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斯(諫逐客書)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高三的你即將面臨申請入學,請問當你面試時,你會如何推薦自己?請列出要錄取你的三個理由!

 

小問:

1.何謂「老鼠哲學」?相對於「老二哲學」你有何想法?

2.始皇統一天下,李斯出任丞相,策劃規建哪些秦朝重要制度、典章?

3.廢封建,行郡縣,與今日之縣市政治有何相關?

4.何謂「東門黃犬?與老鼠哲學」結合,你有何想法?

5.李斯向誰學習法家「帝王之術」?請簡介他的老師(你學過此人之文喔)

6.秦王政時期,李斯出任客卿,為何上書諫逐客?

7.「諫逐客書」此文為何成為駢體初祖、漢賦先驅(請從駢體與漢賦特色說明)

【作者】

◎生平經歷

1.老鼠哲學

  當李斯在楚國擔任小官吏時,看見廁所中的老鼠,吃的是不潔淨的食物,每逢有人或狗接近時,就驚慌失措恐懼而逃;倉庫裡的老鼠,卻碩大如貓,住在大倉房,大吃囤積的糧米。因此,李斯認為一個人是否能施展才能而成就大業,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身處卑賤之位而不想辦法的人如同此禽鹿視肉(就像吃草的麋鹿眼睜睜看著肥美的肉,並沒有想吃的慾望,這樣的人在世間表現庸碌,永遠不可能飛黃騰達)。人生最大的恥辱是位居卑賤,最大的悲苦是生活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卻厭世而惡利,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無為」中,這不是一個士人的正常做法。於是他決定離開楚,轉而投效秦王。

2.師事荀況,學習法家「帝王之術」

  李斯為戰國時楚國上蔡人,生年已不可考,年輕時曾為郡小吏,與韓非同學於荀況門下,學帝王之術。學成後,個性功利之李斯,眼見楚國的考烈王庸懦不足以成大事,山東六國又勢弱不可為,只有秦國兵強馬壯,能重用客卿,便決意前往秦國。

3.秦王政時期,出任客卿,上書諫逐客

  秦王政十年,「鄭國渠事件」的疲秦計謀被察覺,秦國宗室大臣們認為所有六國到秦國的人都像鄭國一樣,是各為其主來遊說離間的,於是奏請秦王逐客。李斯也在被逐的行列,於是上諫逐客書說服秦王,在統一天下,唯才是用的主軸上,使秦王罷逐客令,恢復了李斯的官職。

4.始皇統一天下,出任丞相,策劃規建秦朝重要制度、典章

  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始皇倚重李斯的才能,初期仍任廷尉,後則重用李斯為丞相。秦朝許多重要制度、典章大多出於李斯之手。

(1)議請秦王政更改帝號,始稱「皇帝」

  秦併天下初期,李斯與王綰、馮劫等人,商議請秦王更帝號,曰:「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秦王乃從其議,著「皇」字,去「泰」字,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並規定自己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

(2)廢封建,行郡縣

  秦初,丞相王綰請秦王封諸子為諸侯,群臣皆贊成如此,唯有當時尚為廷尉的李斯力排眾議,以周代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為例,反對封王。秦始皇也以為「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如今「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於是秦始皇以「廷尉議是」,採李斯之說,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形成秦朝高度的中央集權。

(3)建議焚書,默許坑儒

  始皇三十四年,齊人淳于越進諫秦始皇,以殷周之事例,再請秦始皇封子弟功臣。丞相李斯力斥其言,上書秦始皇。凡李斯之建議,處處皆能迎合秦始皇心意,且有利於秦朝王位之鞏固,於是秦始皇悉聽其計,行焚書之舉,盡收天下百家之書,目的在「以愚百姓,使天下無以古非今」。

  始皇三十五年,方士侯生、盧生詐騙始皇求不死之藥,後不但逃逸,還誹謗始皇「天性剛戾自用……上樂以刑殺為威……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這件事使秦始皇大為震怒,下令御史查辦,逮捕儒生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坑殺於咸陽,以懲後人。

5.始皇崩後,與趙高矯詔賜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二世

  秦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二一○)崩於東巡途中,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立胡亥為二世,並極力威脅之:「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李斯仰天而歎,垂淚太息:「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託命哉!」李斯明白自己並非死節之士,「既不能死」,終於同意妥協曲從,聽命於趙高。於是李斯乃與趙高矯詔賜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即位後,雖仍以李斯為相,但偏私趙高,所有政事皆取決於趙高。

