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非子選)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對於寓言,你我耳熟能詳的當屬《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名篇包括:

小羊和狼 龜兔賽跑 狗和影子 農夫和蛇 螞蟻與蟋蟀 烏龜和老鷹 狼來了 父親和他的兩個女兒

生金蛋的鵝 狐狸與葡萄 狐狸與白鸛 老虎的金手鐲 獅子與老鼠 老鼠開會 被同伴驅逐的蝙蝠

熊和兩個旅行人 北風與太陽 金銀斧頭˙˙˙

 

提問:請閱讀以下寓言故事並說明其寓意!

 

北風與太陽

北風太陽舉行一場比賽決定誰的力量比較強,能讓路過的旅人脫下斗篷。北風越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越緊。然而,當太陽溫暖地照耀時,旅人因為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

寓意:

 

狐狸與葡萄

一隻狐狸試圖去把長在樹上的葡萄藤上的一串葡萄拿下來,但試了多遍都不成功,於是就離開,並怨恨地說:「那一串葡萄是酸的!一點也不好吃!我才不希望吃到呢!」。

寓意:

 

熊和兩個旅行人

有兩個人一起旅行,在路上碰到一隻熊。其中一個人迅速地爬到樹上,躲在樹裏。另外一人不及逃走,只好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屏住呼吸;熊走上來,用鼻子嗅他,嗅遍他的全身,因為熊不吃死屍,所以不久就離開了。熊離開後,樹上的那個人在樹上爬了下來,對另一人說:「熊在你的耳邊說了些甚麼?」那人回答:「他給了我一個忠告,不要跟臨難捨友的朋友一起。」

寓意:

 

【學習重點】

  先秦諸子常透過寓言,或寄寓其哲學思想,或說明其學說主張。《韓非子》的寓言喜以小故事寄託大

道理,透過具體生動的事件,鮮明深刻的呈現其見解或主張。本課引兩篇寓言故事,〈齊桓公好服紫〉藉

由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故事,清楚指出當政者應認清治國的職責與要務,並說明在上位者具有明顯的

表率作用,應慎於行止,國家才能平治,風俗才能淳美。〈買櫝還珠〉一文則以楚王詢問田鳩之語,引出

墨子學說「其言多不辯」的論點,提醒人君切勿為外在虛言所惑。兩篇文章皆舉譬精當,說理深刻,充

分顯現《韓非子》寓言的特色。

 

    提問1:為何先秦寓言會發展出最為輝煌燦爛的「諸子寓言」也稱為「哲理寓言」?為何兩漢時期發展出「勸戒寓言」?而魏晉南北朝卻是寓言創作的過渡時期請簡要說明!

 

    提問2:中國的寓言創作在唐宋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是受何影響?且發展出哪三種形式寓言?其中何種寓言已獨立成篇?而在元明時期卻發展成寓諷刺於笑說的「詼諧寓言」,為什麼?

 

中國寓言的發展軌跡

1.先秦時期

概略來說,先秦寓言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周易》中的部分卦爻之辭,《詩經》中的部分詠物詩及《山海經》中的部分神話故事,它們的文學色彩都十分簡樸,故事情節也很簡單,因此有些學者認為它們不能算作寓言,頂多只能視為是寓言的胚胎。

先秦寓言第二方面的內容是以《春秋》三傳、《戰國策》、《國語》為代表的史傳文學中的寓言。史傳文學本以寫史為主,但在寫歷史上的人物及其活動時,難免把民間流傳的一些歷史故事穿插其中,因其本身就具有寓言的基本特徵,在當時或後世,就被人們用作勸誡諷喻的材料,自然也就成了寓言。在中國,關於動物的寓言故事不太發達,而歷史寓言卻相當多,這些歷史寓言故事,為後來的寓言創作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先秦寓言第三方面的內容是最為輝煌燦爛的「諸子寓言」。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紛爭天下,五霸七雄,時局板蕩;思想文化領域,百家齊鳴。諸侯之間,為了稱雄中國,紛紛重金招攬人才;合縱連橫之士,也騰口說,干時君,以取富貴;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為闡明其哲學觀點和政治見解,無不千方百計,搜尋論戰材料,磨礪筆槍唇劍。在這種情況下,原在民間流傳而又生動活潑、富有寓意的寓言故事,自然被其改用,應時勢而蓬勃發展。從現在的典籍資料來看,先秦諸子中除《老子》、《論語》中較少運用寓言外,其他諸子散文無不大量運用寓言以說理明教,放談雄辯,其中最為凸出的是《莊子》、《列子》、《韓非子》,以及《呂氏春秋》,他們的寓言豐富多彩,引人入勝。

