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

燭之武退秦師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一、晉、秦二國為何要圍攻鄭國?

答:

二、請簡述燭之武出使遊說前的鄭國處境。

答:

三、晉、秦二國圍攻鄭國,鄭國有何因應之道?

答:

四、鄭伯請燭之武為國效力時,為何燭之武要推辭?

答:

五、請分析鄭伯請燭之武出使秦國時所運用的遊說技巧?

答:

六、燭之武出使遊說秦穆公,為何選擇夜間出發?

答:

七、消滅鄭國不是對秦國有利嗎?為何燭之武將之說成對秦國有害?

答:

八、燭之武的說辭中,如何利誘秦穆公?

答:

九、燭之武的說辭中,如何離間秦、晉二國?

答:

十、請簡述燭之武的遊說技巧。

答:

十一、燭之武的遊說結果為何?

答:

十二、秦國陣前倒戈後,為何晉文公不贊成出兵攻秦?

答:

十三、請分析鄭文公與晉文公於本文中的人物形象。

答:1.鄭文公――

2.晉文公――

十四、燭之武退秦師主要是以何種方式鋪敘情節?

答:

 

春秋經與三傳之比較

書名

作者

起訖時間

經文

特色

價值

備註

春秋

孔子

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古文

1.史文質約。

2.記事簡略。

正名分,寄褒貶,寓微言大義。

 

左傳

左丘明

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歷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

古文

1.多敘史事。

2.善於禮。(鄭玄評)

3.豔(辭美)而富,其失也巫(多敘鬼神之事,預言禍福之期)。(范寧品評)

1.先秦歷史散文佳作。

2.影響後世文學、史學,如:漢之馬、班,唐之韓、柳。

1.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2.編年記事,以魯國為中心,並旁及同時代各國之事。

3.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公羊傳

公羊壽、胡母子都

同春秋經

今文

1.多釋義例。

2.善於讖。(鄭玄評)

3.辯而裁(說事分明,善於裁斷),其失也俗。(范寧品評)

 

1.公羊之學,據云傳自子夏。

2.著名學者有漢董仲舒、民國康有為。

穀梁傳

穀梁赤

1.多釋義例。

2.善於經。(鄭玄評)

3.清而婉(辭清義通),其失也短(對部分經文,大義無傳,略而不言)。(范寧品評)

解經與公羊傳不同。

 

 

左傳、國語、戰國策之比較:

書名

別稱

作者

時間

體例

內容

價值

備註

左傳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內傳

相傳為左丘明

春秋

編年史

1.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2.解釋春秋經。

1.先秦歷史散文佳構。

2.漢之馬、班,唐之韓、柳,受其沾溉。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國語

春秋外傳

相傳為左丘明

春秋

國別史

1.所載多為春秋之事。

2.錄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之事。

1.國別史之祖。

2.司馬遷作史記的重要參考書。

1.所記史實多與左傳不同,著作態度亦異。

2.三國韋昭注。

戰國策

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戰國

國別史

1.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

2.分十二國記事。

1.歷史散文佳作。

2.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

1.書名分歧,經西漢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

2.東漢高誘注。

3.至北宋僅存十一篇,曾鞏加以校訂,復歸三十三篇。

 

因果複句

相關字詞

例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由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1.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3.臣以險釁,夙遭閔凶。(李密陳情表)

1.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司馬光訓儉示康)

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諸葛亮出師表)

3.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墨子兼愛)

省略關係詞連繫

1.余嘉其能行古道(因),作師說以貽之(果)。(韓愈師說)→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2.浮雲蔽白日(因),遊子不顧反(果)。(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3.此中有真意(因),欲辨已忘言(果)。(陶淵明飲酒之五)→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4.王竊忻慕(因),歸念遂息(果)。(蒲松齡勞山道士)→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5.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果),馮諼之計也(因)。(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6.慎終追遠(因),民德歸厚矣(果)。(論語學而)→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7.不才(因)明主棄(果),多病(因)故人疏(果)。(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前後句各自皆有因果關係。

 

非選─寫作題

1.閱讀框內甲、乙兩段文章之後,請解釋:燭之武為了達到「言資悅懌」的遊說目的,如何掌握「時利」、「義貞」這兩個重要原則?並分()「時利」、()「義貞」,依序回答。()()合計文長約200250字(約911行)。

