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項脊軒志

◎古文今讀

  項脊軒志──理解情感,方能擁有生活

請同學思考,你每天最開心的時刻,是考了一個好成績,發考卷的那一刻;還是放學時,在夕陽晚風中,和同學閒聊笑鬧的那一刻。而十年後、二十年後,你會記得的是那張考卷上的題目和分數,還是那個曾經和你一起走過青春歲月的朋友?

我們在學校裡接受教育,除了滿足人類自我成長的天性,無非是為了一個現實的目的:在未來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要擁有幸福,大家直覺認為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良好的社會地位;然後遇到心靈契合的「另一半」,「叮咚」,幸福就來敲門啦!

這事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困難重重,學校裡所傳授的知識技能,充其量只能養成一個專業的人(例如電影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裡的男主角),距離真正的幸福人生,還有很長的距離。因為決定幸福與否的,是對感情的理解和生活的態度。

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為何悲喜,才能洞察與體諒旁人的心情冷暖,也才能適時給自己或他人遞上一杯熱茶或冰酒,這個「適時」的關懷,就是幸福的基礎。進一步來說,生活除了溫飽便捷這些物質層面,如何創造安頓情緒、滿足恬適的當下,就是所謂的「生活品質」。

在我們的教育中,鮮少觸及「感情教育」和「生活品質教育」。項脊軒志正是這兩種教育的優良示範。

如何將一間破陋的房子,改裝成恬適的居所?光影、植物、鳥雀與書籍,帶給作者的是明亮、清新、悠閒與知識上的種種喜悅;而這個小小的生活品質上的改善,讓作者有了自己的空間,這個「空間」,同時也是心靈上的:他在其中回味了家族的興衰、祖母的期許與母親的回憶;也歷經了自我成長,和得到幸福又失去幸福的況味。會因為回憶而流淚的人,會把一棵樹來永遠懷念逝者的人,是懂得生命渺小而感情深重的人,他讓自己謙卑地回到一個「人」的立場上來衡量世界,重新審視事物的價值。

這一課非常困難,因為現代人心已被磨成厚繭,感情多被壓抑、生活得過且過。現代文明傲慢地將「情感」視為脆弱、幼稚、失敗與無利可圖的象徵,因此人際之間冷漠而疏離成為常態。但我們不妨透過這一課來思考,我們上一次真情地哭泣是所為何人?上一次真心地歡笑是所為何事?而我們為何不再有這份「真」了?

西方名言說:A house is not a Home.

缺少真心真愛的房子只是空殼。我們要用這一課剝開心的厚繭,放下知識系統的冰冷高傲,虛心地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真情,進而完成幸福的生活。

人在世間,乃是「詩意的棲居」,詩意並不是來自詩,而是來自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對感情的認識──項脊軒志補足了當前教育最缺乏的部分。

1決定幸福與否的,是對感情的理解和生活的態度你如何解讀這句話

2何謂「感情教育」和「生活品質教育」

3A house is not a Home是什麼意思

 

◎題解

1義辨:

1.                  。例:項脊軒。

2.                  。例:紅顏棄軒冕。(李白贈孟浩然)

3.                  。例:開軒面場圃。(孟浩然過故人莊)

4.       車前高起的部分。例:不分軒輊。(車子前低後高稱「輊」)

5.       高。例:氣宇軒昂、軒然大波。

 

◎作者

u歸有光文學成就

1. 明代唐宋派的領袖

明代散文風格屢變,明初三大家,作品反映時代精神、抨擊時政,文章雄麗,有開國氣象。永樂至成化年間,社會安定,文壇多為歌功頌德、雍容典麗的應酬詩文,號稱「臺閣體」。明代中期,出現「前、後七子」的復古運動,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模擬字句、講究聲律,使文學走上只重形式、模擬剽竊的歪風。

