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勸學)作者課文補充資料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 關於學習的成語你會使用嗎?
(A)牛角掛書 (B)一傅眾咻 (C)末學膚受 (D)有腳書廚 (E)二三其意 (F)黃卷青燈
(G)程門立雪 (H)不識之無 (I)懸梁刺股 (J)為山九仞
成 語 |
解 釋 |
|
1.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手,淺嚐即止,僅得皮毛。 |
|
2.騎牛掛書於角上,邊走邊讀。比喻讀書勤奮。 |
|
3.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
|
4.形容人三心二意,心志不專而沒有一定的節操。 |
|
5.青熒的油燈照映著紙張泛黃的書卷。形容深夜苦讀。 |
|
6.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
|
7.形容發憤努力學習。 |
|
8.比喻尊敬師長,誠懇向學。 |
|
9.比喻功敗垂成。 |
|
10.對學問廣博、知識豐富的人的美稱。 |
◎ 小問:請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三項!說明原因?
張忠謀先生專訪「大學生該學什麼?張忠謀:有目標、有紀律、有系統的終身學習」──〈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張忠謀文中提及的11件事:1養成一個終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2「培養志願」,為自己許一個更細微的志願;3要用功學習;4學習的時候不要背書,要徹底了解;5學會「獨立思考」;6學創新;7學中文;8學英文;9學習世界;10學演講、學辯論;11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小問:
1請說明為何孟、荀兩家對人性善惡觀點迥異之原因?
2若依荀子「性惡」論發展的社會狀況會如何?你同意嗎?
3荀子認為要如何改變人性之惡?你同意嗎?
4請說明先秦諸子散文的特色?彼此有何相關連結?
5為何荀子思想會成為法家源頭之ㄧ?請說明?
6荀子思想中「化性起偽」如何說明?你同意嗎?
【題解】
◎補充注釋
1.性惡論:孟、荀兩家對人性善惡觀點迥異之原因,乃係兩家對「天」的看法不同所致。孟子以天為義理之天,故承襲「天命之謂性」的看法,認為人性中之善端(仁、義、禮、智)實乃本然受之於天,不假外力而自成,故四端猶四體也。荀子的天乃無道德意志的天,雖然荀子亦肯定性由天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但人的天性中並無道德秉賦,只有自然的需求,若依此發展必流於爭奪,故言「人性本惡」。所以荀子認為人的善性必須靠後天的學習而來,所謂「學習」,就是人為的力量,也就是「偽」。故提出隆禮、重法等觀點,且特重後天的教育功能,以達「化性起偽」之功效。
「人之性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荀子‧性惡》)(語譯:人的本性是惡的,……現今常人的本性,與生俱來就有好利之心,順著好利的本性,便會產生爭奪的現象,而辭讓會因此亡失;與生俱來便有嫉惡之心,順此本性,則產生殘賊而忠信就此亡失;天生便有耳目感官之欲、愛好聲色,順著這樣的本性,就會生出淫亂現象而且禮義文理就此亡失。那麼順從人的本性、欲望,必然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亂。)
荀子主張性惡,就上述引文可知性惡論點是從人們「爭奪」、「殘賊」、「淫亂」等許多負面行徑推斷出來的,由此,可以歸結荀子性惡的認知過程:人性(好利、嫉惡、耳目之欲)à性惡。荀子把「欲望」所導致的結果當作人性的呈現,因此才又斷定「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荀子‧禮論》)
為了消弭欲望橫流的無窮後患,荀子強調「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荀子‧性惡》)(語譯:人的本性之惡,一定要等師法教化然後才能正,得到禮儀誘導然後才能安治。)這是因為荀學以貪得無厭的欲望作為人性的本質,後天的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等「人為」,才能達到「化性起偽」的積極成效。
◎寫作背景
此文重在「勉人學習」,背後牽涉到荀子對人之「天性」的看法。荀子認為人性挾帶強大的「欲望」,為了改造「人性本惡」,只能靠後天教育來改善,而最好的途徑便是「學」。所以只有透過後天的學習,才能使人積善成德、變化氣質、成就良善,故荀子重視為學,希望藉由道德學問的修習(主要為「禮」),進而成為聖人、成就倫理社會,此文便是闡發其思想之作。
◎勸學寫作特色
1.以大量的「借喻」說明「學習的重要與方法」,代替純粹說理,使文章不流於說教式的枯燥。並藉大量的排比句,製造條理井然、說理曉暢的優點。
2.全文條理性周密,以「學不可以已」為主旨,從學習的重要,延伸到學習應有的態度與方法,最後總結學習的目的與效果;論點之後必有大量的譬喻為例,正反呼應,前後聯貫。說理方式靈活富於變化,如首段,先以論點「學不可以已」開宗明義,後舉譬喻之例,說明學習的方法為「博學、參省」,學習的對象內容為「先王之遺言」,最後反應「同聲異俗」的現象是因教育不同所致,說明「學」的重要,呼應「不可以已」之旨;次段則換一個方式說理:先從自身的經驗(我)入筆,再舉譬喻之例(人)以結出「君子成就與凡人不同在於『善假於物而學』」的論點。前後段所使用的方式不同,富於變化。
◎荀子簡介
確立先秦時代長篇散文據題論說的形式。先秦諸子散文由論語的語錄體進而為孟子的對話體,據題抒論的形式則在荀子、韓非子中確立。論、孟兩書雜有弟子的闡述紀錄,荀子一書則為本人親手著述,篇名不再取篇首之文字以成篇,確立後代論說文的最初形式。從本書可見明確的主題觀點,立意統一,論證嚴謹,環環相扣的論證手法,具強大的邏輯力量,標誌著先秦議論文進入新的階段。
