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用錫(勸和論)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1 跨國婚姻中的外籍配偶,為臺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但融入的過程中,面臨語言、文化、教養方式等差異,得克服種種困難,方能落地生根。請問你如何看待新移民?
2 鄭用錫詩歌選:
(1) 鴆毒:「鴆毒來西土,斯人何久迷。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昏昏成世界,竟認作刀圭(藥物、醫術)。」
(2) □□「大小盤珠落指頭,忽雷聲繞四絃秋。明妃去後潯陽老,塞草江花一例愁。」
(3) 詠齋中梅柳:「小齋梅柳斗韶光,各自爭春各擅長。□竟讓□花掩映,□猶輸□葉青蒼。有花無葉徒誇豔,有葉無花自逞狂。好是人工能補綴,移將花葉兩相當。」
(4) □□:秋風一夜起狂飆,颶母西來怒氣驕。何似排雲驅萬馬,乍疑傳箭落雙鵰。傾摧樹木山皆動,噴激波濤水亦搖。最是關情收穫近,田疇禾稼恐枯焦。
【語譯】:一夜之間,秋風轉疾,颳起暴風。天空的西方,出現颶風來勢洶洶的徵兆。颶風吹襲濃密的雲層有如萬馬奔馳,風聲迅猛呼嘯疑似引弓射箭,雙鵰應聲落下。樹木被摧折,山搖地動;波濤噴濺激盪,河水搖晃。最關心的是農作物的收成已近,田中的農作物恐怕會被吹得枯槁焦死。
請問:
第一首詩歌提到的東西是什麼?鄭用錫對這樣東西抱持怎樣的觀點?
第二、三首詩歌是否前有所承?繼承誰的作品?
第三首詩歌□□內宜填上何字?
第四首詩歌寫的是哪種天然災害?全詩顯示出鄭用錫怎樣的胸懷?
3 宜蘭「分洪堰」的事蹟你知道嗎?
【湧泉公園】
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又稱為「湧泉公園」,佔地約兩公頃,也是安農溪泛舟及安農溪自行車道的終 點。園區內有不少飛禽棲息,還有罕見的植物密佈,來這裡可以踏青、野餐、賞鳥,是個兼具觀賞美景以及研究自然生態的地方。園區內設有觀景池、涼亭、走道、 管理室、盥洗室、停車場、植栽等設施。
安農溪水源來自天送埤發電廠的水尾,距離羅東巿區約三公里左右。安農溪到這裡經由水門分成兩邊,右邊的水往萬長春,左邊往大洲。其周圍遊憩區跨三星、冬山二鄉,沿岸以水源橋、月眉湖、三星橋、張公圍、分洪堰及萬長春為據點,其中除萬長春外其餘皆位於三星鄉境內。
安農溪分洪堰的設施,追溯到五十年代,當時冬山鄉長林學德先生與三星鄉長官來壽先生,為了下游農田灌溉而互爭水道, 並在此地動起了干戈,最後政府決定築堰分洪, 一條往大洲、一條通萬長春水圳, 讓急湍變成平流,嘉惠農民,這段因爭水而築堰分洪的故事,則成了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內一段昔年軼事,見證了前人的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果。
◎小問
1 臺灣分類械鬥也就造成台灣族群分布,請看了以下資料後整理一下械鬥的原因!
2 今日台灣依然有著族群分裂的現象,你有何看法?又有何建議?
3 鄭用錫的〈勸和論〉與其他遊宦之士所寫關於族群之文有何不同?有何效果?
4 臺灣古典散文與中國古典散文有何差異?這與今日課綱調整之事件有何相關?
5 看作者四項資料後請各以一句話簡述介紹鄭用錫!
6 鄭用錫「北郭園」集中被評「深得三百篇之遺旨」,為何?「三百篇」是指?又被比擬「陶靖節」、「白樂天」、「邵堯夫」,簡述原因!
