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

諫逐客書                 李斯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一、文中提到哪些君王與客卿?並試說明客卿對秦的貢獻。

答:

二、文中「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一句意義為何?

答:

三、本文最能打動秦王之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

四、李斯以為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原因何在?

答:

五、本文中哪一句話最能看出李斯欲效忠秦王的心意?

答:

六、請整理本文論「逐客之害」有哪些?

答:

七、本文何處使用了對比手法,試說明之。

答:

八、本文的主旨為何?

答:

九、略述本文在文學上的影響。

答:

十、綜觀本文,李斯諫秦王終能成功的原因為何?

答:

【教學資料】

◎ 史記變例:

體例

內容

變例

說明

共十二篇,分為朝代本紀(如夏本紀和帝王本紀(如秦始皇本紀兩類,詳述歷代帝王事跡。

項羽本紀

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描寫項羽時筆墨多有同情。更重要的是,秦漢之際「政由羽出,天下政權實際歸屬於這位西楚霸王。

呂后本紀

高祖以後,司馬遷用呂后本紀來記孝惠帝、少帝劉恭、少帝劉弘三人在位共十五年的時間。蓋呂后為當時政權的實際執掌者,故不立孝惠本紀。

世家

共三十篇,記王侯、外戚和諸侯國的歷史。

孔子世家

孔子雖無公侯之位,但司馬遷認為孔子乃「為天下制儀法,垂六藝之統紀於後世、「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的聖哲,雖無其位,但影響深遠。

陳涉世家

雖曾稱王,但數月而死,無後代,「勳業蔑如,不符一般世家體例,本宜列入列傳。但「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故升為世家。

 

 

 

◎ 遊說名篇整理

名篇

對象

背景與訴求

遊說技巧與立論

結果

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秦穆公

秦、晉兩國圍鄭,鄭文公臨危派遣燭之武說服秦穆公撤兵罷戰。

由「利」字著眼,寫出「一利三害」,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說明秦滅鄭有三害而無利,存鄭則有一利而無害。

秦穆公撤兵,並派兵助鄭防守,晉文公知難而退,順利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李斯

諫逐客書

秦王政

韓王派水利專家鄭國,假發展水利之名,欲削弱秦國國力,秦國宗室大臣提議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乃上書力陳逐客之非。

善用史證、物證、事證反覆說明逐客不利於秦,並針對秦王併吞天下的野心諫言,「純由秦之利害立論」,極具說服力。

成功說服秦王,廢除逐客令。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

魏徵看到唐太宗漸趨驕奢,感到十分擔憂,因此以「十思」進疏,期待唐太宗能居安思危,積其德義。

提出「積德義為治國之本」,以十件事提醒唐太宗不可因得志而縱情傲物,必須竭誠待下,方能得民心。

唐太宗接受魏徵的諫言,更加惕厲自我。

奏議類文章比較

 

時代

作者

對象

主      旨

〈諫逐客書〉

李斯

秦始皇

論逐客之過失,使秦王取消逐客令。

〈出師表〉

蜀漢

諸葛亮

劉禪

「親賢臣,遠小人」勗勉後主。

「討漢賊,復舊都」自誓。

〈陳情表〉

李密

晉武帝

以祖母年高乏人奉養懇辭太子洗馬之職,武帝賞賜奴婢二人,郡縣供應祖母膳,密得終養。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唐太宗

以十思進疏,說明人君當居安思危,積其德義。

〈教戰守策〉

北宋

蘇軾

宋仁宗

國家承平時,須使民眾接受軍事訓練,而後才能處變不驚,臨危制亂。

駢文與散文之比較

 