甲、劉勰文心雕龍論說的「說」,並不是指今人所謂「說明文」的「說」,而是指先秦時代縱橫家對君主所進行的「遊說」。他讚美「燭武行而紓鄭」(燭之武出面說服秦伯,解除了鄭國的危難);認為「說」要「言資悅懌」(說的話要讓聽者欣然接納),要能隨機應變,解決問題,所以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分析利弊,講究方法,切合事宜,掌握「時利」(有利時勢)和「義貞」(持理正大)這兩個重要原則,才能博取君主的認同,以達到遊說的目的。(改寫自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

乙、(燭之武)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101指考)

*文心雕龍論說:「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簡單說,就是時機有利而義理正確,也就是掌握有利的時機情勢,隨機應變,在對的時候說出對的話。文心雕龍論說:「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懌」,簡單說,「說」是為了讓對方喜悅,要說得動聽,幫對方解決問題。左傳燭之武退秦師完全符合這些需求,站在秦伯立場,化危機為轉機;一切為秦伯的政治利益著想。這是燭之武說動秦伯的原因。

範文:

()「時利」原則,就是「隨機應變」原則。當時的時勢,是「鄭既知亡矣」,燭之武巧妙引用從前晉國忘恩負義於秦的故事,把今日「亡鄭」的危機,牽連到未來晉國將會「闕秦」的危機,如此一來,目前鄭國的存亡,就是未來秦國的存亡,這是燭之武巧用危機化為轉機的高招。

()「義貞」原則,就是「義理正確」原則,勸說時的「正確」,就是為對方考量的正確。燭之武一句「鄭既知亡矣」之後,就完全站在秦國立場打算,歸結出「亡鄭有利於晉而無益於秦」、「不亡鄭有利於秦」、「亡鄭有害於秦」的結論,分析利弊,句句動聽。

課文探究

  《左傳》往往只用三言兩語,透過簡短的對話,便讓人物具有個性與神采。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從人物對話中,分析(一)佚之狐(二)鄭伯(三)燭之武 這三個人物的心理與性格。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合計文長約200—250字。

文字方塊: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燭之武退秦師〉)

 【參考答案】

(一)佚之狐:面對國家存亡之秋,他認定唯有燭之武出馬才能解決困境,而斬釘截鐵地向鄭伯舉薦燭之武,可見其料事如神、有識人之明。

(二)鄭伯:從燭之武的推辭可知,鄭伯有棄置賢才的缺失。然國難當頭,他可以低聲下氣地引咎自責來化解對方的不滿;也可以機智地以「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來勸說,可見具有能屈能伸的胸襟與智慧。

(三)燭之武:既知鄭伯非他不可,遂故意諷刺其不知用人,以發洩長期不被重用的怨懟之情。

      然而當鄭伯以「國亡無私利」的大義懇請其為國效力時,他便立刻捐棄前嫌而「夜縋而

     出」,刻劃出愛國情操與臨危受命的膽氣。

學測模擬測驗 (非選題部分)

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分析:()鄭文公請燭之武見秦君,燭之武先推辭後應許,原因何在?請加以說明。()燭之武遊說秦君,指出亡鄭於秦有何害?不亡鄭,於秦有何利?又如何挑撥秦、晉之關係?請加以說明。()從晉文公拒絕子犯「請擊之」的要求,可以看出晉文公是個怎樣的人?請提出你的看法。答案必須標明()()(),並分列書寫。

 

一、1燭之武最先會推辭的原因,從他所說的話:「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可以看出,這是因為鄭文公過去並未重用他,如今形勢緊急才來求助於他,他心中難免會有牢騷埋怨,因而沒有即刻答應。及至鄭文公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一方面為過去的未能重用他向其道歉,另方面求其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

2燭之武在爭取到面子以後,更顧及國家的大利,終於應許鄭文公的請求。

二、1亡鄭於秦之害:「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滅鄭徒然擴張晉的領土,壯大晉的實力;於秦而言,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2不亡鄭於秦之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秦可借道於鄭,且可供應使者飲食住宿之所需。

3挑撥秦、晉之關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以晉君之忘恩負義,挑起秦晉舊怨。「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點出秦之後患及晉之貪得無饜,使秦君生畏。

三、1晉文公拒絕子犯「請擊之」的要求,其理由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既顧念秦國協助自己返國即晉君之位的恩情,又不願貿然破壞秦、晉兩國之間目前的和好關係,考慮可謂周到,故向來的評論皆以為晉文公賢明。

2孔子嘗謂「晉文公譎而不正。」(論語憲問)其說法當有所本。本文中晉文公拒絕子犯的要求,可能是顧慮自己剛返國即位不久,根基未固,故隱忍而不敢與秦國正面衝突,以免傷己元氣而有礙於霸業的建立,實際上乃懷有狡譎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