【題解】
◎補充注釋
1.新莊、艋舺(今萬華)尤其激烈:臺灣族群械鬥風氣從道光年間起漸盛,到了咸豐三年愈演愈烈,當年艋舺(今臺北萬華區)即發生名為「頂下郊拼」的族群械鬥。械鬥雙方均為移民至艋舺的福建泉州人,一為居住在淡水河沿岸,以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縣合稱的三邑商人為主的「頂郊」;另一則是居於八甲庄(今龍山區柳州街一帶)的泉州同安籍移民,因其主要與大陸廈門一帶進行貿易,故被稱為「廈郊」或轉音為「下郊」。兩郊以河濠為界,當時頂郊人較早落腳於艋舺,勢力龐大,下郊人勢力較弱。雙方為了爭取淡水河岸的泊船權利,加上信仰神明不同,時常發生衝突。
咸豐三年,頂郊與下郊人因碼頭力伕口角及商業利益衝突,頂郊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指揮中心,先行主動攻擊下郊同安人,攻入八甲庄後,便大肆燒殺,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碼頭的地盤,敗走大稻埕及大龍峒。當時「頂下郊拼」戰況激烈,雙方人馬傷亡慘重,新莊艋舺縣丞署、海山堡潭底公館兩官署遭焚毀,八甲庄及艋舺祖師廟亦付之一炬,在艋舺分類械鬥史上烙下了慘痛的印記。當時鄭用錫不僅前往化解衝突,更進駐三邑人李錫金家中,表達族群和諧的強烈心願,「全活者多」,故丁曰健贈聯:「婆心解鬥安三邑,母壽捐田頌四圍」稱譽鄭用錫勸解械鬥的苦心。
2.閩、粵之間與漳、泉之間的械鬥:當時械鬥的群體,主要是以「祖籍」來劃分,如閩籍人與粵籍人之間的械鬥叫「閩粵械鬥」,而發生在漳州人與泉州人之間的就稱為「漳泉械鬥」。
3.竹塹:竹塹是新竹的舊稱,音譯自最早居住在新竹的平地原住民「道卡斯族」(Taokas)的語言,意指「海邊」。道卡斯族本只在新竹海邊活動,後來才由香山沿海往東北方向發展,逐漸開發整個新竹平原,成為「竹塹社」,堪稱北臺灣最古老的聚落。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清廷撤除淡水廳,改設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即取竹塹社之「竹」,並期望此地日「新」又「新」,而將竹塹更名為「新竹」。
4.撰寫勸和論積極勸說:黃旺成主編的新竹縣誌稿載:「竹塹之械鬥最激烈者,莫過於咸豐三年之閩、客分類大械鬥。此一肇事文件,起源於閩籍漳人林本源逮捕欠租泉人,泉人即與客籍聯合而發生械鬥,死傷慘重。當時進士鄭用錫鑑於械鬥之禍不可長,乃發表勸和論。」此時正是淡北閩粵分類械鬥的初期,鄭用錫認為此風不可長,便發表勸和論以遏止惡風,然成效有限,漳泉械鬥仍持續七、八年之久。
關於鄭用錫撰寫勸和論的起因,另有一說法是當時中港(今竹南)的閩南人有人遇害,便向客家莊攻擊以示報復,遭受侵擾的客家莊遂推舉秀才劉獻廷組織自衛軍,與閩南外侮對抗。然劉秀才認為械鬥不是辦法,便利用深夜翻山越嶺到後壟拜訪鄭用錫進士,希望借重鄭進士的威望,來勸阻閩南人的報復行為。鄭用錫便到中港召集當地仕紳陳謙福、蔡仲山等人勸阻眾人勿再械鬥,並撰寫勸和論一文曉以大義。
◎寫作背景
臺灣族群間的械鬥始於十八世紀初,如一七二二年鳳山南路即發生過閩粵械鬥,然而主要還是發生在十八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的清治時期。械鬥的原因十分複雜,例如清朝閩、粵地區遷徙至臺的移民,時常為了灌溉水權、爭取墾地、建屋蓋廟等事引發衝突,熊一本條覆籌辦番社議即載:「況兩類肇端,每在連塍(ㄔㄥˊ,稻田間的路界)爭水,強割占耕,毫釐口角,致成大釁。」可見械鬥多由爭水爭地而起,本是口角小事,終釀成不可收拾的族群械鬥。而同鄉移民多聚居一地,若與外鄉移民利益有所衝突,即聚眾私自逞鬥;不同宗教、信仰也會有意識衝突而興發械鬥;甚至於清廷地方官利用分化政策,欲藉兩方爭鬥,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抗清的力量,使得臺灣各地械鬥無法收拾。
