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燭之武退秦師)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現今小七市場最大,小全第二,小O第三。

O創建市場時曾得罪小七的老闆,所以小七與小全秘密聯合想打掉小O,並承諾小全將小O的市場給小全,請問

1 你是小O聽到這消息時會如何因應?

2 你是小全會同意這個合作案嗎?說說理由。

 

    奧美廣告商曾以「Words kill wars.」的廣告內容,傳達「溝通能消弭戰爭」的涵意。現今世界各地仍戰爭頻仍,請問對於戰爭與溝通你有何看法?

【題解】

◎寫作背景

  春秋時代,諸侯以力相征,東邊的齊國、南方的楚國、西方的晉、秦,競為盟主。鄭國地處各大國之間,處境危殆。晉文公重耳尚為公子時,因驪姬之亂被迫流亡,途經鄭國時,鄭文公未能以禮相待;加上魯僖公二十八年,晉楚城濮之戰前,鄭文公又派兵幫助楚國。於是晉文公在城濮戰勝後兩年,便以霸主的身分,聯合秦國攻打鄭國。在兩大國的圍攻下,鄭國真是危如累卵。燭之武洞燭秦、晉兩國的矛盾所在,於是拉攏次要敵人,說之以「利害」,並挑撥秦、晉間的舊恨,終於轉危為安。

1.重耳流亡

小問:請對申生的決定說說你的看法!

 

(1)起因:驪姬之亂

  晉國是春秋時代北方的大國,晉獻公共有八子,其中又以太子申生與公子重耳、夷吾三人最受寵愛。晉獻公滅驪戎後,娶回一位叫驪姬的美女,生下了奚齊,驪姬一心想讓奚齊立為太子,便千方百計欲使獻公廢太子申生而改立奚齊。首先,驪姬先使諸公子居守各地,與獻公日益疏離,從而乘機讒害他們,例如驪姬趁獻公外出打獵時,讓太子申生去祭拜生母,祭祀完後,把祭祀的福肉獻給獻公,驪姬便趁機放進毒藥,獻公回朝之後,正待享用祭肉,驪姬故意說:「遠來的酒肉可能有毒,先試一試較好。」於是以酒灑地,只見地上隆起一堆土;以肉餵狗,狗卻暴斃;賜諸宮中廝役,亦即刻斃命;晉獻公因而大怒。面對驪姬的陰謀,申生先是倉皇逃回封地,有人勸申生將實情告訴獻公,但申生考慮父親年事已高,失去驪姬將「寢不安,食不甘」,最終只好選擇自殺一途。

  申生自殺後,重耳、夷吾來朝見國君。有人告訴驪姬說:「這兩位公子恨妳誣陷害死太子。」因此,驪姬又向獻公造謠說:「申生把毒藥放到福肉中,兩位公子事先都知道。」重耳、夷吾聽到謠言,便害怕地逃亡國外,展開流亡的生活。

(2)流亡過程

小問:兄弟相殘,屢見不鮮,你認為可避免嗎?

 

  流亡在外的重耳最先投奔的是狄國。四年之後,晉獻公去世,十一歲的奚齊繼位為君,兩個月後,大臣里克發動政變,先後殺了奚齊、驪姬,並派人迎接重耳,重耳深知國內局勢混亂,便婉拒了里克;里克又派人去迎接夷吾,夷吾把晉國河西的土地割給秦國作為條件,請秦國派兵護送他回國。秦穆公於是派兵護送夷吾回國,即是晉惠公。惠公害怕重耳返國與己爭奪君位,便派人至狄國刺殺重耳,重耳遂避禍於齊。

  抵齊之後,齊桓公以厚禮接待,並將女兒嫁給重耳。居齊五年,重耳愛戀夫人,無意離開齊國,夫人便與狐偃等人商量,將重耳灌醉,以馬車載出齊國。離開齊國後,經過曹國,曹共公不以禮相待,還想趁重耳沐浴時,偷窺其密排相連的肋骨。曹國大夫釐負羈進諫應禮遇重耳,共公不聽。至鄭,鄭文公不以禮相待,叔詹諫之:「重耳賢,且又同姓,窮而過君,不可無禮。」鄭文公以「諸侯亡公子過者多矣,安能盡禮之」為由,不聽叔詹的勸諫,對重耳一行人極為怠慢,此即本課所謂「以其無禮於晉」。

  後來,重耳流亡至秦國,秦穆公以同宗五位女子嫁給重耳,並設盛宴款待。惠公十四年(西元前六三七),晉惠公去世,子懷公繼立,不得人心,晉國大臣紛紛要求迎重耳回國,秦穆公便派軍隊護送重耳歸國,即位為晉文公,此時重耳已六十二歲,共計流亡在外十九年。

2.城濮之戰

小問:為何有「退避三舍」的成語?今日的用法又有何不同?