6.受趙高誣陷以謀反罪,腰斬於咸陽

  胡亥昏庸不明,終日不上朝廷接見大臣,放任趙高專權。李斯上書諫趙高之短,二世卻私告趙高,趙高捏造李斯欲「裂地而王」,又言李斯長子暗通楚盜陳勝,誣陷李斯父子下獄。趙高審訊李斯,不但嚴刑拷打,且胡妄為其羅織「反辭」,二世即位方第二年(西元前二○八),李斯即被處死刑,腰斬於咸陽市。李斯臨刑前,與其子相對痛哭,言:「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此即史上著名的「東門黃犬之歎」。以當年位極人臣之丞相,最後遭此酷刑,並被夷三族,下場不可不謂淒慘。

◎理念與成就

1.法治主義者

  李斯是一個法治主義者,也是荀子門下的大弟子。他輔助秦始皇廢除封建,行郡縣制,建立集權中央的帝國,實行法家的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全面貫徹了法家的理論,可以說得上是法家理論的全面實踐推行者。

2.精於文字、善為文

  李斯精於文字,曾作倉頡篇,又長於書法,工小篆,有小篆書跡傳世。另外李斯善為文,據史記本傳記載,有乞焚書書、諫逐客書、賜扶蘇死書、上二世勸督責書、劾趙高書等篇,其中以諫逐客書最著名。

3.諫逐客書為代表作

  魯迅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云:「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由此可知本文除了是李斯代表作之外,更是秦文學之代表作。而諫逐客書更可看出李斯在文才和辭令上的成就。本文鋪陳排比,氣勢奔放,不僅是秦代文章的佳作代表,也看出當時文風走向散文賦化的現象。後世的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及駢體文鈔等皆有收錄此文,論者以為瑰麗排比,氣勢奔放,為駢體初祖、漢賦先驅。

4.刻石銘文七篇

  李斯亦作有刻石銘文七篇,其中嶧山碑見於古文苑,其餘泰山、瑯琊臺、之罘、東觀、碣石門、會稽六篇皆載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此類刻石文,大多以莊嚴典雅文字,及雄偉氣魄,宣揚秦始皇功德。以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缺乏情感和想像力。但是歌功頌德的文字,卻可以看出文人在當時政治氛圍下的立場。

【題解】

寫作背景

秦王政即位時,年僅十三歲。秦國朝政大權掌握在呂不韋手中,呂不韋廣收門客並重用各國人才。當時李斯由楚入秦,在相國呂不韋門下深受器重,並向秦王政推薦。秦王先後拜李斯為長史及客卿,對其言聽計從。不久宮中發生嫪毐(         )叛亂事件,牽連到呂不韋。由於呂不韋把持朝政已久,秦王政心中早想利用機會拿回大權,於是把呂不韋免職。呂不韋倒臺,加上秦王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發生著名之「鄭國渠事件」,韓國派遣水利專家鄭國入秦,說服秦王興築水利,灌溉農田,鑿渠三百餘里,意圖使秦忙於內政,耗損秦之人力及財力,無力東伐。此事被識破後,秦國宗室大臣大作文章向秦王進言說:「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明白指出六國到秦國工作的人,都是六國的君主派來秦國的間諜。於是秦王下詔驅逐境內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的人群中,為了前途和自保,於是上書給秦王,諫請停止逐客,秦王讀此書後,覺得李斯所言有理,乃除去逐客令。

【課文與注釋】

第一段:開門見山,從秦國過去的史實來說明,客卿有功於秦。(正面談用客有功)(昔)

◎段析:此段依照時間之先後,由遠而近,列舉了秦國以前四位國君任用客卿的情形。列舉秦國歷史中(     )、(     )、(     )、(     )四位有作為的君主,由於重用客卿而成功的事實,說明沒有客卿的幫助,就沒有秦國的強盛。進而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之結論,說明客卿對秦的貢獻,並從反面議論,說明無客卿之助,即無秦國之強大。

◎分層:

第一層:破題,直截了當說明反對逐客的立場。

第二層:列舉史實中秦用客之例(正)(昔)

第三層:結論,用客有利。

 