明代嘉靖初年至萬曆年間,王慎中、茅坤、唐順之等人起而反對,提倡唐、宋古文,力矯擬古流弊,被稱為「唐宋派」,歸有光為其領袖。

2. 古文取法唐宋八大家,情意真切

歸有光的文學淵源,遠則取法六經、史記,近則學習唐宋八大家,尤其景仰韓愈、歐陽脩等人。他的古文取材於家庭瑣事,描述親人故舊的生死聚散,字裡行間散發出歡樂和傷懷的情緒,寥寥數語,情真意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整體而言,歸有光的古文具有下列幾項特點:

(1)即事抒情,真切感人:例如項脊軒志以百年老屋的興廢為主線,穿插作者對祖母、母親與妻子的回憶與懷念,饒富人情味。

(2)注重細節描繪,人物形象生動:例如寒花葬志一文,作者描繪婢女削荸薺時,「持去,不與」作者的調皮動作,以及她吃飯時「目眶冉冉動」的神態,寥寥數筆,天真無邪的形象即躍然紙上。

(3)篇幅短小,言簡意賅:例如項脊軒志、先妣事略,僅六百餘字而已,寒花葬志更為簡短,僅一百一十二字,文雖簡短,人物的神情,卻十分鮮明生動。

3. 影響清代桐城派

桐城派主張「義法」,即源自歸有光。姚鼐所編輯的古文辭類纂,在元明兩代中只收錄了歸有光的文章。桐城派如此推崇歸有光,其原因推斷有二:

(1)清代文網嚴密,許多文人都因批評朝廷的嫌疑,而遭受文字獄的迫害。歸有光的文章,取材於瑣事,甚少涉及軍政,因此沒有觸犯忌諱、忤逆權貴的顧慮。

(2)明代前、後七子和公安、竟陵的文學主張,都有偏執。歸有光為文既通於古,又適於今,有承襲,又有創新,因此格外受到桐城派人士的激賞。

姚鼐:清安徽省桐城縣人,主張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樹立了桐城派古文的宗風。編有古文辭類纂。

 

u明代散文發展

流派名稱

代表作家

文學主張、文章風格

明初三大家

宋濂

文章雍容大度,以傳記最為出色。

劉基

散文以寓言最出色,有寓言集郁離子。

方孝孺

文章主題鮮明,風格雄渾,常以物喻理。

臺閣體

楊士奇、楊榮、楊溥

多歌功頌德,應制酬答之作,文章雍容和平,實則空泛平庸。

秦漢派(擬古派)

前七子:李夢陽等

反對臺閣體的庸俗膚淺,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模擬形式為主,最後走上盲目尊古的道路。

唐宋派

歸有光、王慎中、

唐順之、茅坤

反對「文必秦漢」,矯正前後七子擬古之弊。為文尊史記,提倡唐宋八大家之文,但不一味仿古,主張作文應抒發自己真摯情感。

秦漢派(擬古派)

後七子:李攀龍等

發揚「前七子」的主張,與前七子皆為擬古派。

公安派

袁宗道、袁宏道、

袁中道

反對擬古,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並重視小說戲曲的文學價值。

竟陵派

鍾惺、譚元春

文學主張與公安派略同,用怪字、押險韻,形成了幽深孤峭的風格。

※晚明張岱為文,兼「公安」、「竟陵」之長,集小品文之大成。

 

 

 

◎活化提問

段落/題目層次

題目

參考答案

題解P.28

訊息檢索

Q1歸有光為何將書房取名為「項脊軒」?

 

題解P.28

訊息檢索

詮釋推論

Q2本課名為「項脊軒志」,請嘗試從這四個字預測全文焦點。

 

重要概念

題目意涵

項脊

名稱

 

 

 

空間

 

文體

 

 

作者P.29

訊息檢索

Q3請說明歸有光的文學主張?為何會提出這樣的文學主張呢?

 

第一段 P.30

深層推論

Q4關於植栽──種植蘭桂竹木是否有特殊的意涵?