清朝的臺灣,隨著閩、粵移民的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聚落。農業社會首重水源,因此灌溉所引發的糾紛,常是械鬥的導火線,再從單純的個案,擴大為分類械鬥,規模較小者,如職業、姓氏等械鬥,大都侷限於地區性。而漳泉、閩粵械鬥,則因族群意識的介入,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死傷慘重,此類械鬥尤以咸豐年間為甚,林文龍即言:「咸豐三年(一八五三)至九年(一八五九)之間的閩粵、漳泉械鬥,蔓延淡水廳全境,創痛最深,著名的基隆大廟公、桃園大墓公,都是此一械鬥遺跡。」若以勸和論寫作時間咸豐三年為例,全省即有鳳山閩粵械鬥(林恭案)、東螺堡械鬥、臺北新竹宜蘭械鬥、臺北閩粵械鬥、艋舺頂下郊拼、板橋陳林異姓漳泉械鬥等大型械鬥事件。當時淡水廳新莊、艋舺尤其激烈,蔓延至桃園、中壢一帶,官府無力控制,導致地方秩序大亂。身為竹塹進士的鄭用錫,為了化解族群紛爭,於是挺身而出,撰寫勸和論加以勸說,親赴各地調解衝突,並刻石於苗栗後龍以示人,民眾深受感動而信服,各地械鬥得以稍微平息,對於促進族群和諧有所貢獻。
◎ 械鬥始末
清代 臺灣社會的動亂,表現在民變、械鬥和搶劫三者,其中械鬥大多是族群衝突,而又常與民變息息相關,更是嚴重威脅社會秩序,造成民眾生命和財產難以保全,甚至是「村市半成邱墟」。於是有識之士,無論是遊宦之士或在地文人,先後展開械鬥書寫,倡導族群和解共存。在鄭用錫之前,已有不少遊宦之士的械鬥書寫,如藍鼎元〈諭閩粵民人〉、徐宗幹〈與閩粵紳士〉、謝金鑾〈泉漳治法論〉、姚瑩〈答李信齋論臺灣治事書〉,他們或以官員身分告諭百姓各釋前怨、恪遵法令,或析論情勢與防制之道,以供其他官員參考,多為基於職責而作的官方文書。(案:鄭用錫不是官方文書喔!)
清文宗 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四月,鳳山縣署壯勇林恭趁太平軍之亂,豎旗集眾,以興漢滅滿為口號,在阿里港(今屏東縣 里港鄉)起事,建號天德,自稱「鎮南大元帥」,率眾攻陷蕃薯寮(今高雄市 旗山區)、鳳山,殺知縣王廷幹,大開倉庫,縱放獄囚;五月,林恭進攻府城(今臺南市),雖有臺灣道徐宗幹等率官兵抵禦,戰火仍快速蔓延到嘉義、彰化等地區,並引發中北部的族群械鬥,造成社會動亂。
以當時淡水廳轄區而言,就發生漳州籍的林本源墾號與泉州籍陳福成墾號,因一樁佃租事件而引起的分類械鬥,雙方激戰,不分勝負,鬧事的範圍不斷擴大,官方卻又無力控制。這時候寄情於北郭園的鄭用錫,本著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和在地文人的身分地位,挺身而出,撰寫〈勸和論〉一文,欲藉此文勸導各族群和睦相處,並凝聚命運共同體的集體意識。他還親自到各莊散發這篇文章,苦口婆心地疏導雙方、分析事理,民眾深受感動,械鬥才慢慢平息下來。
◎文體:臺灣古典散文的發展
臺灣古典散文在體製結構以及寫作技法上,固淵源於中國的古典散文,儘管如此,臺灣古典散文仍有其獨自的特色,使其有別於中國古典散文。這主要的差異點,就在於題材內容以及精神內涵的部分,充滿著濃厚的臺灣意識與臺灣面貌、充滿著臺灣的本土風味,因為它們是以臺灣人事物為描寫對象。這種臺灣本土風味,就是臺灣古典散文的獨特面貌。
1.明代時期