1.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開門見山法,又稱「     法」。在文章開始用幾句話點破題旨,謂之。例:(1)蘇洵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2)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竊:私下,稱「我」之謙詞。其他常見自謙詞有:

(1)僕,例:僕自到九江。(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2)猥,例:猥以微賤。(李密陳情表)

(3)愚,例:愚以為宮中之事。(               )

(4)不佞,例:不佞之幟。(                   )

(5)不才,同於「不佞」。

(6)在下,例:在下倒有一個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吳敬梓范進中舉)

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因用客卿而成功的四位國君:

國君

客卿

功績

繆公

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五人

稱霸西戎

 

商鞅

舉地千里, 至今治彊

惠王

 

使六國西面事秦

 

范雎

使成帝業

14東得百里奚於宛:據漢語大辭典,宛為古時楚國地名時,音(     )

 

第二段:批評秦王取物、用人標準不一。秦王重物輕人,逐客不當,此舉不足統一天下。此段特別點出「                                   」,切中秦王之心。(反面談逐客之非)(今)

◎段析:回顧以前的歷史,而寫到眼前的事實。從「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到「適觀而已矣」以秦王日常所使用之器物為喻,以論逐客之不合理。從「今取人則不然」到「制諸侯之術也」,則歸論秦王用人態度之不正確。「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純就逐客對秦之利害而言,足令秦王領悟逐客之非。作者以排比鋪陳手法,極言其多,極言其可寶,極言秦王樂於享用,接著又用六個「不」字的排比句作假設推論,盡情渲染,然後以「今取人則不然」一筆收攏,以華美的辭藻鋪陳其說理的目的――似荀賦的手法。

◎分層:

第一層:今日秦王特別重視異國器物、美人、音樂。

(1)秦王愛好異國寶物

(2)秦王愛異國美色

(3)秦王愛異國音樂

第二層:今日秦王卻不重視異國人才,此非一統天下之術。(此部分以「辨之利害」策略下手)

 

32隨和之寶:

(1)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注:「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後蛇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隋,亦作隨。

(2)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後秦便以和氏璧為國璽。

33服太阿之劍:相傳春秋時,楚王命歐冶子、干將鑄造龍淵、泰阿、工布三劍。楚王持泰阿率眾擊破敵軍。事見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泰阿,又作「太阿」;龍淵,後因避唐高祖李淵諱,改稱「龍泉」。

歐冶子:春秋時人,善鑄劍,嘗為越王鑄五把名劍,曰: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鉤。

干將:吳國人。鑄劍時,其妻莫邪斷髮剪爪投於洪爐中,遂成劍二。陽曰干將,陰曰莫邪。

39駃騠:駃騠的同義詞:纖離、驊騮、騏驥、綠耳、赤兔、乘黃、良駒。

49鄭衛桑閒韶虞武象:

(1)鄭衛桑閒:靡靡之音。

禮記樂記鄭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閒者,亡國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沉於濮水。」亡國之音出自濮水的桑間之地。從前殷紂令師延作長夜靡靡之樂,終致亡國。武王伐紂,師延向東逃,不久抱著樂器投濮水而死。故後世以「鄭衛之音」、「桑濮之音」形容亡國之音或亂世之樂。

(2)韶虞武象:高雅的音樂。

論語八佾篇:「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朱熹注:「韶,舜樂;武,武王樂。」武象是周武王伐紂勝利後所作,音樂中有殺伐之氣,故未能盡善。

論語述而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蓋因韶樂之盡善盡美。

(3)其他與音樂相關的成語:

陽春(     ):高雅的音樂。

(     )巴人:鄙俗之樂。

(     )之歌:俚俗之樂。

高山(     ):高妙的音樂。

六馬(     ):優美動聽的音樂。

(     )出聽:優美動聽的音樂。

餘音(     ):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

 

第三段:此段為說理,比較「用客」 與「逐客」之利害。(正反對比)

◎段析:從正面提出逐客不利於秦的統一事業,懷有大志的國君,對於臣民不應抱有狹隘的地域偏見。「今乃棄黔首」到「而齎盜糧者也」,更以對比的手法,說明逐客之舉,對秦之害,對諸侯之利。分別以「直接」、「類比」、「引證」、「對比」四方面,闡述驅逐客卿對秦國之不利。

◎分層:

第一層:強調秦王應不卻眾庶,如此才可無敵於天下。(用客利秦)(正)