散文

駢文

別稱

古文。

四六文。

性質

無韻。

無韻。

特點

樸實無華,蘊含教化。

對偶工整,詞藻華麗,音韻和諧,用典繁多。

主張

文以明道。

追求形式的美。

駢文

演進

概說

起源

中國文字單音階孤立語特性產生之天然的對偶本質。

秦漢

即有對偶句,如:李斯〈諫逐客書〉。

齊梁

聲律說興起:陸機〈文賦〉、庾信〈哀江南賦〉。

唐代

駢文嚴格對偶,重詞性,重平仄。

如:初唐四傑、燕許大手筆(燕國公蘇頲ㄊㄧㄥˇ、許國公張說ㄩㄝˋ)、李商隱。

清代

清代力追漢魏六朝,如:汪中、袁枚。





文字演變

使用年代

文字名稱

說          明

殷商時代

甲骨文

刻畫書寫在龜甲獸骨之上,又稱為「卜辭」。

商周時代

金文

多鑄刻在銅器上,又稱「鐘鼎文」。

周秦東土

孔壁古文

漢武帝末,魯恭王由孔子宅壁發現,又稱「蝌蚪文」。

周秦西土

籀文

全亡於晉代,今只在《說文解字》可見,又稱「大篆」。

小篆

李斯作〈倉頡篇〉,取大篆省改,今全可見於《說文解字》之9353字。

隸書

秦人程邈造。形體脫離六書原則。

魏晉

楷書

後漢完備成體;唐《開成石經》使用文字。

其他:1. 草書初創於漢代,為書寫簡便而作,張芝善作草書,人稱草聖。

2. 行書為最後產生之字體,約為魏之後出現,以晉.王羲之最佳。

課文探究

  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說明:

(一)一開頭即直言國家政令錯誤,是否會引起君王反感,而致勸諫失敗

(二)在第二段文字中,李斯從哪一個面向來陳述逐客之非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分列書寫。(一)(二)合計文長約250300字。

文字方塊: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李斯〈諫逐客書〉)

【範文】

(一)李斯雖然一開頭即直言「逐客之過」,但卻採取迴避態度,用「臣聞吏議逐客」帶過,好像秦王還沒有逐客,且婉轉地表達其所批評的矛頭並非直指秦王,所以不會引起秦王的反感。而且「竊以為」的口氣是謙卑的、商量的,這便給了秦王收回成命的餘地。

(二)作者從「史實」這一個面向,列舉四位秦君重用客卿而開展出雄圖霸業 ,來說明客卿對秦有利,以駁斥逐客之議。先從正面論述客卿對秦國的貢獻,導引出「客何負於哉」的結論。再以假設口吻從反面推論「向使四君卻客疏士」,則秦國便無法富強。透過「卻客/納客」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便能證明逐客的謬誤。

 

 

學測模擬測驗  (非選題部分)

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分析:()作者以哪些史實說明用客卿有利於秦?()文中所言的色樂珠玉指什麼?作者藉此喻說什麼道理?()為什麼逐客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之舉?答案必須標明()()(),並分列書寫。

 

一、  從周襄王時代,秦稱霸西戎開始(西元前六二四),幾百年間歷二十餘君的歷史中,精選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個最有成就的國君,以他們用客卿而使秦壯大強盛的史實,來彰顯用客之功,並藉此突出吏議逐客之謬:寫繆公,重在強調客卿來自四面八方而稱霸西戎;寫孝公,重在治國有方,從思想、政治、經濟、軍事去概括;寫惠王,重在領土的四面擴張;寫昭王,則以「蠶食諸侯」強調秦的逐步壯大。對這四君重用客卿的作為與成果,敘述有詳有略有變化,論據札實。

二、  色樂珠玉是指美色、音樂、珍寶,如來自鄭、衛、趙等異國的美女,如鄭、衛、桑間、韶虞、武象等異國的音樂,如昆山玉、隨和寶、明月珠等來自異國的寶物。秦王既然喜歡來自異國的色樂珠玉,李斯便借此指出用人若「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那麼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這是以人與物為證,以美女、音樂、珍寶為例,反襯「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的謬誤,是對秦王的有力質疑。

三、  客卿是難得的人才,秦若不用,客卿轉而效力秦的對手,這就無異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之舉。李斯提醒秦王有容乃大的道理,若無外來人才的輔助則秦未必能夠強大,「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這就擊中了秦王的要害,當逐客竟然會危及并吞天下的大業,就不僅是對錯是非的問題,而是利害安危的大關鍵了。

 

 

作文

請以包容」為題,抒發你的經驗、

看法,與感受,文長不限。

1.李斯諫逐客書: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強調有容乃大」,直言包容」的重要性。

2.現今社會的人們,總是通過自己的形象來看人,通過自己存在的處境,如我的行業、我的階級、我的種族、我的膚色、我的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去看天下人,而缺少了包容」的氣度。

3.寫作時盡量少純粹說理,需有材料印證與闡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