 

第二段 P.32

訊息檢索

Q5本文描繪哪些分家前後的現象,以抒發家族衰敗的沉痛與感慨?(問題與討論一)

 

第二段 P.33

訊息檢索

深層推論

Q6文中祖母說了哪三段話?這三段話分別表達出何種心情?(閱讀檢測)

 

第四段 P.35

深層推論

Q7作者提及蜀清、諸葛亮的事蹟,有何用意?(閱讀檢測)

 

綜合 P.36

統整歸納

Q8作者在項脊軒的生活,有哪些事可喜?哪些事可悲?(閱讀檢測1

事件

可喜之事

可悲之事

 

 

 

 

 

 

 

 

 

 

 

 

 

綜合 P.36

比較異同

Q9作者追憶母親、祖母、妻子,寫法有哪些不同?(閱讀檢測2

 

綜合 P.36

比較異同

Q10作者描述母親、祖母、妻子時,透過什麼象徵物來表現情感?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人物

象徵物

(著重特性)

情感表現

原因

母親

 

 

 

 

 

祖母

 

 

 

 

 

妻子

 

 

 

 

 

 

綜合 P.37

延伸思考

Q11作者以蜀清和諸葛亮自比,期許自己能發揮才能、實現理想。請問在現代,你最想向誰取經,以提升能力,實現抱負?為什麼?請具體說明原因。(問題與討論二)

 

綜合 P.37

延伸思考

Q12作者改造空書房,除了記錄人事變化,也寫出自己的期許。你認為生活空間的改變,會對個人造成什麼影響?請以家中空間或學校空間的改變為例,加以說明。(問題與討論三)

 

◎課文、注釋

u修辭

第一段

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誇飾

三五之夜:(                        )

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視覺摹寫

第二段

東犬西吠:(                  )

某所,而母立於茲:(        )示現

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示現

余自「束髮」讀書軒中:借代(成童)

第四段

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        )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

第六段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轉品(           

u課文補注

第一段

又「北向」,不能得日:向北,坐    朝    

第二段

•吾從板外「相」為應答:置於動詞之上,具指示兼稱代人或事物的作用

•令人長號不自「禁」:忍受

◆表「你」之字

1.       爾。例:點,爾何如?(論語先進)

2.       而。例:而母立於茲。

3.       汝。例:汝姊在吾懷、他日汝當用之。

4.       女。例: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論語衛靈公)

5.       若。例:久不見若影。

6.       乃。例:家祭毋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三段

•「殆」有神護者:(           )語氣

第四段

利「甲」天下:稱冠,動詞

•「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

•「方」揚眉瞬目:正、適

「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

第五段

吾妻來歸:歸有光三任妻子,分別是魏氏、王氏、費氏,此處指的是元配魏氏

第六段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u注釋補注

7字辨:

1. 葺,音ㄑㄧˋ。例:修葺、補葺。

2. 緝,音      。例:通緝、緝凶、緝捕。

3. 楫,音      。例:舟楫。

4. 輯,音ㄐㄧˊ。例:編輯、邏輯、剪輯。

5. 茸,音        。例:毛茸茸、鹿茸。

14字辨:

1. 偃,音        ,低頭、 仆倒。例:偃仰嘯歌、風行草偃。

2. 揠,音        ,拔起。例:揠苗助長。

3. 堰,音        ,堵塞。例:堰塞湖。

19詞辨──珊珊:

1. 舒緩優美的樣子。例:

(1)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2)一更向盡,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樹,低首哀吟。(蒲松齡聊齋誌異連瑣)

2. 玉佩聲。例:玉佩丁東響珊珊。(白樸梧桐雨第二折)

3. 晶瑩的樣子。例:情脈脈,淚珊珊,梅花音信隔關山。(張孝祥鷓鴣天)