◎哲理散文
春秋戰國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家學派莫不將其學術思想的精要書於文字,以期廣為流傳。最早有論語、老子等語錄體作品問世,之後以對話、論辯類型來反應哲理思想的文體亦誕生,如墨子、孟子、莊子等。其中墨子已具備議論文的雛形,孟子氣勢磅礴,部分內容來自孟子與弟子的對話,仍保有若干語錄形式,莊子則多有豐富的奇幻色彩以及機趣橫生的寓言。荀子文章不僅獨立成篇,更有確切的篇目與主旨相應,突破先秦時期撮取篇首數字以命名的沿用方式。其語言質樸,嚴謹綿密,擅長說理,為了使立論周延,同時大量運用比喻,寓議論於比喻之中,使理論具體化,以加強說理的表達效果。荀子的哲理散文,標誌著戰國時期論說文的成熟發展。
◎勸學篇在荀子書中的地位
儒家孔子重視為學,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亦言禮,顏淵稱頌孔子,有「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之言,是修禮重學為儒家所倡。荀子為戰國時期儒家巨子,提出「勸學」與「隆禮」。四庫提要稱荀子書云:「其書大旨在勸學,而其學主於修禮。」故勸學篇是荀子書中重要的一篇。不過荀子雖然繼承孔子重學修禮的主張,但由於他生在戰國末期,受當時各家學派的影響,對於為學的重要性與目的,對於禮的具體內容,均有其獨特的主張,不盡同於孔子。荀子提倡性惡說,謂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然人性雖惡,但人人均可以為善,如從事道德學問的學習、修養,積善而日進,就可以成為聖人,故荀子重視為學。
【作者】
◎認識荀子其人其書
其人 |
姓名 |
荀況。(史記稱「荀卿」,漢書、戰國策稱「孫卿」,因「荀」、「孫」音近相通之故) |
時代 |
戰國趙人,晚於孟子與莊子。 |
|
學經歷 |
1.少時曾在齊國稷下學宮遊學,而博通諸子百家。 2.後赴楚國,春申君任其為蘭陵令。 3.晚年從事著述與講學。 |
|
成就 |
1.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儒學的代表人物,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之中。 2.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
|
其書 |
作者 |
大部分為荀子所著。 |
名稱 |
1.劉向命名為孫卿新書。 2.楊倞作注,更名為荀子。 |
|
篇數 |
三十二篇,始於勸學,終於堯問。其中性惡篇、解蔽篇、天論篇、正名篇、勸學篇對於了解荀子思想內容來說是比較重要的。而賦篇也常被提及,被學者認為是中國辭賦文體的來源之一。 |
|
體裁 |
專題議論散文。 |
|
學說要旨 |
1.主「性惡」。(外向修身:約束、教化) 2.化性起偽。(「性」是不能學習而得也不能操作而得的,反之,可學可事者為「偽」。人們在後天環境的陶冶下,通過主觀的學習和修養,可以化惡性為善德,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這就是「化性起偽」) 3.法後王(周)。(「後王」的禮義法度粲然明備,可據可徵。言治道便不能不以周代作為根據,因堯舜等「先王」已無可徵之政績傳於後世) 4.尊君隆禮。(權力歸於君主,並強調必須用君權使人民「服禮」。鼓勵以禮樂制度來節制人之情欲,以克服人的惡性) |
|
價值 |
1.每篇皆有一中心思想,議論嚴謹,架構完整,開有意著作、以專著建立一家之言的先河。 2.以「論」為題,成為後世「論」這種文體的鼻祖。 3.賦篇被視為賦體之濫觴,開詠物賦的先河。 4.成相篇為後代彈詞一類俗文學之祖。 |
|
重要注本 |
唐代楊倞荀子注、清代王先謙荀子集解,近人所作有梁啟雄荀子簡釋。 |
◎荀子的天道論主張
自然的天、客觀的天。荀子不認為天有意志,所以人需盡自己人事,「明天人之分」,進而「治天命而用之」,強調人定勝天之理。其反對孔孟的「義理之天」,即「人格化的天」。
【課文與注釋】
第一段:正面總論學習的重要性。
◎段析:
第一層次:先由「學不可以已」立說,開門見山呼應題目。
第二層次:以四個譬喻強調「學習可使成就超過本性」。(學習可以改造人性,變化氣質)
第三層次: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課文補注
- 取之「於」藍:( )
- 而青「於」藍:( )
- 輮使之「然」也:如此。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就。【104指考】
- 「教」使之然也:後天教育。
- 教使之「然」也:如此。
注釋補注
7磨刀石:細的磨刀石則為「砥」。
8日參省乎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1干:依部頒一字多音審訂表,「干」音ㄍㄢ。此處乃為小國名,本作「邗」,故音ㄏㄢˊ。
修辭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譬喻( 喻)。
-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譬喻( 喻)。
-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譬喻( 喻)。
- 「金」就礪則利:借代,指刀劍。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引用(暗用)。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譬喻( 喻)、排比。
文意
- 君子曰:假託君子之言,以為發端。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以青和冰為喻,說明「學則才過其本性」(喻體)的道理。