第二層:若秦王不廣納人才,便會利敵害秦。(逐客害秦)(反)

 

4.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明其德:排比、略喻。此句還原:「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如)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又如)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56棄黔首以資敵國:黔首的同義詞有:萬民、生民、黎民、庶民、蒸民、黔民、黔黎、白丁、布衣、蒼生等。

59藉寇兵而齎盜糧:出於戰國策秦策:范雎曰:「齊……主辱軍破,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者也。」范雎指出齊國遠伐楚國,雖戰勝,在形勢上也難以占有楚地。諸侯見齊國疲敝,起兵伐齊,齊國君主受辱、軍隊受困,幾近亡國,原因即在於攻楚而肥了韓、魏相鄰的國家,這就是所謂的借給盜賊兵器,提供盜賊糧食。課文中引用的文字和原文略有出入。

 

第四段:總結逐客則危國利敵,且表達忠心。(呼應首段「逐客為過」)

段析:以確信語氣作結,並將筆觸帶入「逐客之過」的問題深處,以剖析事理、肯定題旨中心為結。此筆法在論說文的作法中稱為「轉深法」。文末歸結逐客之錯誤,必使國家危殆不安。收結第三段,再與第一段呼應,而結束全文。

分層:

第一層:表達忠心。

第二層:再次強調逐客之非,逐客有危於國。

◎全文論逐客之害:

(1)使國無富利之實,而(                   )。

(2)不得(               )、制諸侯。

(3)棄黔首以資敵國,(                       )。

(4)損民以益讎,內(       )而外(       )於諸侯。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文中提到哪些君王與客卿?並試說明客卿對秦的貢獻。為何李斯要舉這些例子?

 

2.本文的主旨為何?

 

3.文中「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一句意義為何?

 

4.本文最能打動秦王之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5.李斯以為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原因何在?

 

6.本文何處使用了對比手法,試說明之。

 

7.本文中哪一句話最能看出李斯欲效忠秦王的心意?

 

8.請整理本文論「逐客之害」有哪些?

 

9.請學生略述本文在文學上的影響。

 

10.綜觀本文,李斯諫秦王終能成功的原因為何?與你學過的哪篇文章類似?

 

如果你是宗室大臣,你如何反駁李斯的論點?

 

 

【教學資料】

秦國的客卿與權貴

【說明】秦為邊鄙小國,歷代國君廣為招攬人才,任用客卿,彌補了人才的不足,也加強了秦的國力。商鞅、張儀、范雎高居顯位,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而穰侯與華陽君則是權貴勢力的代表。

戰國時期,秦因為內亂和君權不彰大大削弱了國力。孝公即位後招攬人才,於是有商鞅變法,中經秦惠王、武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和秦王政,除了孝文王即位三天就駕崩外,一百多年來,這幾位國君都是有些作為的,在大臣們的輔佐下逐漸走向較為鞏固的中央集權政治,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出謀獻策,使秦在諸侯國中愈戰愈強,終於打敗東方諸國,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人所奠定下的基礎,造就了秦一統天下的燦爛果實。誠如李斯所言:「客何負於秦哉?」在秦國的發展上,客卿的確居功厥偉,最重要的應是商鞅、張儀和范雎吧!至於內部的權貴問題,就屬穰侯與華陽君等人了。

()變法圖強──商鞅

商鞅,戰國時衛人,姓公孫,名鞅。當時衛國積弱不振,商鞅到魏國謀發展。在魏國相國公叔痤門下做事,深得公叔痤的賞識。公叔痤重病時,魏惠王親自到相府探望他,並向他徵詢可用的人才。公叔痤趁機推薦商鞅,又說:「公孫鞅是天下奇才,如果重用他,是魏國的福氣;如果不能任用他,立刻殺了他,不要讓他離開魏國,造成魏國無窮的禍患。」魏惠王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西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為加強延攬人才,頒布了凡能使秦國強大者皆能封官列土。商鞅一聽到這個消息,趕到秦國覲見秦孝公。第一次他向孝公說帝道,孝公聽得直打瞌睡。第二次講王道,秦孝公面露厭煩。最後一次,商鞅說以霸道,提出一套富國強兵的有效方法,秦孝公一連數日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滿意。