※姍姍:形容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態。例:姍姍來遲。

22異爨:爨,說文解字:「齊謂炊爨。 像持甑, 為竈口, 推林內火(林,柴也。內,同「納」)。」會意字。。古人為方便記憶,有一口訣。

爨:「興字頭,學字腰,樹林底下大火燒。」釁:「興字頭,學字腰,酉字底下八把刀。」ㄒ|ㄣˋ可提醒學生像「興」字頭,有細微不同。

45象笏:又稱朝笏或手板,古代大臣朝見君王時,所執的狹長形板子,用以記錄君王的旨意,亦可書寫向君王稟報的內容。身分地位不同,笏的材質亦不相同。明代規定五品以上者方可執象笏。清代官員不論大小,一律不執笏。文天祥正氣歌云:「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寫唐代忠臣段秀實因不滿藩鎮朱泚的跋扈,當朝以象笏擊破朱泚頭顱的故事。

50字辨:

1. 迨,音ㄉㄞˋ,        。例:迨諸父異爨。

2. 殆,音ㄉㄞˋ,        。例:殆有神護。

3. 怠,音ㄉㄞˋ:

(1)鬆懈、懶惰。例:怠惰。

(2)輕慢。例:怠慢。

4. 紿,音ㄉㄞˋ,        。例:欺紿。

5. 貽,音              。例:作師說以貽之。

51蜀清守丹穴:史記貨殖列傳:「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ㄗˇ(不訾:數量很大,無法估計)。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 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語譯:巴蜀有一個寡婦名叫清,她的先人得到朱砂礦穴,擁有朱砂之利有好幾世,家財多得不可計量。而巴寡婦清能守住家業,用財自衛,不讓外人侵犯她家。秦始皇認為她很貞烈,而以賓客之禮待之,並為她築了女懷清臺。)

史記貨殖列傳:貨指財富,殖是增長,貨殖列傳是專門記敘從事「貨殖」活動的傑出人物的類傳,也是反映司馬遷經濟思想的重要篇章,全文提及春秋末期至秦、漢以來的大貨殖家如范蠡、子貢、白圭、猗頓、寡婦清、任氏等。

54詞辨──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例:余區區處敗屋中。

2. 方寸、心。引申為真情愛戀。例:

(1)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2)何以致區區?耳中明月珠。(玉臺新詠繁欽定情詩)

(3)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3. 愚拙。例: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玉臺新詠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56埳井之蛙:語出莊子秋水:「您難道沒有聽說過淺井青蛙的故事嗎?井蛙對東海的鱉說:『我真快樂啊!我在井欄上面跳來跳去,累了就在井壁的磚縫裡休息。跳入水中,水就托著我的雙脅和下巴,蹲在泥裡,泥土就淹了我的腳背,回頭看看那些孑孓、蝌蚪,都不如我啊!況且我獨占一坑之水,獨享一井之樂,真是快活極了,你何不進來看一看呢?』東海裡的鱉左腳還沒進去,右膝已經被絆住了。於是遲疑著退了回去,對井蛙講起了大海:『千里之遙遠,也形容不了它的廣大;千仞之高度,也形容不了它的深度。夏禹時十年九次水災,而海水並未增加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次乾旱,而海水並未減少多少。生活在如此無邊無際的大海裡,才是最快樂的啊!』聽到這些話,淺井的青蛙驚恐羞愧,覺得自己渺小而茫然若有所失。」

57音辨:

1. 音ㄍㄨㄟ:

(1)古時女子        。例:吾妻來歸。

(2)             。例:吾妻歸寧。

(3)             。例: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4)              。例: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2. 音ㄎㄨㄟˋ,           。例: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論語微子)

 

 

59禮俗用語:

1. 文定──訂婚。

2. 于歸──女子出嫁。

3. 合巹ㄐㄧㄣˇ──指夫妻喝交杯酒,後用以指結婚。

u課文中的「時間副詞」

課文

詞義

日過午「已」昏

已經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

起初/已而、不久

「比」去,以手闔門

及、等到

「頃之」,持一象笏至

不久、一會兒

軒東「故」嘗為廚

以前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經過一段時間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