臺灣古典文學的兩大主幹乃散文和詩。就古典散文來說,以目前文獻上可資考證者,當以明代陳第東番記為最早。當時陳第以六十二歲的高齡跟隨沈有容征伐臺灣,掃蕩日本海盜,回國後寫下東番記,描述在臺灣的所見所聞。不過像陳第這樣因為機緣遇合而以臺灣為書寫題材的作品並不多,臺灣古典散文比較明顯的萌芽時期,當在明鄭時代。當時一批流寓文人如盧若騰、辜朝薦、李茂春、沈光文等人,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文士,在寓居臺灣的時候即留下許多詩文作品,不過詩歌被保留的情況較好,散文作品幾乎都已亡佚,即使是被稱為「海東文獻初祖」的沈光文,至今可見的散文也不多。
2.清治時期
明鄭之後,進入了清治時期,此時可說是臺灣古典散文的成熟期與全盛期。
(1)遊宦散文
清初一批一批從中國到臺灣任職的清朝官員,將古典文學大量地帶到臺灣來,我們稱這批官員所寫的散文為遊宦散文。以作品性質來區分,最常見的就是記敘性散文與實用性散文。前者主要又以日記體散文與筆記體散文居多,官員們以寫日記(如郁永河裨海紀遊)或記筆記(如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散文形態,將他們遊歷臺灣的過程以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而成為了解臺灣早期山川景物與社會圖像的寶貴資料。至於實用性散文,則是官員們為了處理公務或私人應酬所需,而撰寫的公牘文(如疏、露布、檄、片、摺……)或日常實用文(如序、碑誌、書信)。
(2)在地文人散文
臺灣古典散文早期的發展形態,幾乎是以遊宦散文為主,因為本地文人接受清朝教化,必須有一段歲月的學習才能臻於成熟,待其成熟後才可能產生優秀的文人與作品,所以在康熙治臺時期,只有少數本地文人,如陳文達、鄭鳳庭、李欽文等人的作品出現,逮及乾隆、嘉慶之後,臺灣本地文人的散文作品才逐漸地多了起來,例如章甫、鄭用錫、鄭用鑑、曹敬等人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在乾、嘉之後以迄於光緒乙未割臺之際,在地文人的散文數量雖然不及遊宦散文,但在品質上已有一定的水準,具有與遊宦散文比肩並峙的實力。
3.日治時期
到了日治時期,清朝官員退出臺灣,臺灣古典散文遂以在地文人為主要創作主體。當時臺灣古典散文發展並不順遂,張我軍等人極力提倡白話文運動,並與古典文人展開激烈的新、舊文學論戰,這對於古典文學的發展形成一定壓力;此外一九三七年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漢文流布,更造成古典文學發展的重大阻礙。不過仍然有一批文人繼續使用文言創作,寫出一篇又一篇動人的散文作品,例如吳德功、洪棄生、王則修、王石鵬、連橫、林獻堂……等等,讓日治時期的臺灣古典散文,仍舊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整理自田啟文(2006)。臺灣古典散文研究。臺北:五南。P.3-7】
【作者】
◎生平經歷
1.開臺進士
鄭用錫,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生於淡水廳後壟(今苗栗後龍)。原籍福建漳州漳浦,明末遷居金門浯江,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父親鄭崇和與族人移居臺灣淡水廳後壟發展,後又舉家遷往竹塹(今新竹市),並設私塾任教。教書之餘,仍難以忘懷科舉功名,於是特意栽培鄭用錫,使之求教於王士俊門下,盼其在科場有所成就。鄭用錫多次往返福州參加鄉試,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中舉,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赴京城參加會試,榮登第四十一名貢士,參加殿試中進士三甲及第,成為臺籍考生首位高中進士的人,因此人稱「開臺進士」,或「開臺黃甲」。