商鞅開始為秦孝公籌劃變法,與守舊派的大臣在朝廷上展開激辯。孝公終於下定決心任用商鞅實行變法。

為了改變人民的觀念,樹立政府的威信,在法令公布之前,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門,豎立一根三丈高的木柱,布告上說明:「能把木柱移到北門的人,賞黃金十斤。」消息傳開,看熱鬧的多,誰也不相信天下有這麼好的差事,所以一直沒有人動手去試。不久商鞅又把獎金提高到五十斤,這時才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來試著把柱子搬到北門,商鞅立刻賞給此人五十斤黃金,「以明不欺」。此後商鞅所頒布的法令,人民都不敢怠慢,新法也跟著順利推展開來,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示信」。

在變法的過程中,不時會對貴族既定的特權有所刪減和奪除,這也造成貴族們的不平。有一回皇室貴族串連了上千人,反對新法。其中也包含了太子的二位老師,商鞅一點都不留情面,主張即使王子犯法也與庶民同罪。於是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分別遭到劓刑和黥刑;從此以後,貴族不敢隨便犯法。但是卻和太子種下了心結。趙良曾警告他說:商鞅對秦人無恩,今依仗孝公的寵愛頤指氣使,一旦孝公崩逝,商鞅性命難保。可惜商鞅並未接受趙良的意見。新法績效卓越,秦孝公封給商鞅十五座城邑。此時的商鞅權傾朝野,功高望重,但是暗中忌恨他的人也愈來愈多了。

西元前三三八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太傅公子虔大權在握,為了復仇,連合其他貴族,誣指商君謀反,惠文王下令緝捕。商鞅聞訊立刻換裝逃亡。到了下關想要投宿旅館,但他沒有帶身分證明相關文件,旅館老闆告訴他:「這是商君公布的法令,不收來歷不明的人,違反規定,會被殺頭示眾。」商鞅不禁歎息的說:「我真是作法自斃呀!」商鞅害怕地逃往魏國,可是魏國守將拒絶他入境。他只好回到封地,不久秦國的追兵也迅速緝捕到商鞅,惠文王下令將他五馬分屍,連族人也受到牽連,一個也不剩。

()連橫破合縱──張儀

張儀,魏國貴族的後代。張儀曾向鬼谷子學過縱橫之術,與蘇秦一起師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以為不如張儀。張儀學成後,便到各國遊說。曾為楚相門客,某日楚相大宴賓客,傳看和氏璧卻不翼而飛,楚相懷疑張儀盜璧,下令鞭笞,直到奄奄一息才抬回家中。張儀一進門,見到妻子就問她:「舌頭還在不在?如果舌頭還在,就可以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謀求官祿。」

張儀在東方諸國未受重視,這時,秦因實行變法而強大,不斷地向東方擴大領土。張儀便於秦惠文王九年入秦,向惠文王上連橫之策,建議破壞六國的合縱,與魏、楚親善,接著在魏、楚的配合下,進攻韓國,並將軍隊開到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再回頭攻取魏、楚的土地,迫使天下諸侯西面事秦,完成稱王的大業。惠文王大悅,遂以張儀為客卿。

有一回秦欲出兵伐齊,又擔心齊、楚的聯盟,派張儀去楚說懷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獻給楚國,秦與楚約為兄弟之國」的條件交換楚齊絕交。楚懷王貪圖土地,就以相印授於張儀,與齊絕交。楚懷王給了張儀很多賞賜,派了一位將軍隨其去秦國接受獻地。張儀一回到秦國,假裝酒醉從車上跌下來受傷,三個月閉門不出。楚懷王還以為是因為他與齊國絕交不夠堅決,於是派勇士宋遺前去辱罵齊宣王。齊宣王大怒,絕楚事秦。這時張儀才召見楚國使者,以封邑六里作為交換,完全不認前帳。上當的懷王氣急敗壞地出兵攻秦。只是最後兵敗撤兵,不得不割兩城與秦講和。

後來秦提出割漢中郡一半的地方,與楚結盟。懷王說:「不要地,只要張儀。」張儀來到楚國,被囚。此時張儀厚賂楚臣靳尚,由夫人鄭袖向楚王求情,得以釋放,逃回秦國。張儀隨即到韓、齊、趙、燕諸國,說服其連橫以事秦。秦惠文王以功賜張儀六邑,封為武信君。