2.兩漢時期

兩漢時期是中國寓言進一步發展的階段,並且也開始趨向於「獨立門戶」。

兩漢寓言大略可以分為三類,其中較多的一類是繼承先秦諸子的餘緒,其形態與內涵也是先秦諸子寓言的繼續與發展,這類寓言多雜混於議論哲理著作之中,如《新書》、《淮南子》等,它們都像先秦諸子一樣,採用寓言說明道理,其題材與手法也未脫其窠臼,從地位上來看,仍處於附庸的地位。

《史記》是中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也引用了一些寓言,有的還對先秦寓言進行改寫,比原作更佳。此時班固的斷代史《漢書》、趙曄的《吳越春秋》、袁康的《越絕書》也都記載了不少寓言。再如劉邦的〈鴻鵠之歌〉、班婕妤的寓言詩。最後還有引用故事來解釋《詩經》的《韓詩外傳》等,也有不少的寓言故事。

兩漢寓言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劉向的《說苑》與《新序》。劉向為尋求漢王朝的長治久安之道,數次上章刺譏時事,指陳災異徵應,因批皇龍之逆鱗而不用,於是剪裁歷史舊文,按內容分類,獨立成篇,使其諷諫勸誡的旨意更為凸出,因而被人稱為「勸誡寓言」。其用心可謂良苦!如〈刺奢〉、〈節士〉等篇目之中的許多寓言,雖取材多見先秦史事,然皆寄寓了新意,因此不能不說它是中國寓言之一大進步。

3.魏、晉、南北朝時期

漢王朝解體之後,直到隋初,三四百年中社會動盪,戰亂頻起,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許多士族階層也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在學術界,儒家學說失去了一家獨尊的地位,道家和名家、法家思想趁機發展,思想文化界一度活躍起來。中國古小說得到相應發展,形成了中國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潮。這時主要有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兩大類。產生了《列異傳》、《搜神記》、《搜神後記》和《幽明錄》等一批優秀的志怪小說,其中多是談鬼話怪,但也有不少優美的寓言,也產生了《笑林》、《世說新語》、《殷芸小說》等一系列志人小說,其中也不乏以事明理的寓言。

此時,中國的文藝理論也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文心雕龍》等優秀的文學理論著作,其中寓言雖是甚少,但對寓言在理論上有所闡明。至於《苻子》、《金樓子》等書中,寓言還是不少的,這說明六朝諸多文士還是在大量地運用寓言這種文體,為闡明自己的學術觀點服務。

此外,隨著佛教的傳入,清淡之風的盛行,道教的發展,宗教對寓言創作的影響日益增大,特別是佛經中如《百喻經》等佛教寓言故事的翻譯與流傳,使中國寓言輸入了印度寓言的異域風采,促進了中國寓言的進一步發展,增加了新的特色。

4.唐宋時期

唐宋時期是中國文學輝煌燦爛的時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一直視為古文的圭臬;唐詩宋詞,群星燦爛;唐宋傳奇,蔚為大觀;而寓言創作,也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擅長散文創作的唐宋八大家,特別是其中的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都同時有許多寓言佳作傳世。

在韓愈掀起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中國的寓言創作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從形式方面來講,傳、記、說、論、解、文、對、問、誡各體皆有;從內容上說,宗教、政治、人生哲理、世情民風、人間憂患,無所不及。綜而言之,議論寓言、記傳寓言、雜文寓言,都有不少佳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寓言詩和寓言小說(即傳奇小說和筆記小說中的寓言)的創作,比以前更為成熟,且篇幅更為宏大,像《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一些寓言小說,後來都被人們改寫成大型戲曲。

唐代之前,議論性寓言只是夾雜於論說之中,到了韓、柳,〈馬說〉、〈鶻說〉、〈謫龍說〉,都已獨立成篇,特別是柳宗元的〈三戒〉,自標篇名,文字精煉,寓意精深,最具有代表性。署名蘇軾的寓言專集《艾子雜說》,對後世的影響甚是巨大。《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都列有張太玄《平台百一寓言》三卷,據說早已散佚,尚未尋訪得見,可惜可歎。

