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8%89%E5%8D%81%E7%AF%87%E8%A4%87%E7%BF%92%E7%94%A8%E6%B3%95

 

馮諼客孟嘗君

.寓言和比喻:戰國策裡的寓言故事大多不是獨立成篇,而是策士遊說時所設喻引譬的經典之作。例如「驚弓之鳥」、「畫蛇添足」、「鷸蚌相爭」等皆是。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一、在課文第一段中,作者舉出哪些事例,讓讀者認為馮諼是個「貪而不知足」的人?

答:

二、孟嘗君及其身邊的人,面對馮諼的「貪而不知足」,反應如何?

答:

三、作者為何要用「貶抑」的筆法鋪陳馮諼的「貪而不知足」?

答:

四、在課文第二段中,由孟嘗君對馮諼致歉的一段話:「文倦於事……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可看出孟嘗君是個怎樣的人?

答:

五、馮諼問孟嘗君:「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沒有正面回答此一提問,卻說:「視吾家所寡有者。」這樣的回答有何用意?

答:

六、在課文的第三段中,馮諼向孟嘗君解釋如何「市義」的一段話:「今君有區區之薛……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馮諼的語氣及立論點為何?

答:

七、薛地的百姓如何回應孟嘗君的「焚券」義舉?

答:

八、成語「狡兔三窟」應作何解釋?

答:

九、馮諼以什麼說詞,打動梁惠王虛上位,以千金百乘往聘孟嘗君?

答:

十、馮諼用了什麼計謀使孟嘗君重返齊相?

答:

十一、齊王說服孟嘗君重返齊國的一番話,含藏何種言辭技巧?

答:

十二、在薛地建齊之宗廟,對孟嘗君有何益處?

答:

十三、馮諼為孟嘗君設計營造了哪三窟?

答:

十四、本文最後,作者如何評斷馮諼的功過得失?

答:

十五、請寫出下列各字的讀音、字義及用法:

 

 

纖維。

 

 

殲滅。

 

 

一語成讖。

 

 

懺悔。

 

 

非選擇題

一、下列參考選項中的名句皆出自戰國策,請將最適切的選項填入(  )中,使句意完足。

參考選項:

(A)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B)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

(C)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D)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

(E)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F)矜功不立,虛願不至

1.善於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教訓,即是所謂(   ),遵此原則行事,才能減少錯誤,避免災禍。

2.建立功業,不是自我吹噓就能成事的,因為(   ),唯有腳踏實地,才是邁向成功的正途。

3.一個人聲名顯赫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若能秉持著(   )的處世態度與智慧,必能逢凶化吉,少有怨尤。

(A)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亦有「知音難覓」之慨歎。語譯:士為了解自己的人獻出生命。女為悅愛自己的人妝扮容貌。戰國策趙策一 (B)語譯:懷珍寶的人,不在晚上行走,擔負重責的人,不能對敵人掉以輕心。戰國策趙策二 (C)語譯:不忘前事的經驗,作為後事的依據。戰國策趙策一 (D)語譯:慾望相同的人互相怨恨,患難相同的人相互親近。戰國策中山策 (E)語譯:市集上沒有老虎是很明顯的,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如虎之猛。戰國策魏策二 (F)好大喜功,不可能真正建立功業;虛妄的願望,不可能實現。戰國策齊策四。

二、閱讀下列文字,並從參考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填入(  )中。

參考選項:

(A)畫蛇添足 (B)鷸蚌相爭 (C)驚弓之鳥 (D)毛遂自薦 (E)狐假虎威 (F)狡兔三窟

  戰國策裡的故事,可說是現今許多「成語」的源頭。例如(1.   ),就來自齊國馮諼替孟嘗君策劃掌握封地、鞏固相位的故事。又如(2.   ),則來自楚國一個「愛現」的傢伙,偏要在所畫的東西加幾筆,以致輸掉冠軍獎品的故事。又如(3.   ),則是來自燕國蘇代勸趙王不要攻打燕國,以免被秦國趁著燕、趙兩國相持之際出兵併吞的故事。

(A)畫蛇添足:喻多事無益 (B)鷸蚌相爭:喻兩者爭持不相讓 (C)驚弓之鳥:喻曾經歷禍患,遇事而驚悸 (D)毛遂自薦:喻自行推薦 (E)狐假虎威:喻藉在上者之威以恐嚇人。

三、戰國策一書對戰國策士縱橫捭闔的辭令功夫多所描繪,下列三段文字皆出自於本課,在這些對答中各運用了什麼辭令技巧,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適切的答案。

參考選項:

(A)以簡單的回答表示冷漠輕蔑

(B)用迂迴的語氣表達不滿

(C)用以退為進激發對方的同情

(D)用誇大的言論引起眾人的矚目

(E)理直氣壯地直陳疏失使其無言以對

(F)以謙遜的語氣化解對方的不滿

   1.孟嘗君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2.馮諼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

   3.齊湣王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教學資料】

史書體例

體例

特色

書別

時代/作者

起迄年代

備註

紀傳體

以「人」為綱

(以「人物傳記」為主)

史記

西漢/司馬遷

黃帝~漢武帝太初,共二千多年

紀傳體之祖、通史之祖、正史(二十五史)之祖

漢書

東漢/班固

漢高祖元年~王莽地皇四年,共二三○年

斷代史之祖、正史

臺灣通史

民國/連橫

隋代~臺灣割讓日本,約一二九○年

通史(非正史)

編年體

以「年」為綱

(以「年代」為主)

春秋

春秋/孔子

魯隱公元年~魯哀公十四年,約二四二年

屬經部

左傳

春秋/左丘明

魯隱公元年~魯哀公二十七年,約二五五年

春秋內傳、屬經部

資治通鑑

北宋/司馬光主編

上起戰國,下迄五代

通史(非正史)

國別史

以「國」為綱

(以「國」為主)

國語

春秋/左丘明

周穆王十二年~周貞定王十六年,約五百多年

春秋外傳、為國別史之祖

戰國策

戰國/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春秋以後,迄楚漢之際,約二四五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