在張儀的經營擘畫下,秦國果然日漸強大,但當秦惠文王一死,繼位的秦武王和張儀失和,加上一些背後中傷的謠言壞話,使張儀失去地位;東方諸國見張儀失勢,重又起兵合縱,張儀害怕被誅,主動要求離秦赴魏,在魏為相一年後即死去。

()遠交近攻──范雎

范雎,魏國人,辯才無礙,因出身貧寒,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某次他隨著須賈出使齊國時,齊襄王欣賞他,因而贈之以金、牛、酒等物品。范雎不敢收受,也因此受到魏相國魏齊的懷疑,以為范雎洩露了魏國的機密給齊王,魏齊大怒,令人將范雎幾乎笞擊致死,范雎看情況不對只得裝死。後又被丟進廁中,讓賓客酒後便溺之。范雎買通守衛並說:「放了我,將來一定厚謝」,守衛向魏齊謊報范雎已死。范雎才有機會逃出,魏人鄭安平收留他並且建議改名為張祿。後來透過王稽的引薦,推薦給秦昭王。

昭王三十六年,張祿上書求見秦昭襄王,因穰侯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一事提出遠交近攻的政策:「欲霸諸侯,先征服韓魏,進而威懾楚趙。楚趙若附秦,齊國必定附秦」昭襄王當即拜范雎為客卿,幾年間,范雎的計謀取得很大的成功,更受昭王信用。後范雎被任為丞相,封於應,號應侯,卻仍稱張祿。

前面提及秦昭王接受范雎的主張,準備攻打韓、魏兩國,魏王得知消息後,就派須賈出使秦國,請求罷兵。范雎用計巧遇須賈,他改裝扮成窮人模樣,須賈見到范雎非常吃驚。范雎假意告訴須賈,自己在秦國官員門下當差。須賈見他穿著破舊,一時起了憐憫心,留下范雎吃飯並且送他一件袍子。於是,范雎找來了四匹馬拉的大車,親自給須賈駕車,一同去見張祿。進了秦國相府後,范雎下車並對須賈說:「請等等,我替您先進去通報。」須賈等了很久,卻不見范雎出來。後來須賈向門卒探問,才知道原來范雎就是秦國相國張祿。須賈大驚失色,趕緊脫了上衣光著膀子並一路膝行,向范雎認罪。范雎坐在掛了盛大帳幕的堂上,說:「你有多少罪狀?」須賈回答說:「就算拔光我的頭髮來數我的罪過,也還不夠計算。」范雎在堂上歷數三大罪狀,並要須賈傳話給魏王交出魏齊之人頭。魏齊一路自衛奔逃至趙、魏,魏齊自刎而死。昭王五十年,白起誅;范雎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擊趙,後鄭安平因被趙軍包圍而投降,范雎以用人不當請罪;又因薦河東守王稽,王稽因與諸侯通敵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加上深怕被牽連,從此日漸憂鬱,在燕人蔡澤的勸說下,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穰侯與華陽君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的異父長弟。因賜封於穰地,後來又加封陶邑,稱為穰侯。先世是楚國人,姓芈。魏冉賢能,從惠王、武王時就任職掌權。昭王即位後,魏冉平定了以公子壯為首的叛亂行動,鞏固了昭王的地位。又任命魏冉為將軍,保衛咸陽。因為昭王的年紀還輕,所以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她任命魏冉,讓他執掌大權。宣太后還有二個兒子:一個叫信陵君,一個叫涇陽君。以及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是為華陽君。魏冉和他們三人時稱為「四貴」。

昭王三十六年,穰侯與客卿商議,要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這時范雎自稱張祿先生,譏笑穰侯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他趁著這個機會請求勸說秦昭王。於是昭王任用了范雎。等時機成熟後,范雎向昭王說明宣太后在朝中專制,穰侯在外專權,涇陽君、信陵君等人過於奢侈,比國君還富有。「四貴」權大,國家危殆,君王權力受到威迫。這使得秦昭王下定決心,廢掉宣太后,收回穰侯的相權,責令涇陽君等人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離開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一千多輛。不久穰侯死在陶邑,後秦國收回陶邑設為郡。

六國論                                                蘇洵

【說明】本文乃借古諷今之作。作者藉六國賂秦,相繼滅亡的故事,對當時北宋賄賂遼夏提出針砭之道。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也!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趙、燕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