-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意謂「後天的學習,可以移化本性」(喻體)。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著重於「不聞先王之遺言」,強調「學」的重要。
- 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後天教育有移風易俗的作用。
第二段:正面論證學習的必要,主要在說明「借外物學習重於終日思考」的道理。
◎段析:
第一層次:說明「學重於思」。
第二層次:舉四例來強調「學習要善假外物」。以「 」、「 」、「 」、「 」為例,說明君子善借助外物(即學)以成就人格與道德。楊倞注「皆以喻修身在假於學」。
課文補注
- 臂非「加」長也:更。
- 而「見者遠」:( )
- 而「致」千里:( )
修辭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類疊。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類疊、譬喻( 喻)。
-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類疊、譬喻( 喻)。
- 非能「水」也:轉品(名→動)。
文意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此句可與論語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互為闡釋,說明「學則有功」的道理。強調「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強調君子善於利用所學,因而超越天生的限制。
第三段:學習方法論(夾敘夾議)――強調學習需慎選環境。
◎段析:
第一層次(舉例):蒙鳩之巢繫之葦苕( 例)、射干生於高山之上( 例)、蓬生麻中( 例)、白沙在涅( 例)、蘭槐之根漸於滫( 例)。
第二層次(說明):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課文補注
- 「君子」不近:居官在位。
-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
注釋補注
23射:「射」當作專有名詞,讀ㄧㄝˋ,如官名「左僕射」。【102指考】
27漸:依部頒一字多音審訂表,「漸」音ㄐㄧㄢˋ。此處乃浸、染之意,故音ㄐㄧㄢ。
修辭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譬喻( 喻)、映襯。
-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映襯(反襯)。
-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互文(不論居官在位或平民都不願接近佩戴)。
- 庶人不「服」:轉品(名→動)。
文意
- 其漸之滫:意謂受到不好習氣的影響。
-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總結上述事例,再次強調選擇學習環境的重要。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一句,旨在強調學習環境的重要,可與論語「里仁為美」和孟子「一傅眾咻」及「孟母三遷」等故事,相互闡發「慎擇學習環境」的重要。
◆漸
形 |
音 |
義 |
例 |
漸 |
|
|
其漸之滫。 |
|
東漸于海。 |
||
|
西風東漸。 |
||
ㄐㄧㄢˋ |
|
防微杜漸。 |
|
逐漸、慢慢的,副詞。 |
循序漸進。 |
第四段:學習方法論(夾敘夾議)――學習的方向要正確。本身要謹言慎行,重在「慎」字。
◎段析:
本段以整齊的句型,生活化的事例,鋪寫成文。
第一層次:說明榮辱自取、咎由自取的道理(因此要謹慎所學)。
1.說明: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2.舉例: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
第二層次:再說明物以類聚的道理(更要謹慎學習)。
1.舉例:施薪若一、平地若一、草木疇生、質的張、林木茂、樹成蔭、醯酸。
2.說明:君子慎其所立乎。
課文補注
- 忘身:忘記( )。
- 施薪「若一」:同樣。
- 故言「有」召禍也:有時。
- 「行」有招辱也:不當之言行。
注釋補注
33強自取柱柔自取束:另有一說:鍾泰曰:「柱,即拄,強者可取以拄物,如竹木是也。柔者可取以束物,如皮韋是也。而自竹木與皮韋言之,皆所自取也。」
修辭
-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譬喻(略喻)、對偶(單句對)。
-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映襯(對襯)。
-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排比。
-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義複詞(指「矢」,「弓」無義)。
-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義複詞。
文意
-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二句皆有因果關係。
-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呼應「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意謂物以性近,事以類從。說明相關物類之間的相互感應。
-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即物類之起,必有所始。【103指考】
-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君子深知物以類聚之理,所以更加謹言慎行。