5.元、明、清時期

遼金之時,中原地區已為少數民族所統治,漢族知識分子大量南遷,蒙古人滅宋建元之後,就對漢族知識分子採取了歧視政策,以至有「九儒十丐」之說。元朝末年,政治腐敗,貪賄盛行,災禍連年,民不聊生,廣大知識分子深入民間,棲身山林,在徘徊觀望之後,紛紛捲入了反元大暴動的浪潮之中,像宋濂、劉基等都先後加入了朱元璋的幕僚行列。他們用筆針砭時事,都有許多極好的寓言作品傳世,如宋濂的《龍門子凝道記》、《燕書》以及劉基的《郁離子》、〈賣柑者言〉,都在中國寓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中葉以後,宦黨為害甚烈,政治日趨腐敗,民生艱辛,經濟凋敝,加之文禁稍弛,寓言的創作又趨於活躍,寓諷刺於笑說的「詼諧寓言」很是發展。像趙南星的《笑贊》、陸灼的《艾子後語》、馮夢龍的《笑府》,都是很有影響的寓言專集。到清代,又出現了石成金的《笑得好》、方飛鴻的《廣談助》。而在文言小說《聊齋志異》中,也有不少優秀的寓言小說。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早在明代天啟年間,在西安就刊行了第一個《伊索寓言》的選譯本,當時書名為《況義》。後來又有個譯本《意拾蒙引》。鴉片戰爭之後,相繼刊印了第三個譯本《海國妙喻》(一八八八年)和第四個譯本《伊索寓言》的選譯本(一九○二年)。與此同時,中國的詼諧寓言繼續發展,小石道人、吳沃堯、俞樾等都有不少寓言作品,特別是吳沃堯的《俏皮話》,其寓體主角多是蛇、鼠、臭蟲、跳蚤等小動物,其寓言寓意多諷刺那些腐朽貪婪的封建官僚,其寫法借鑒了《伊索寓言》的手法,開拓了中國寓言創作的新局面。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後,中國寓言更多地吸收了西歐寓言的藝術技巧,創作了不少新形式、新內容的中國現代寓言。

【節錄自李富軒、李燕(1998)。《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志一。P.1-10

 

◎寓言概說

1.寓言:運用虛設的情節與隱喻的技巧,寓警世諷俗的深刻寄託。

2.手法:點明寓意的方式有許多種,或由故事中的人物道出,或作者直接評論,或借重名人發言,或增添一旁觀評論者,更有不揭示寓意而任由讀者自行領會者。

3.中國寓言各期發展與特色:

時期

發展

代表作品

先秦

先秦時期為中國寓言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寓言作品集中在諸子散文裡面,為闡述不同學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張服務,可稱為「哲理寓言」。

莊子、孟子、墨子、列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戰國策。

兩漢

兩漢寓言的題材和手法大多因襲先秦,通過寓言來宣傳歷史的經驗教訓,在政治上、生活上給人們以勸戒,可稱為「勸戒寓言」。

劉向說苑、新序。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為寓言創作的過渡時期,開後世諷刺寓言與詼諧寓言之先河,同時宗教對寓言創作的影響增大,百喻經等佛教寓言故事的翻譯與流傳,使中國寓言增添印度寓言的異域風采。

邯鄲淳笑林、苻朗苻子。

唐宋

唐宋時期是中國寓言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其特點是寓言的諷刺性加強而哲理性減弱,可稱之為「諷刺寓言」。

柳宗元三戒、蝜蝂傳、梓人傳、種樹郭橐駝傳。

元明

元末明初及明中葉以後,寓言的特點是冷嘲熱諷的笑話成分增多,其中很多寓言可稱之為「詼諧寓言」。

劉基郁離子、馮夢龍笑府。

 

請閱讀以下【題解】【作者】資料及參考書中九流十家思想簡介後回答提問!

 

    提問1:韓非從儒家中誰的思想擷取其所需求?儒家為何是理想性思想?法家為何是功利性思想?請說明原因!

   提問2:在資料中韓非用道家哪兩種思想?為什麼採用?用墨家哪五種思想?為什麼採用?用名家哪個觀點?為什麼採用?

   提問3:回答以上提問後,請聯想看看為何韓非會採用各家思想為己用?請說說法家存在的功用有什麼?現今社會可用嗎?請舉例說明之!

