示:「甚矣,人心之變也!自分類始。」

這即是鄭氏對社會觀察的第一個真知灼見──為生存利益而結合的團體之間,相互劃清界線、區分類別即是群體衝突興起的第一個條件。這也是顯示出他對社會發展過程的理解能力。

此處「分類」一詞,願子(筆者)根據《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台灣館200044)的「義民」與「分類械鬥」解釋,整理後加以潤飾說明如下:

1.  何謂分類:當時械鬥的群體,主要是以祖籍別來劃分;如閩籍人與粵籍人之間的械鬥叫「閩粵械鬥」,而發生在泉州人與漳州人之間的就稱為「漳泉械鬥」。它不限於祖籍別,各地方相同族群內也曾發生不同姓氏、宗族、職業團體之間大小規模不等的械鬥。

2.  引發分類械鬥的原因:大多和爭地、爭水等經濟利益的衝突相關。這些衝突,時常原本都是小區域的問題,其中當然不乏夾雜個人私怨的報復行為。但是一旦爆發集體械鬥,卻因為恐慌而引起各方擁勢自重,進而造成愈趨激烈的凶殘手段與愈趨擴大的衝突範圍。另外,因開墾重心的轉移,分類械鬥也有從南台灣向北台灣推移、重疊的現象。

3.  分類械鬥的影響:除了因為世代的仇恨造成族群融合的困難與社會的短暫失序之外,也影響到移民的聚居形態,也就是械鬥失敗的一方,常常舉族遷徙到同鄉較多的其他新據點,使得各地居民的祖籍分佈日趨集中。

(二)◎提問:同鄉共井選邊站是指什麼?

再者,〈勸和論〉中有「其禍倡於匪徒,後遂燎原莫遏,玉石俱焚。雖正人君子,亦受牽制而朋從之也。……」、「顧分類之害,莫甚於臺灣。最不可解者,莫甚於淡之新艋。臺為五方雜處,林逆(林爽文)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等等之語,說明了鄭氏第二個真知灼見──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中,分類之間的主要吸引力並非以道德人心為依歸,而是先以「同鄉共井」為「選邊站」的首要考量依據。「朋從」意即結黨而隨,如文中所述,同群即無分賢士莽夫,在非理性的擴張與箝制的行動中成隊成行。

由於當時清廷在台的統治機關不甚完備已久,兵制不足以維護民怨下的治安,各地起變如康熙時的朱一貴、雍正時的吳福生、乾隆時的林爽文之亂,殺官奪財,掠伐四起。官府無力阻遏,不得已只好招募當地老百姓,推稱「義民」、「鄉勇」之名,助弭匪亂。爾後各鄰近地區內的平民為了在各種名目的亂事中求得生存自保,乃以「祖居同源」為號,團隊結盟以固勢力。這即是「分類」最初、最明確的產生原因。

對此,願子要再根據上述資料來源──《台灣史小事典》,補充「第四點」來解釋義民與亂民:由於群眾時而依附賊匪,時而投靠官兵,所以兩者並非絕對的漢賊不兩立。事實上,許多義民建功立業和違法作亂的程度幾乎相等。這是因為義民之所以幫助官兵,通常是為了趁機與所謂「亂民」對抗,其實雙方多半早有嫌隙,或根本曾是械鬥的兩方,他們沒有堅定的道德或信仰,一切以地緣與分類為基準。

〈勸和論〉中,鄭氏又點明那些「若分畛域」的播台之民就是長期在「秦越之異」的疏離關係,以及對峙於相煎何太急的「釁起鬩牆」之下,以致「自分類興,元氣剝削殆盡。……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多成邱墟。……蓋孽由自作。」此即是鄭氏的第三個真知灼見──在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分類糾紛中,「時間」並不能治療一切,病態的認知會一直拖延融合的進展,而愈使各族群的活力趨向相互零合。

(三)◎提問:新世紀台灣社會中的「超限械鬥」是指什麼?

