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8%89%E5%8D%81%E7%AF%87%E8%A4%87%E7%BF%92%E7%94%A8%E6%B3%95

醉翁亭記     歐陽脩

【課文問與答】

一、作者在點出「醉翁亭」地理位置時,運用了何種手法來呈現?請說明之。

答:

二、本文中作者如何描寫醉翁亭周圍四季景色的變換?

答:

三、「傴僂提攜」可用以借代「老人小孩」,請你再找出一些例證可用以指稱「老人」與「小孩」。

答:

四、請說明以下各「樂」字的涵義,「禽鳥之樂」、「眾人之樂」、「太守之樂」。

答:

五、本文中「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所謂太守之「樂」,指的是什麼?

答:

六、作者在本文末段寫道:「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請問上一句的「樂」字,跟下一句兩個「樂」字,在意義和詞性上有沒有分別?又「其」字指什麼?

答:

七、本文寫作手法上有動態的描寫,也有靜態的描寫,哪些部分屬於動態?又哪些屬於靜態?

答:

八、本文在運用虛字上出現了二十一個「也」字、二十五個「而」字,具有什麼特色?作者這樣寫有何含意?

答:

九、歐陽脩為何要描寫滁人、賓客遊賞歡宴的樂事,其用意何在?

答:

十、請寫出醉翁亭記一文中出現的名言佳句、成語,並分辨其古今不同的意義。

答:

十一、本文中所展現的諸多樂事裡,作者所要表現最大的樂趣為何?

答:

國學常識

◎記體

類 別

定 義

代表作(寫出主旨)

(山水遊記)

  1. 以作家親身遊歷的山川勝景、自然風物為題材,或模山範水,或抒情議論,記敘旅途中的見聞、風土人情、山川名勝,書寫對於山川風物的切身感受。
  2. 不同於僅憑耳聞或虛構而寫的山水林苑辭賦,亦有別於記事性較強的臺閣名勝記。

柳宗元《         》

王安石〈         〉

袁宏道〈         〉

徐宏祖徐霞客遊記

姚鼐登泰山記

郁永河〈         〉

臺閣名勝記

  1. 指古人在修築亭臺、樓觀,以及觀覽某處名勝古蹟時所寫下的文章。內容一般是記敘修葺的過程、歷史的沿革,以及抒發對歷史或現實的感慨,或暢述個人的懷抱。
  2. 臺閣名勝記與山水遊記的不同之處,在於遊記必須是作者親身經歷,而臺閣名勝記卻可以間接蒐集資料寫成。

范仲淹〈       〉

歐陽脩〈       〉

曾鞏〈       〉

蘇軾〈         〉

蘇轍〈         〉

書畫雜物記

指專為記述書畫和器物而題寫的文章。一般是記述書畫器物的內容、形狀,或藝術特點、流傳情況等。有的則借題發揮,抒情述志或闡述藝術見解。

韓愈畫記

劉敞先秦古器記

魏學洢核舟記

黃淳耀李龍眠畫羅漢記

人事雜記

指專以記人敘事為內容的文章。多數以「記」名篇,也有一部分以「志」名篇。

歸有光〈         〉

錢公輔〈       〉

全祖望〈         〉

延伸學習

豐樂亭記/歐陽脩

  脩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閒。

  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於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脩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聖人出而四海一。嚮之憑恃險阻,剗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於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脩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語譯: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飲到滁州一處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聽,在州城南百步遠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豐山高聳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靜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勢盛大,向上噴湧。我上下左右觀看,非常高興。於是鑿開岩石,疏通泉流,開闢出一片地方建築亭子,與滁州的人們前往遊樂。

  滁州在五代戰亂的時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當年,太祖皇帝曾率領周朝的軍隊在清流山下打敗李璟的兵馬十五萬人,活捉南唐將領皇甫暉、姚鳳於滁州東門之外,於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經考察過當地的山川形勢,研究地方誌,登上高處瞭望清流關,希望能找到皇甫暉、姚鳳被擒的地方。但當年親歷戰事的人都不在了,因為天下平定已經很久了。自從唐代政治頹敗,海內四分五裂,天下豪傑並起,相互爭奪,到處都是敵對政權,數也數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聖人出世,四海統一。過去憑藉山川險阻稱王稱霸的人,有的被鏟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間,冷清清地只見清流山依舊高聳,清流河仍然清澈。想問當時戰爭情況,經歷過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於江淮之間,地方偏僻,是船隻車輛、商賈遊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來就不見外地的事情,安心於耕田種地,穿衣吃飯,養老送終。誰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讓百姓休養生息,如雨露滋潤、陽光普照達百年之久呢!

  我來到這裡,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民風安恬閒適。既已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遊,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採摘幽香的花草,夏天蔭涼於茂密的喬木,秋迎風霜,冬賞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時的風光,無一不令人喜愛。民眾也為年年穀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遊。於是為他們推求這裡的山川形勝,敍述這裡風俗的美好,使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於這太平無事的時代。而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用歡樂,這是刺史職責範圍內的事。

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比較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脩在三年多的謫滁生涯中,寫下〈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兩篇「亭記」作於同一年,同一地。前者重在狀寫景色的優美和作者陶然自適的心情,帶有濃重的出世色彩;後者著意於書寫人事,深沉厚重,寓意深遠,通過對社會安定、風俗淳厚、歲物豐成的讚美,書寫了北宋初年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成功,入世的情懷昭然可見。醉翁亭為山僧智僊所建,而豐樂亭則是歐公親手創建的。

蝶戀花/歐陽脩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語譯:

  庭院深深究竟有多深呢?楊柳枝條好似煙霧,籠罩大地,如重重又重重的簾幕數也數不盡。富貴人家華麗的車馬匹擠滿冶遊之處,高樓矗立,卻不見那尋芳的路徑。

  狂風驟雨,正是暮春三月,想關上門將黃昏屏除在外,卻無法留住春日的晨光。流著眼淚問那花兒,花兒不答話,只見那花瓣兒片片零落,飛向秋千那邊去。

 

 

 

課文探究

閱讀下列文字,並回答問題:

(一)本段文字的大意與主旨為何?

(二)本段的寫作章法有何特殊之處?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分列書寫。(一)(二)合計文長約200-250字。(約9-12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範文】

(一)本段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先介紹醉翁亭的位置,其次為說明亭之建造者與其命名之由來,並進而點出山水之「樂」。

(二)本段寫作章法的獨到之處,在於描寫醉翁亭地理位置時,不是採直接描述的方式,而是採用了「剝筍法」,由外而內層層遞進,逐步推移,最後帶出主題。其描寫的層次依序為:「環滁皆山也」→「西南諸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層層烘托,步步逼近,以一種電影拍攝手法將鏡頭由遠而近,由大而小,逐漸聚焦,最後以特寫鏡頭定焦在「醉翁亭」,文意遞進,引人入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