【題解】

.思想體系

  韓非子的思想淵源,以法家思想為主,把儒、道的精神略作轉化,同時亦兼有墨家及名家思想的成分,形成了韓非子自成一貫的思想體系。

.散文特色

  韓非散文,歷來均有能抉剔世情、深入隱微而嚴峻峭拔、邏輯周延、條理分明、說服力強的讚譽。細究韓非的散文寫作,有如下幾個特色:1.善說故事、2.史識豐富、3.巧於設喻、4.長於批判、5.洞悉心理、6.推論縝密、7.排比對偶。

.寓言特色

  韓非子的寓言相當多,其寓言多採歷史故事,偶爾立足於現實,加上韓非洞徹人情世故,勇於批判諷刺,一般以為在先秦諸子寓言中,僅次於莊子寓言。而墨子、孟子等書的寓言數量不多,又雜於議論,並不獨立;到韓非子的儲說才將寓言結合在一起,既各自成篇,又有系統、有組織,其目的雖還是利用寓言來說服君主接受其學說,達到更高遠的政治目的,但其作法卻促使「寓言」成為獨立的文體。

 

【作者】

韓非思想與先秦各大家思想的承襲

()儒家

1.韓非與荀卿

承繼荀子性惡觀:荀子是純粹的儒家,他的學說與以往的儒家最大不同處,即是「性惡」說。荀子主張人性本有惡端,必經過教化約束,方可達於善,而教化的約束工具便是「禮」。其實禮和法是一體兩面的,「禮」是強調應積極去做的事,而「法」則是違反「禮」受到的處罰。荀子強調「禮法兼治」,但仍不出儒家之「王道」思想。韓非欲救韓之弱,深知禮義難以救急,故揚棄了「禮」的迂緩,而強化了「法」的效率,將儒家有約束性的禮,一變而為法家的法條,以求約束力的加強,於是便脫離了儒而轉為法了。

  韓非出於荀卿門下,由於時代遽變,宗法制度受到考驗,過去儒者所強調的道德禮義已漸漸失去效用;改革派倡議以客觀、平等而又具體的「法」來維繫社會的安定。荀卿是由儒轉法的橋梁性人物,荀子屢以禮義和法度並論,又有重刑與尚功用的主張,都對韓非產生了啟引的作用。荀、韓的相似之處,大都在於荀學的法家成分,韓非進一步而又有新的推展。

.韓非思想與儒家思想比較:先秦諸子中,以韓非的思想與儒家差異最大,甚至可說處處相反:

儒  家   理想性

韓  非   功利性

性善

性惡

尊古,法先王

薄古,法後王

尚賢、尚智

重勢、重位

重視仁義,主張德治、人治

反仁義、德厚,主張法治

重德輕利

唯力與利是尚

相信不變的「常道」

堅信「時移則世異,世異則事異」

()法家

  韓非融會了法家理論的精華,集法家之大成,主張法、術、勢並重。

()道家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明言: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已點明了韓非子和道家的關係密切。韓非子中的揚權:「執一以靜。」把老子的放任無為,運用為高明的控制手段;主道提及:「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展現了尊君卑臣,臣下戰慄恐懼、不敢為非作歹的效果。慎到是由道家轉入法家的關鍵人物。道家摒棄賢智巧慧,是希望讓民眾純樸無爭;韓非子所論卻和慎到主張一樣,是藉智巧的否定,以便推出尚法任勢的理論。所以,韓非子是融合黃老道家的一套理論,又進一步加以轉化,增強了法、術、勢各項論點,而以法家的姿態出現的。

()墨家

  墨家論法,大倡功利、實用的觀點,和韓非子一致;墨家談「尚同」,取法於天子,與韓非子的尊君貴法相近;墨家主張廣設耳目,讓百姓無所隱瞞,與韓非子的察姦、獎勵告姦相似。墨家倡行「兼愛」,打破貴賤親疏之別,與韓非子主張「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精神一樣。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基本的立論是從人性自利觀出發,和韓非子設論略似,只不過墨子比韓非子更積極、更理想化罷了。

()名家

  名家講究名實之辨,以邏輯理論見長,對諸子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就韓非子來說,循名責實的原則運用到考核官吏上,評論家都認為是韓非子學說的不朽貢獻,這方面的理論占相當龐大的篇幅,韓非子受名家影響也不小。

 

一、齊桓公好服紫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請舉現今例子說明

1.齊桓公好服紫,造成了什麼問題?

 

2.齊桓公好服紫中,由何句可知人們對於紫衣趨之若狂?

 

3.齊桓公好服紫中,對於齊桓公的提問,管仲如何回答?

 

4.齊桓公好服紫中,齊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議後,其結果如何?

 

5.齊桓公好服紫一文,揭示了什麼樣的道理?

 

 

二、買櫝還珠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請舉現今例子說明

1.買櫝還珠中,在秦伯嫁女的故事裡,秦伯如何為女兒準備嫁妝?

 

2.買櫝還珠中,秦伯的女兒嫁到晉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3.買櫝還珠中,田鳩如何評論秦伯嫁女這件事?

 

4.買櫝還珠中,在楚人鬻珠的故事裡,楚人如何裝飾盛珍珠的木匣?