2.推廣文教
鄭用錫相當重視教育,道光九年(一八二九)至十四年擔任「明志書院」院長,對於地方教育之推廣頗具貢獻。道光十四年鄭用錫入京任官之前,奉淡水同知李嗣鄴之命,與堂弟鄭用鑑、黃驤雲共同編修淡水廳志初稿,成為清朝第一本記錄淡水廳的著作,為淡水廳留下文史紀錄。道光十七年鄭用錫辭官還鄉後,旋即投入竹塹地區文教的推廣,一生對文教事業可謂盡心盡力,培育眾多人才,對北臺灣文教的影響甚廣。
3.捍衛地方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鄭用錫返回竹塹後,除主講明志書院外,鄉黨中遇有紛爭均樂於為人排解,成為地方大小事務、協防、保衛之領導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鄭用錫曾招募鄉親抵禦英軍與海盜侵擾大安港,朝廷賜賞戴花翎獎勵;同年又於土地公港捕獲洋匪,加四品銜。咸豐年間,臺灣因大陸太平天國起兵造反,李石、林恭等人亦隔海響應,匪寇據山為王,再加上天旱不雨,農耕難作,百姓生活困苦,因此臺灣各地分類械鬥四起,地方動盪不安。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淡水廳竹塹城內也發生漳泉、閩粵大規模械鬥,此燃眉之際,鄭用錫不顧個人安危,出面奔波調停,勸民以和為貴,展現維護地方治安的抱負。
4.頤養北郭園
晚年的鄭用錫,築「北郭園」以自娛。北郭園建於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咸豐四年完工,由鄭用錫次子鄭如梁督建而成,鄭用錫在北郭園記中述及建園的因緣,其言:「余自假養歸田,屈指至今已十餘載。自顧樗櫟散材,無復出山之志,竊效古人買山歸隱,以樂殘年,乃此願莫償,求一勝地而不可得。」之後,鄭用錫購得鄰翁負郭之田,鄭如梁便大興土木造園,「前後凡三、四層,堂廡十數間;鑿池通水,積石為山,樓亭花木,燦然畢備」,讓鄭用錫得以「杖履逍遙,仰而觀山,俯而聽泉,尋花看竹,聞鳥觀魚」。
註:「北郭園」的名稱,取自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正廳有題為「橫青山室」的匾額,內有「小樓聽雨」、「曉亭春望」等八景。民間稱北郭園為「外公館」,與林占梅於竹塹西門內修築的內公館「潛園」對稱。可惜北郭園於昭和十五年(一九四○)被日人以擴路之名所毀,臺灣光復後,園林又被鄭家後人變賣,民國六十七年夏天拆除,名園已不復見。
◎寫作特色
康熙至嘉慶年間,臺灣的古典文學是以清廷派駐臺灣的遊宦文人詩作為主,然道光之後,臺籍詩人開始嶄露頭角,作品的質與量均十分可觀,鄭用錫即此時的代表文人。鄭用錫身為「開臺進士」,工詩文,辭官歸鄉後,詩作漸多,亦有古文、制藝及試帖詩等,詩作則詠物、抒懷、閒情、遊賞、交友酬唱,乃至關懷社會、國事之詩都有,題材廣泛,詩風簡樸閒適,故連橫曰:「詩亦平淡。」
楊浚整理鄭用錫遺稿後,對鄭用錫性情、人格及作品有深刻的體認,覺得鄭用錫詩作質樸自然、充滿生活理趣,對於為官之道能洞察機先、明哲保身。因此,在北郭園詩鈔序中,楊浚便評論鄭用錫的作品:「發於性情,深得三百篇之遺旨。其品格在晉為陶靖節,在唐為白樂天,在宋為邵堯夫。」而其寫作特色適可從中顯露,以下分別敘之:
1.「深得三百篇之遺旨」:憂國刺時之筆
鄭用錫在咸豐年間有不少憂國慮民的「刺時」作品,類似國風美刺之精神,如風氣、歎所見二首、刺時、喫鴉感歎、鴆毒等,或批秀才捐資買官,或論民風吃鴉陋息,或歎長髮太平軍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從其中可看出鄭用錫對當時風氣的憂心與不滿。以鴆毒為例說明:
鴆毒來西土,斯人何久迷。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