攏總以上台灣政權歷史、移民文化、生存條件的明爭暗鬥,以及世運情勢等諸多拉鋸的紛爭因素,加上前述三項鄭氏於〈勸和論〉中的真知灼見。願子試圖對應當今的社會文化狀態,恰恰與新世紀前後「選民的群聚示威」和「政黨的紛擾亂象」不謀而合。雖然已不見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但是咆嘯之氣卻在無形的煙囂之中方興未艾。

首先,從第一個真知灼見──群體衝突興起的第一條件即是「為生存利益而結合的團體之間,相互劃清界線、區分類別」。除了「我是本省人、你是外省人」的區分外,還有「同族群不同政黨」、「同政黨不同派別」的差異。這與前述「分類械鬥」的意義不謀而合──「閩粵」、「漳泉」相對於「本省外省」、「彼黨此黨」;「相同族群內不同姓氏、宗族、職業團體之間」相對於「同政黨不同派別」。過去到現在,此紛爭即是由「經濟版圖的墾殖」過度到「權力版圖的墾殖」。

再者,第二個真知灼見──台灣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中,「道德人心」並非「分類」之間的主要吸引力,而是先以「同鄉共井」為其「選邊站」的首要考量。從分類械鬥的影響層面看來,族群融合的困難與社會秩序的失衡,直接改變了移民的聚居形態,也就是當年械鬥失敗的一方,常常舉家舉族,遷徙到同鄉較多的其他新據點,使得各地居民的祖籍分佈日趨集中。願子回憶近幾年台灣北、中、南許多城鄉選舉中,政黨支持度與族群分佈之間有非常微妙的關係,其中最適切的解釋諸如「選民結構」一詞,相信有識之士都能心照不宣,而許多聰明人也一定明白為何有些德術兼備的優秀人才無法當選的真正原因。這也就是為何在時間距離較近的二、三次選舉下來,媒體即能不靠民調,而只以地域來統計、預估各政黨的概略得票率。過去到現在,分類的區域間從「同鄉共井的武力優勢」過度到「同鄉共井的選票優勢」。

第三個真知灼見──「時間」並不能治療歷史文化情結,病態的認知會一直拖延融合的進展,而愈使各族群的活力趨向相互零合。我們從引發分類械鬥的原因來看選舉文化中的「義民情結」,諸如「經濟利益的衝突」、「夾雜個人私怨」、「因開發重心的轉移,使分類之爭有從南到北相互推移重疊的現象」等,在當今許多因政黨分類而引發的社會衝突事件中,也猶存留著明顯的跡象。過去到現在,分類械鬥的導因從「小區域間的嫌隙擴張到大範圍的激烈肢體衝突」過度到「非關民意的小事延燒到大意識形態的爭執」。

以上,鄭氏在一八五三年所撰〈勸和論〉中的三個真知灼見,穿越時空跨足到正好一五年後的二○○三年,從中可見其一針見血的意涵,百分之百從「直接的」、「有形的」,過度到「間接的」、「無形的」。也就是說,台灣過去歷史上殘酷的「分類械鬥」事件,正以幽靈部隊悄然默步之勢,行軍在族群發展的現代及未來歷程之間,準備暗中進行一場更可怕的「超限械鬥」。

中研院社科所研究員朱雲鵬先生在新世紀之初,探討到現今台灣社會需要改進的問題時,也曾提及一個相類似的觀念──

  這些層面在開始的時候可能不令人注目,而被視為是任何社會都有的「瑕疵」。假以時日,小瑕疵會累積,會形成結構性的有機體。這個時候,整個社會的風氣與習性會產生變化,維繫一個社會最重要的「公平」與「正義」可能開始被扭曲,作為成長與進步動力來源的愛心和向上活力,也可能被侵蝕。

由此顯見,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整體「思」與「辯」的自我檢視能力不足,連帶「公」與「義」的社會養份即不夠。移植的政權力量一直無法扭轉幾百年來「相互擴張與箝制下的歷史輪迴事件」所籠罩的悲情氣氛,新世紀一開始的自主能力也尚還在襁褓待呵中,致使「有形的物質文明表象」直直拓展不停;「無形的心靈文明內涵」卻遲遲停滯不前。

(四)◎提問:勸和論末段中關於台灣歷史文化的終極目標是指什麼?