 

5.買櫝還珠中,鄭人如何對待楚人的珍珠?

 

6.買櫝還珠中,田鳩如何評論楚人鬻珠這件事?

 

7.買櫝還珠一文中,藉由秦伯嫁女以及楚人鬻珠這兩個例子來說明什麼樣的道理?

 

 

 

【課後學習】

 

    先秦寓言延伸之成語舉隅

 

先秦典籍

成語

意義

篇章出處

莊子

 

春秋越國醜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醜。比喻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卻適得其反。

天運

 

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秋水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溼。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大宗師

 

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養生主

孟子

 

作戰時,敗退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退一百步的人膽小。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

梁惠王上

 

拔苗以助其成長,反而讓苗枯死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公孫丑上

 

爬到樹上去抓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梁惠王上

墨子

 

拿雞蛋去碰石頭。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

貴義

 

積眾多狐狸腋下難得之小塊白皮毛,以成珍貴的白狐裘。比喻積少成多。

親士(或以為出自慎子知忠)

列子

 

古時杞國有個人,因為擔心天會塌下來而憂慮不安。比喻缺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

天瑞

 

傳說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湯問

 

鄉野農夫貢獻曝日取暖的方法。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

楊朱

 

岔路很多,因此而走失了一隻羊。比喻事理繁雜多變,求道者誤入迷途,而終無所成。

說符

呂氏春秋

 

指禍連池中魚。比喻無故受到牽累。

孝行覽必己

 

指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亦比喻從源頭斷絕。

季春紀盡數

 

劍掉入水中,在船舷刻上記號,待船停止後仍從記號處下水尋劍。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慎大覽察今

韓非子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或用於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亦用於自謙,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內儲說上

 

比喻見遠而不能見近。亦比喻人無自知之明,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

喻老

 

買了裝珍珠的盒子,而把珍珠退還。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外儲說左上

 

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無法呼應,互相牴觸。

難一

 

沿用過去的方法,守在樹旁,等待撞樹而死的兔子,最後終一無所得。比喻拘泥守成。亦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

五蠹

 

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說林上

 

比喻謠言再三重複,亦能使人信以為真。

內儲說上(亦見於戰國策魏策二)

戰國策

 

比喻多此一舉,反將事情弄糟。

齊策二

 

本指謠傳,久聽而信,後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

秦策二

 

比喻行動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亦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馳,或比喻遙隔兩地。

魏策四

 

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利益。

燕策二

 

 

 

 

 

修辭文法小教室

層遞

  凡要說的有三件或三件以上的事物,而這些事物有大小、輕重、深淺、強弱、長短、遠近等比例,於是說話行文時,依序層層遞進稱為層遞。

類別

定義

舉例與說明

單式層遞

又分為前進式、後退式、比較式層遞。

1.前進式層遞:排列次序從淺到深、從低到高、從小到大、從輕到重、從前到後、從始到終……。

2.後退式層遞:排列次序從深到淺、從高到低、從大到小、從重到輕、從後到前、從終到始……。

3.比較式層遞:數量的比較、程度的差池。

1.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式

2.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式

3.起先是坐著,神情瀟灑,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勢吃緊,兩人都站起來了,劍拔弩張,如鬥鵪鶉,最後到了生死關頭,兩個人跳到棹上去了!(梁實秋下棋)         」式

4. 做不成天空的星子,就做山上的燎火吧!做不成山上的燎火,就做屋中的一盞燈吧!(張秀亞持燈者)         」式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式

6.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魯迅孔乙己)         」式

複式層遞

又分為反復式、並立式、遞對式、雙遞式層遞。

1.反復式層遞:把前進式跟後退式的層遞一前一後連接起來。

2.並立式:把兩種性質相對的層遞並列起來。

3.對遞式:兩種性質相對的事物,以兩兩相對方式,依序遞進。

4.雙遞式:甲乙現象有因果關聯時,乙現象於是視甲現象的層遞,也自成層遞狀態。

1.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式

2. 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則事省,事省則易勝;士不兼官則職寡,職寡則易守。(慎到慎子卷一)         」式

3.問題的癥結全在於客的素質,如果素質好,則未來時想他來,既來了想他不走,既走想他再來。如果素質不好,未來時怕他來,既來了怕他不走,既走怕他再來。(梁實秋客)       」式

4.濃濃的夜裡有淡淡的燈,淡淡的燈裡有濃濃的螢;濃濃的螢裡有淡淡的夜,淡淡的夜裡有濃濃的夢。(管管荒蕪之臉)         」式

 

 

請畫出本課心智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