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昏昏成世界,竟認作刀圭。
短短四十個字,深刻描摹出鴉片對臺灣人的危害,當時西方鴉片入侵中國,連帶影響到臺灣社會,吸食鴉片蔚為風氣,對人的傷害如同阿房宮火燒三月不止,亦如秦朝函谷關一擊即垮,鄭用錫深深認為鴉片猶如鴆毒般戕害人心,不可不嚴防。
2.「在晉為陶靖節」:風格平淡閒適
陶淵明詩風樸質率真,不似六朝文人的繁典善駢,鍾嶸詩品評為「篤意真古」、「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鄭用錫詩作中亦有諸多田園詩作,呈現的自甘黯淡與自我歡愉之情,可與陶淵明相比擬。北郭園全集中有許多詠物詩,其中詠菊與梅者不在少數。以詠齋中梅柳為例說明:
小齋梅柳斗韶光,各自爭春各擅長。
柳竟讓梅花掩映,梅猶輸柳葉青蒼。
有花無葉徒誇豔,有葉無花自逞狂。
好是人工能補綴,移將花葉兩相當。
詩中以柳、梅相映襯,各顯擅長處,又能評其缺失,道盡事物均衡之理。
3.「在唐為白樂天」:明哲保身思維
白居易早年意氣風發,有「兼善天下」之志,但多年的宦海浮沉,對於朝中權貴黨爭、宦官專擅,白居易逐漸有了洞悉明見,因此晚年有了「明哲保身」的處世思想,從而退隱洛陽。鄭用錫在北郭園記中言:「自顧樗櫟散材,無復出山之志。」似乎自謙非作官的料,所以買田歸隱,然而深剖其言,實是一種仕宦者「明哲保身」的智慧。鄭用錫洞悉宦海險惡,其明哲保身之歸鄉,當不亞於白居易之遠避黨禍,寄情寺院禪聲之心境。
4.「在宋為邵堯夫」:洋溢生活理趣
鄭用錫寫詩質樸自然,不喜藻飾,多述生活所思所想,充滿哲思與批判,楊浚於序中所稱之「在宋為邵堯夫」,或意指鄭用錫詩有邵雍偏於「說理悟道」的特性。北郭園全集中,詩中言理,確實是一大特色,鄭用錫生活所感,信手拈來,訴諸筆墨,時而激勵,時而沖和,洋溢著生活理趣。
總而言之,從鄭用錫現存詩作中,約可窺得其憂國刺時、平淡閒適的寫作特點,以及看清官場後的明哲保身思維與生活理趣。
【本節「寫作特色」改寫自范文鳳淡水名紳鄭用錫暨其北郭園全集研究一書中之「楊浚對鄭用錫評論的深層意涵」】
【課文與注釋】
第一段:感歎族群分類後,人心丕變,禍害無窮。
◎段析:從族群分類對人心的影響談起,說明族群的械鬥猖狂於盜匪,最後演變成正人君子也受到牽連。
1.其禍倡於匪徒: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鴨母王」朱一貴於岡山起義反清,當時閩籍的朱一貴原本與粵籍的杜君英共同率眾攻入臺灣府城(今臺南市),後來雙方因為利益分配不均,以及閩、粵分類的意識,導致彼此自相殘殺,乃臺灣分類械鬥之始。之後臺灣的械鬥才有漳泉、異縣、異姓、同業等不同分類性質者,故清道光貢生林師聖云:「其禍(指「閩粵械鬥」)自朱逆叛亂以至於今,仇日以結,怨日以深,治時閩欺粵,亂時粵侮閩,率以為常,冤冤相報無已時,可勝道哉!」鄭用錫生於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對於六、七十年前的「朱一貴事件」可能不甚了解,而只聽聞發生於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的「林爽文事件」,因此在勸和論中寫下「自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此說法有待商榷。
第二段:從「共處一隅」的地緣關係,以及「友、朋」的文字解讀,說明勸和的理由及分類的不智。
◎段析:正面論述族群融合的重要。先從地緣關係上,說明各族群同為臺灣島民,本應和睦相處;再從「朋」、「友」的字形、字義上,闡發「出入相友」的意涵,將朋友喻為左右手,藉此說明各族群既為同體,豈有相殘之理呢?
