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一開始魏徵以何種比喻勸說唐太宗安國當積聚德義

魏徵如何提醒唐太宗帝位是至高之位須力求進德修業以保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此段話旨在說明什麼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意旨為何

魏徵如何說明實施嚴刑峻法不能得民心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是指什麼

魏徵如何勸諫唐太宗應謙沖自牧方能有容乃大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此句意在勸誡唐太宗何種道理請以出師表中的文句來作回應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此段話在說明什麼道理

魏徵如何說明無為而治的效果

【教學資料】

()排比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字數大致相等的語句,表達相同範圍、性質的意象,稱為排比。

類別

舉例

句子成分(詞組/短語)的排比

1.每個獅子的形態,或仰或臥,或笑或怒,都各有不同,維妙維肖。到了這裡,你不能不佩服我國古時藝術的精巧、細緻、偉大。(謝冰瑩蘆溝橋的獅子)

2.直眼看去,彷彿到了中國內地的窮鄉僻壤,一樣的格局、一樣的寒傖、一樣的永恆。(余秋雨漂泊者們)

單句的排比

1.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

2.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3..每一顆頑石都是一座奇峰,讓凱撒歸凱撒,上帝歸上帝,你歸你。(周夢蝶山)

4.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方孝孺指喻)

複句的排比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顯得純樸可愛。(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3.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文天祥正氣歌)

*簡明分別排比與對偶:

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或相近,上下相連的兩個語句,無論上下句有無同字、也無論意同意反都算對偶。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語句,結構相同或相近,都算排比。(黃慶萱修辭學)

()反詰語氣庸、豈、其、寧、何、安

說明

例句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

1.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司馬光訓儉示康)

2.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劉基郁離子良桐)

3.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4.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5.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於人情?(歐陽脩縱囚論)

1.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2.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3.不可為常者,其聖人之法乎?(歐陽脩縱囚論)

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袁枚祭妹文)

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2.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顏淵)

3.不有佳詠,何伸雅懷?(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1.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2.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

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文體簡介奏疏

性質

古代臣子向君王陳情、論證的公文。屬應用文的一種,為上行公文,有一定的程式、套語及辭令。其基本特點是用字遣辭典雅、議論明確透徹,如曹丕典論論文所言:「奏議宜雅。」陸機文賦所言:「奏平徹(為詞氣平和而說理透徹)以閑雅。」

源流

1. 戰國時代,人臣向君王諫言稱為「上書」,如:李斯諫逐客書。

2. 秦朝初年,始將「上書」改稱為「奏」。自此,「奏」成為人臣向君王上書言

事的一種專用文書,沿用至清末。

3. 漢代初年,又將「奏」分為「章、奏、表、議」四類。「章」用來謝恩,「奏」用來按劾,「表」用來陳請,「議」用來執異(表達不同意見)。

4. 漢代以後,名目增多,以應付政事繁雜之需求。

種類

主要用來向君王表達感激之情。

即「標明其事」的意思。早期用以陳情,唐宋以後功能多樣化,也可用來論事、請勸、慶賀、薦舉、辭免、貢物等。例如: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韓愈諫迎佛骨表。

「進」的意思。早期用於向君王進言,後來成為奏章的總稱。有奏議、奏狀、奏章、奏疏、奏本等名稱。

「宜」的意思。辨明事體是否合宜,常用於議事論政。例如:柳宗元駁復仇議。

臣子回答君王之提問。口頭稱「對」,以文字方式呈現也稱「對」。例如:諸葛亮隆中對。

上書

為一種泛稱,而非制度上之名稱。例如:李斯諫逐客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枚乘上書諫吳王。

疏通;分條陳述。始於漢代。例如:賈誼陳政事疏、鼂錯論貴粟疏、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 論政之文