早期的台灣,在那個還必須靠移民文化來滋補社會成長的時期,鄭公用錫無懼於人類文明演進的盲點,為狹隘好鬥的「從兩肉」(朋)、「從兩手」(友)撰〈勸和〉一文勒石於鄉里,但冀「各盡友道,勿相殘害」,意圖力挽在競爭社會中也該無愧於天道公理的生命尊嚴:

  自來物窮必變,慘極知悔。天地有好生之德,人心無不轉之時。僕生長是邦,自念士為四民之首,不能與當軸及在事諸公,竭誠化導,力挽而更張之,滋愧實甚。願今以後,父誡其子、兄告其弟,各革面、各洗心,勿懷夙忿、勿蹈前愆。既親其所親、亦親其所疏,一體同仁,斯內患不生、外禍不至。漳、泉、閩、粵之氣習,默消於無形。譬如人身血脈節節相通,自無他病;數年以後仍成樂土,豈不休哉!

〈勸和論〉末段所期許的即是「小康大同」景況。這即是鄭氏最令願子欽佩的第四個真知灼見。

【林大願(2003)。〈開台進士鄭用錫勸和論中的四個真知灼見〉。《旋和季刊》,第25-26期。P.58-64

 

◎提問:以下四本書的重要性何在?

 

◎臺灣相關選文

篇章

作者

經歷

文章旨趣

東番記〉

明朝

陳第

  1. 協助戚繼光掃蕩倭寇。
  2. 承辦長城邊防事務,多次受嘉許。
  3. 描述大員(臺南安平)的原住民生活,是最早記錄臺灣原住民的文獻。
  4. 描述原住民斬首習俗、農漁田耕、村社組織、以及原漢貿易制度等。
  5. 文末仿《史記》「太史公曰」的形式,以「野史氏曰」作結,闡述議論。
 

裨海紀遊〉選

清朝

郁永河

康熙三十五年自願受命來臺採硫。三十六年二月抵達安平港,四月北上至淡水,居北投採硫,十月離臺復命。

  1. 裨ㄆㄧˊ,小之意。裨海,借代臺灣。
  2. 作者來臺採硫八個月,以「日記體」記事,紀錄探訪北投硫穴見聞。
  3. 敘寫臺灣蠻荒未闢的深林,又描繪深入觀察之硫穴,及水土不服之病況,文筆寫實而生動。
  4. 是臺灣文學史上首部遊記專著。

紀水沙連〉

清朝

藍鼎元

福建人,清康熙末年,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入臺平定朱一貴之亂,事後,落腳阿里港(今屏東縣里港鄉)墾荒開發。

  1. 紀,通「記」。沙連,平埔族對(南投魚池鄉)一帶山地之稱呼,後泛指日月潭一帶水域。
  2. 本文敘寫水沙連風光,並與陶淵明之《桃花源記》相比,讚頌日月潭怡人景致。並描述原住民風俗習性,建請政府重視原民教化。
  3. 文筆樸拙自然,簡潔有味。

臺灣通史序〉

民國

連橫

  1. 先後於臺灣、福建辦報,並加入「同盟會」。
  2. 民國成立,入清史館任職,盡閱所藏臺灣檔案。民國七年回臺撰寫《臺灣通史》,費時十年完成。
  3. 連橫十三歲時,其父購《續修臺灣府志》予之,勉之:「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4. 本文陳述修撰《臺灣通史》的動機及宗旨,表達對臺灣歷史的關注,並期許吾人緬懷先祖,發揚民族精神。
  5. 依(紀傳體)的體例撰《臺灣通史》,包括紀四篇、志二十四篇、傳六十篇、並附有圖、表。
  6. 敘事詳盡,是記錄臺灣歷史的重要著作。
 

臺灣古今地名異稱

區域

古名

今名

區域

古名

今名

北部

雞籠

基隆市

南部

諸羅山社

嘉義縣 嘉義市

艋舺

臺北市 萬華區

打貓社

嘉義縣 民雄鄉

八里岔社

新北市 八里區

魍港

嘉義 布袋 虎尾寮

竹塹社

新竹市

加老灣

臺南市 七股區

貓狸

苗栗市

大員

臺南市 安平區

中港社

苗栗縣 竹南鎮

麻豆社

臺南市 麻豆區

中部

大墩

臺中市

堯港

高雄市 岡山

牛罵社

臺中市 清水區

打狗嶼

高雄市

阿罩霧

臺中市 霧峰區

雙溪口

屏東縣 東港鎮

半線社

彰化市

東部

洄瀾

花蓮縣 花蓮市

水沙連

南投縣 日月潭

璞玉閣

花蓮縣 玉里鄉

霧社

南投縣 仁愛鄉

卑媽拉

台東縣卑南鄉

他里霧社

雲林縣 斗南鎮

加走灣

台東縣 長濱鄉

◎以下四詩內容所關心的是何?