2.同鄉共井:同一鄉里共耕井田。井,井田;周朝以地一方里畫成九區,由八家各占百畝,稱為私田,中間百畝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稱為「井田」。孟子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3.朋從兩肉:欲藉由「朋從兩肉」的文字解說,宣導同胞之愛。然「朋」字應為「鳳」的古文,鳳飛而群鳥集,因有朋黨之意。故鄭用錫「從兩肉」的詮釋,雖符合本文立意,然與「朋」字本義有別。
10四海皆兄弟: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14拂然:通「怫然」。
第三段:論述臺灣分類械鬥的類型及其不良影響,並探究其因在於自作孽。
◎段析:從反面論述族群對立的弊端,批判依省籍、府籍區別族群的愚昧;並以新、艋菁華地區半成廢墟,剖析分類鬥爭的真相。
17林逆:林爽文,原籍福建漳州,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隨父來臺,定居彰化縣大杙庄(今臺中市大里區)。乾隆四十九年加入天地會,成為彰化天地會領袖,乾隆五十一年率民起義抗清,攻下彰化,殺臺灣知府孫景燧,進駐彰化縣衙門,自稱「盟主大元帥」,建號「順天」,後清廷增派上萬兵力鎮壓,於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兵敗被執,遣送京城凌遲處死,史稱林爽文事件,歷時一年四個月,為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當時諸羅人民協助清軍有功,乾隆皇「嘉其死守城池之忠義」,翌年下詔將諸羅改名「嘉義」,以「嘉」獎諸羅縣民之「義」舉。
28鬩牆:語見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外禦其務(侮)。」比喻兄弟相爭,可引申為國家或團體內部的爭鬥。
第四段:勸人洗心革面,戒除械鬥風氣,使臺灣成為人間樂土。
◎段析:說明每人若能轉變心意,推己及人,鬥爭風氣自然消弭於無形,臺灣將成「樂土」,予人美好的憧憬,而達成勸和的目的。
29好生之德:指有愛惜生靈、不事殺戮的品德。語見尚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不合於常規),好生之德,洽(深入)于民心。」
【課文問與答】
(題指題解,作指作者,一指搭配課文第一段,綜指跨段落)
段落 |
題目 |
參考答案 |
題 |
1.請簡述勸和論的創作背景。 |
|
作 |
2.鄭用錫何以為人稱作「開臺進士」? |
|
一 |
3.鄭用錫認為臺灣人心的嚴重變化是從何開始? |
|
一 |
4.鄭用錫如何形容臺灣族群械鬥的發展情形? |
|
二 |
5.為了勸阻百姓停止械鬥,鄭用錫如何從地緣關係來勸說? |
|
二 |
6.鄭用錫如何從文字學的角度來勸民和睦相處? |
|
三 |
7.鄭用錫認為臺灣分類械鬥以何處最嚴重呢? |
|
三 |
8.鄭用錫認為臺灣族群的分類是以何為標準? |
|
三 |
9.鄭用錫如何看待漳、泉間與閩、粵間的械鬥事件? |
|
三 |
10.鄭用錫對械鬥最激烈的新莊、艋舺的風俗文化有何看法? |
|
三 |
11.鄭用錫如何描述分類械鬥對新莊、艋舺的影響? |
|
四 |
12.對於無法化導民眾械鬥風氣,鄭用錫對自己有何看法? |
|
四 |
13.鄭用錫於勸和論文末表達了什麼心願? |
|
四 |
14.鄭用錫如何形容械鬥風氣消失後的狀況? |
|
綜 |
15.鄭用錫寫下勸和論後,發揮了什麼作用? |
|
【教學資料】
一、修辭文法小教室
祈使語氣―願、庶、幸、請、其、唯、庶幾 (有◎號者請翻譯)
說明 |
例句 |
願 |
1.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諸葛亮出師表) 2.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諸葛亮出師表) ◎3.北方有侮臣,願藉子殺之。(墨子公輸) ◎4.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5.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6.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7.願今以後,父誡其子、兄告其弟,各革面、各洗心,勿懷夙忿、勿蹈前愆。 8.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羅貫中三國演義用奇謀孔明借箭) |