篇 名

作 者

出 處

文 體

內 容 大 意

文 章 深 義

〈宮之奇諫假道〉

左丘明

《左傳》

史書

記敘文

《左傳‧僖公五年》,晉國二度向虞國借道攻虢國,宮之奇以為不可,虞君一意孤行,自食惡果。

闡明國之存亡,在人君之德而不在神。

〈諫逐客書〉

李斯

《史記‧李斯列傳》

上書

奏議類

秦王政驅逐客卿,李斯以秦國史實及秦王之霸說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

論逐客之過失,主張王者不卻眾庶。

〈出師表〉

諸葛亮

《昭明文選》

奏議類

蜀漢後主建興五年,諸葛亮準備伐曹魏,出師前上書,勸後主尊賢納諫,復興漢室。

以親賢臣、遠小人勗勉後主;以討賊興復自誓。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貞觀政要

奏議類

以十思進疏,陳述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和立德建業的要道。

論人君當居安思危,積其德義。

六國論

蘇洵

嘉祐集

論說文

史論

藉古諷今

藉戰國時六國因賂秦而自取滅亡的事例,諷北宋當時對契丹(遼國)、西夏納幣求和之退怯政策。

提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建言,警誡當朝勿蹈六國破亡之覆轍。

教戰守策

蘇軾

東坡全集

策議類

為對策

時論

主張在國家承平時,應懷憂患意識,才能面對突發災患。

論居安思危,教民戰守,矯陳時弊,顯現謀國之忠及憂世之忱。

指喻

方孝孺

遜志齋集

寓言體論說文

由鄭仲辨發疾、求醫、用藥經過,推衍出謀國治天下的道理。

禍患常積於忽微,警惕人當慮患於未形,治亂於始發。

廉恥

顧炎武

日知錄

論說文

士大夫一向注重節操,五代風俗敗壞,廉恥掃地,清初士大夫變節求榮,因而提出行己有恥。

論廉恥和國運興衰的關係,強調一切禍敗亂亡,皆由於士大夫寡廉鮮恥所致。

◎ 駢文流變

名稱

六朝文:濫觴於東漢,極盛於六朝。又稱四六文:以四字、六字為基本句。

特色

1.      對偶工整。

2.      聲律和諧。

3.      詞藻華麗。

4.      用典繁多。

發展

先秦

先秦時代的文章,駢散不分,自然互用。

秦代

時無駢偶觀念,文章中仍可見對稱的句子。李斯諫逐客書

漢──逐漸流行

1.      西漢已有對偶傾向。賈誼過秦論

2.      東漢逐漸盛行,文章多屬駢散兼用之體。

魏晉南北朝──

極盛

駢文成熟,南朝齊、梁間,「聲律說」興起,不僅字句對仗、辭藻華麗、多用典故,形式駢四儷六,但尚未嚴格要求對仗工整。代表作家有陸機、鮑照、沈約、庾信。

唐──平仄嚴格

唐代駢文對於平仄對仗的要求更加嚴格。

宋──沒落

古文運動成功,使四六文入宋漸趨沒落。

清──復興

駢文又呈復興氣象,作家力追漢魏六朝。代表作家袁枚

課文探究

閱讀框線內文章後,回答問題: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 本段如何安排寫作結構?點出什麼主旨?

() 作者以何寫作手法說明道理?這樣的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 作者將自己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而他如何利用這樣的位置說明道理?

答案必須標明()() ()分列書寫。()()()合計文長限200-250字(約8-14行)

 

【範文】

() 本段先從正面論述,點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道理,再從反面反覆論述「若不積德義,則無法治國」,並將「積德義」的重責大任託付於人君身上,最後再以反面做原則性說明增強勸誡力道,呼應開篇題旨。

() 以「木」、「流」進行排比兼略喻,透過具體的事物為賓,凸顯主要表達的真正意旨。因「積德義」為抽象事理,故先藉兩個具體事物設喻說理,可使讀者更容易理解,且排比兼略喻的手法在說理上可收氣勢恢宏之效。

() 此乃魏徵勸諫唐太宗的文章,作者本為臣屬的位置,在此更藉力使力,先以自己為例,說明連身為「下愚」的臣子我都能明白此道理,更何況是聖明有智慧的君王您呢?使自己的主張更容易為太宗接受,故能得到成效。

 

作文

給學校的一封建言信

 

1.引導學生思索與學校的關係,文中宜有具體材料以作論述的憑據。

2.不可謾罵,建言須合乎時宜且可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