 

◎臺灣古典詩舉隅

分期

代表作品

明鄭

時期

沈光文〈感憶〉

歲歲思歸思不窮,泣歧無路更誰同?蟬鳴吸露高難飽,鶴去淩霄路自空。

青海濤奔花浪雪,商飆夜動葉梢風。待看塞雁南颯至,問訊還應過越東。

說明:此詩描寫詩人離鄉背井,縱見大雁南飛,亦難傳達對家人之思念,只能默默品味孤寂之苦。

語譯:年年思鄉,歸鄉之情無窮無盡。走在歧路上卻不知歸往何方,處境有誰相同?如秋蟬鳴噪,雖棲高處卻難飽餐;如白鶴凌空,卻無歸途可返。看盡清海波濤洶湧,激起雪花般浪濤。夜半秋風吹動片片樹葉,盈起愁思滿懷。眼看北雁紛紛南飛,卻無從投遞對於遠在浙東家人的思念。

滿清

時期

鄭用錫〈苦雨〉

年華初度已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可憐柳絮飛仍墜,又值秧針插未成。為祝東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誤蒼生。

說明:此詩描寫詩人眼見插秧季節已至,卻久雨未晴,農民無法如期耕種,遂親自向春神焚香祝禱,勿誤了農時,展現愛民憐民之情。

語譯:又到清明時節,連綿陰雨久不放晴。家家戶戶備妥麥飯和紙錢上墳掃墓,只聞布穀鳥聲聲催人農耕。可憐久雨綿密,柳絮沾雨即墜,已到插秧時節,農家卻苦於陰雨無法農耕。只能焚香向上蒼禱告,希望老天不要誤了百姓農時啊。

日據

時期

連橫〈江山樓題壁〉

如此江山亦足雄,眼前鯤鹿擁南東。百年王氣消磨盡,一代人才侘傺空。罪把酒杯看浩劫,讀攜詩卷對秋風。登樓盡有無窮感,萬木蕭蕭落照中。

說明:「江山樓」築於日治時期,連橫擔憂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之下的臺灣知識分子,安於現況,已失家國之痛及士人氣節。藉此詩勸勉臺灣讀書人,應發揮所長,莫安於現狀。

語譯:登樓遠眺,美景當前,臺灣實為南海及東海的重要隘口。馬關條約後,臺灣割讓予日本,百年來王氣已然耗盡。臺灣人民在日本統治下,知識分子有志難伸啊!紙醉金迷的生活徒然耗損志氣,秋風凜烈不免令人感傷,但我仍願一展詩才與抱負。登樓而興無窮感懷,草木零落,人才卻萬萬不可蕭條。

賴柏舟〈戰爭中竹枝詞〉(其一)

郇廚久缺肉魚香,覓食空勞日日忙。吩咐山妻逢節米,療饑且煮地瓜湯。

說明:賴柏舟是日治時代嘉義地區「尋鷗吟社」成員,本詩描述中日戰爭之際,糧食短缺,生活困頓之狀,足見戰爭時臺灣人民艱困的生活情狀。

語譯:縱使如唐代 韋陟(襲封郇國公,即郇公廚)這般膳食精美的人家,也久無肉味魚香,戰火之下日日為尋生計而奔波勞累。吩咐妻子撙節米糧,為了止飢只好烹煮地瓜湯果腹啊。

課文問與答

()為了勸阻百姓停止械鬥,鄭用錫如何從地緣關係來勸說?

答:

 

()鄭用錫如何從文字學的角度來勸民和睦相處?

答:

 

()鄭用錫寫下〈勸和論〉後,發揮了什麼作用?

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