庶 |
◎1.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諸葛亮出師表) 2.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
幸 |
1.計之詳矣。幸無疑焉。(杜光庭虬髯客傳) 2.此係公事,先生幸勿推卻。(羅貫中三國演義用奇謀孔明借箭) 3.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
請 |
◎1.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
其 |
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於月宮,可乎?(蒲松齡勞山道士) |
唯 |
1.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2.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司馬遷張釋之執法) 3.唯大王與群臣計議之。(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庶幾 |
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孟子公孫丑下) |
二、臺灣古典散文之比較
篇章 |
作者 |
年代 |
寫作背景 |
內容概述 |
東番記 |
陳第 |
明 |
陳第跟隨平定倭寇的沈有容將軍來臺,訪察臺南附近平地原住民的風土人情,返鄉後將在臺二十餘天所見所聞撰成此文,並贈送給沈有容,以紀念並讚揚他的功績,後沈有容收入閩海贈言。 |
1.本文敘述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平地原住民的生活及物產。對於原住民居住範圍、部落組織、族群性格、農耕漁獵、婚姻習俗、喪葬儀式和對外關係,都有扼要的敘述。 2.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篇遊記,也是中國人記載臺灣最早也最確實的臺灣實地考察報告。 |
北投硫穴記 |
郁永河 |
清 |
康熙三十五年,福州火藥庫失火,彈藥全毀,郁永河自願受命來臺採硫,隔年四月底到淡水之後,五月初便進駐北投。性喜遊歷,想要了解硫土產地的實際情況,於是請原住民當嚮導,划舟前往探察。 |
敘述作者親探硫穴時目睹的奇特景觀,以寫實筆法記下當時北投山區的荒僻情形。以尋訪路線為經,各個景點為緯,鋪敘豐富奇險的硫穴之旅。 |
勸和論 |
鄭用錫 |
清 |
咸豐二年起,淡水廳北側(今新竹以北地區)的漳、泉二大族群械鬥不止,身為竹塹進士的鄭用錫,擔心族群械鬥對臺灣的負面影響,企圖化解,於是撰寫勸和論積極勸說。 |
本文的目的即在勸阻臺民不論族群,均應視對方如兄弟,以消弭殺伐之氣,對促進族群和諧具有一定的作用與意義。 |
臺灣通史序 |
連橫 |
清末民初 |
連橫自一九○八年始,歷經十年,完成臺灣通史一書,並為臺灣通史作序。 |
本文陳述修撰臺灣通史的動機及宗旨,表達對臺灣歷史的關注,並期許吾人「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 |
三、分類械鬥詩歌舉隅
1.陳肇興/械鬥竹枝詞四首(節選)
淡水環垣病最多,漳泉棍棒粵閩戈。
因牛為水芝麻釁,一鬥經年血漲河。(其二)
災及後龍彰化間,禍延錫口至宜蘭。
羅東亦效相殘殼,人命如絲似草菅。(其三)
2.陳維英/癸丑八月八日,會匪激成分類,蔓延百里,誠可哀也其一
遏抑多方惱煞予,奈天降禍莫驅除!
泉漳閩粵分偏合,翁婿舅甥親亦疏。
3.林占梅/途間見分類難民痛述時事
吳越分爭火燭天,問渠何事竟茫然!
可憐鄉社成焦土,囷極監門繪不全!
4.陳肇興/遊龍目井感賦百韻(節錄)
一人搆其釁,千百持械隨。甥舅為仇敵,鄉里相爛糜。
村莊縱燎火,田園罷耘耔。所爭非城野,殺人以為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