已經/遲、晚/時常

 

◎語文常識

一、形音義辨析

1. 字辨嫗、媼、傴、謳(配合P.3228

 

婦女的通稱。

老嫗。

 

老婦。

老媼。

 

駝背、背脊彎曲。

傴僂。

 

古時齊地所唱之歌。

齊歌曰謳,吳歌曰歈。(古樂志)

歌唱。

河西善謳。(孟子告子下)

二、古人表數的方法──析數

語文表達時,利用數學上加、減、乘、除,將某一數量析成若干可以相加減或相乘除的小數量,來描述事情的修辭方式,稱為析數。

類別

舉例與說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十五歲

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吳泳滿江紅)→六十七歲

1.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農曆十五日

2.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禮記禮運)十五天

3.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之一)每月或當月的十五日

4.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陶淵明責子)十六歲

5.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十五日,二十日

6. 五五之喪指守二十五個月喪期,意即三年之喪

7. 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水滸傳第七十二回)「六六」指三十六天罡星,「八九」指七十二地煞星,合起來是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

1. 蓋予之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十分之一

2. 什一以自奉。(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十分之一

3. 二一添作五原本是珠算的口訣,即一除二為零點五,引申為平分之意思

4. 吾得十八九矣,然須道兄見之。(杜光庭虬髯客傳)十分之八、九

三、年齡的代稱

年齡

代稱

一歲

周晬ㄗㄨㄟˋ。

十三歲

荳蔻年華(女子十三、十四歲)。

十五歲

志學之年、束髮、成童、及笄ㄐㄧ之年。

十六歲

二八年華、破瓜之年(「瓜」字在隸書及南北朝魏碑體中可拆成兩個八字)、碧玉年華。

二十歲

弱冠。

二十四歲

花信年華(指女子。由小寒至穀雨,共四個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有一花的風信。花信:開花時期)。

三十歲

而立之年、壯歲之年。

四十歲

不惑之年、強仕之年。

五十歲

知命之年、艾服之年、艾老、半百。

六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

七十歲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

老年時期

1. 傴僂:駝背,指老年人。

2. 耆ㄑㄧˊ老、耆艾:老年人。

3. 二毛(老年人鬚變花白,呈黑白兩色)。

4. 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之年:八十、九十歲稱耄,七十、八十歲稱耋。

5. 鮐背之年:九十歲。鮐背,謂老人背上生斑如鮐魚之紋,為高壽之徵。

6. 期頤之年:一百歲。

四、文士書齋命名

    歷代文人常將精神依歸、自我期許,傾注在書齋名稱中。

文士

朝代

書齋名

取意所在

劉禹錫

陋室

書齋簡陋,兼言己見仍有未足,表達自己安貧樂道、堅守節操的情懷。

辛棄疾

南宋

稼軒

辛棄疾的書房旁邊是大片農田,乃以臨莊稼之自然景致「稼軒」為齋號。

蒲松齡

聊齋

「聊齋」意指「閒談雜議」之處,欲以閒談排遣寂寞,讀書寫書聊以自娛。

紀曉嵐

閱微草堂

告誡自己也告訴他人,要小中見大,閱微而知著。

劉鶚

抱殘守缺齋

劉鶚喜愛甲骨文,嗜古成痴,這些千年古董,難免殘缺不全,但他視若珍寶,因此,他的書齋名表達了甘心一輩子與這些殘缺不全的文物為伴的志向。

梁啟超

清末民初

飲冰室

取意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藉以形容自己內心憂愁焦慮。

林語堂

民國

有不為齋

林語堂自言直接引起這個齋名,是因為康有為,但在另一方面一定有「有不為」,所以,生活態度堅持「有為」,但往往也有「不為」事,遂取「有不 為齋」作齋號。

梁實秋

民國

雅舍

  1. 雅致可愛的書屋。
  2. 實為陋室,希望「雅舍」是與眾不同、具獨特個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