2.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意謂事出有因,禍福自取,所以人們在求學修德時都要謹慎。「榮辱之來,必象其德」義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第五段:學習的態度論──為學應持之以恆、精誠專一。
◎段析:
本段以整練的句子,引譬事理,專一有恆乃學有所得之不二法門。
第一層次:強調學習應持之以恆,不斷積累。(重在「積」字)
舉例:
1.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 例)。
2.積蹞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 例)。
3.騏驥( 例)、駑馬( 例)。
4.鍥而舍之( 例)、鍥而不舍( 例)。
第二層次: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
舉例:
1.蚯蚓( 例)。
2.螃蟹( 例)。
3.行衢道、事兩君( 例)。
4.目不能兩視、耳不能兩聽( 例)。
5.螣蛇( 例)、梧鼠( 例)。
6.詩經所舉尸鳩鳥之例( 例)。
結論:君子學習時應專精於一。
課文補注
- 功在不「舍」:同「 」,放棄。
- 用心「一」也:( )
- 用心「躁」也:浮躁不專一。
- 「目」不能兩視而明:眼睛。【99指考】
- 目不能兩視而「明」:看得清楚。
- 耳不能兩聽而「聰」:聽得清楚。
- 淑人:( )人。
- 其儀「一」兮:專一。
- 心如「結」兮:如繩結一樣( )。【96指考】
- 故君子「結」於一也:集結,指心神專注集中。
注釋補注
51螣蛇:另有一說:傳說中的一種龍,能興雲霧而遊於其中。爾雅釋魚:「螣,螣蛇。」郭璞注:「龍類也,能興雲霧而游其中。」
52梧鼠五技而窮:楊倞注:「梧鼠當為鼫鼠,蓋本誤為鼯字,傳寫誤為梧耳。」
修辭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譬喻( 喻)、排比。
- 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譬喻( 喻)。
-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譬喻( 喻)、映襯。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譬喻( 喻)、映襯。
-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映襯、轉化(擬人)。
-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對偶(單句對)。
-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類疊、錯綜( )。
-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映襯。
-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引用(明引)。
-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頂針。
文意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強調學問必積漸有成。
- 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強調「真積力久則入」的真功夫,不累積無法有成就。
-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意謂為學之道在「積」,「積學」則貴於有恆,勤能補拙。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謂貴有恆。【92指考】
-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用螾、蟹一正一反為例,說明學貴專一,切不可躁進。
-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唯精誠專一者,能有所成。
-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徘徊歧路者,不能到達目的地。
-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說明一心不能二用。
-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以正反例說明學貴專精,多歧亡羊之事理。「螣蛇無足而飛」表專精一技,「梧鼠五技而窮」表不能專精一技,多亦無用。
◆鍥、契、禊、挈
形 |
音 |
義 |
例 |
鍥 |
|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鐮刀。 |
鍥,鎌也。(說文) |
||
契 |
|
志趣相投的朋友。 |
1.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陶淵明桃花源詩) 2.松筠自古多年契,風月懷賢此夜心。(武元衡至櫟陽崇道寺聞十少府趨侍詩) |
禊 |
|
古代一種驅除不祥的祭祀,於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 |
1.春禊、秋禊。 2.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
挈 |
|
|
提綱挈領。 |
第六段:說明積學的效益――勉人為學需累積善性,則聲聞自遠。
◎段析:
第一層次(舉例):
1.瓠巴鼓瑟、伯牙鼓琴。
2.玉在山、淵生珠。
第二層次(說明):強調為學必須累積善性。
課文補注
- 流魚:一作「沉魚」。
- 玉在山而草木「潤」:細膩光滑,此指草木青翠。
注釋補注
55伯牙鼓琴:當伯牙彈琴而志在泰山時,鍾子期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時,鍾子期道:「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水。」後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知己,也比喻高妙的音樂。
修辭
-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誇飾。
- 昔者瓠巴「鼓」瑟:轉品(名→動)。
- 伯牙「鼓」琴:轉品(名→動)。
- 而六馬仰「秣」:轉品(名→動)。
-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設問( 問)。
文意
-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極言音樂感人之深。意謂學能專精且積善,必能感動他人。
-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意謂為學若有所成,必為人知,必有所用。
-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意謂積善成德者,聲聞自彰,君子之德可以潤澤群類。
-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意謂積善成德者,聲聞自遠。
第七段:闡述為學的內容和目的。
◎段析:
此段先談學習的方法,再談學習的目的,依序記之。學生常常自問:「讀書是為了什麼?」荀子於此段中恰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課文補注
- 學「惡」乎始:同「 」。
- 故學「數」有終:方法。
- 樂之中和:指樂書的平和精神。
- 詩、書之「博」也:淵博的知識。
- 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全。
注釋補注
59數:另有一說:順序,指為學的順序。
62義:荀子分讀書人為士、君子、聖人三等,為學的意義在以修身為士、為初階,完成個人道德人格為聖人、為終極。
修辭
-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設問( 問)。
-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映襯。
文意
- 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說明學習的方法進程和意義目的。
-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呼應「學不可以已」。
-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荀子認定「學習」是人異於禽獸的最大區別。
- 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以下為荀子詳細闡述五經的內容和特質,其中荀子於典籍中最推崇「禮」。
◆數【103指考】
形 |
音 |
義 |
例 |
數 |
ㄕㄨˋ |
通「 」,方法。 |
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
技藝、技術。 |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孟子告子上) |
||
|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
||
ㄕㄨˇ |
|
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
|
1.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司馬光訓儉示康) 2.范增數目項王。(史記鴻門宴) |
|
|
|
數罟不入洿池。(孟子梁惠王上) |
【課文問與答】(題指搭配題解,一指搭配課文第一段,綜指跨段落)
段落 |
題目 |
參考答案 |
題 |
1.「勸學」一詞具有何義?全文旨意為何? |
|
一 |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借喻之義為何? |
|
一 |
3.試分析「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的修辭方式。 |
|
二 |
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在前後文中有何作用?與論語中何句有相同的旨趣? |
|
二 |
5.荀子舉哪些例子來說明君子應「假物而學」? |
|
三 |
6.本文用了哪些正反例說明環境對學習的影響? |
|
三 |
7.「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比喻何種道理? |
|
四 |
8.本文第四段中有哪些因果句?說明何種道理? |
|
綜 |
9.本文哪些句子在說明「積善、積學」的重要? |
|
綜 |
10.本文哪些句子在強調「有恆」態度的重要? |
|
綜 |
11.本文哪些句子在強調「專一」態度的重要? |
|
七 |
12.根據本文,荀子主張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目的」為何? |
|
◎ 非選擇題
1.下列文句「 」中的語詞分屬度(計長短)、量(計面積、體積)、衡(計輕重)的哪一種?請填入:
(1)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
(2)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
(3)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 )
(4)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
(5)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