 

  晉文公返國登基後,執政清明,整軍經武,高舉「尊王」旗幟,一時聲勢大增,漸有諸侯霸主之姿。宋國在泓水之戰中被楚國打敗,不甘心對楚屈服,眼見晉國勢力日強,因此投靠晉國。楚國容不得宋國依附晉國,於是在魯僖公二十七年(西元前六三三)冬天,楚成王便以宋國親附晉國為由,聯合鄭、陳、蔡、許等附庸國的軍隊圍攻宋國,宋國派人向晉國求援,晉國大夫先軫認為這是「報施救患,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主張出兵援助宋國,且提出讓宋國送重禮賄賂齊、秦的建議,使齊、秦二國也加入宋、楚戰局,促使齊、秦、晉結成聯盟。

  於是,雙方戰爭一觸即發,晉方有晉、齊、秦三大國和宋軍,楚方則有楚、鄭、陳、蔡、許五國軍隊,僖公二十八年四月雙方人馬在城濮擺開陣勢。而晉軍也實踐晉文公在楚避難時的諾言:如果兩國交戰,晉軍先退讓三舍。楚軍因此產生盲目輕敵的心理,楚軍主帥子玉更誇下「今日必無晉矣」的狂語;晉軍則以設伏、夾擊、馬披虎皮、飛沙詐逃等奇計與之對戰,終使楚軍大敗,子玉戰敗自殺,從此楚國不敢再有北上的意圖。

  城濮之戰前,鄭文公因曾無禮對待流亡在外的重耳,故背棄晉國投靠楚國,並力勸楚成王對晉國出兵,楚國聯軍大敗後,鄭文公深感不安,便派人向晉國請罪求和,此即本課所謂「且貳於楚」的事由。五月,晉文公即在鄭國的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召集諸侯會盟,受周襄王策命為侯伯(諸侯之長),此即「踐土之盟」。從此晉文公的霸主地位正式確立。

3.秦晉圍鄭

  城濮之戰後,秦穆公不滿晉文公獨攬勝利的果實,兩人間出現心結。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對鄭文公先前的無禮之舉耿耿於懷,對鄭國「背晉親楚」亦是懷怨在心,因此便聯合秦國圍攻鄭國,秦穆公亦答應所請。秦、晉圍鄭中,秦穆公聽聞燭之武說辭後,即陣前倒戈,留下杞子、逢孫、楊孫三人協防鄭國,晉文公以不能恩將仇報、亦不能失去盟國等理由退兵。表面上,秦、晉兩國間雖未決裂,但彼此的裂痕已出現,為日後的「殽之戰」埋下伏筆。

4.秦晉殽之戰──「燭之武退秦師」的延續

小問:簡述秦晉關係從晉獻公至晉文公所建立的「秦晉之好」關係宣告結束的演變!你體會了什麼道理?說說看!

 

  燭之武智退秦師後,暫時解除了鄭國的威脅,然事件仍有後續發展。僖公三十二年,晉文公死。冬天,留在鄭國協防的杞子派人告訴秦穆公,他已被鄭穆公任命把守都城北門,秦國若暗中發兵前來,當可攻克鄭國。秦穆公極為動心,徵詢大夫蹇叔的意見,蹇叔以為勞師遠征,難掩行蹤,事必不成,因此堅決反對出兵攻鄭。然穆公不聽勸諫,仍一意孤行,派遣孟明等將領率兵攻鄭。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軍經過滑國,偶遇鄭國商人弦高,弦高見鄭國將有滅亡之虞,便假借鄭伯之名,以四張熟牛皮、十二頭牛犒勞秦軍,並暗中派人將秦軍來襲之事回報鄭國。鄭穆公聞訊調查後,果真發現杞子等人的密謀。秦將孟明見事跡敗露,認為先機已失,不能繼續伐鄭,於是轉攻滑國,滅了滑國後,率軍回秦。回師途中,經過晉國,晉襄公便抓住這個削弱強敵的良機,出兵討伐回歸的秦軍,兩軍交戰於崤山,秦軍大敗,此即「秦晉殽之戰」,此戰役可視為「燭之武退秦師」的後續事件。從此秦晉雙方交惡,從晉獻公至晉文公所建立的「秦晉之好」關係宣告結束。

 

提問:你還記得先秦散文略分為哲學散文與歷史散文兩大類,請先說明此兩類散文如何分類?那左傳是屬於何類?說明看看!

【作者】

請參閱課本、參考書及以下資料回答提問

提問:孔子為何做春秋?左丘明又為何要解春秋?

 

    為何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為何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補充資料一:節錄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案:最早提起《左傳》緣起的文獻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ㄐㄧㄚˊ,融洽)。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譯文孔子為了彰顯王道,周遊列國,求見了七十餘位國君,想要宣揚、彰顯聖王之道,實踐政治理想,卻無法獲得重用。於是前往周王室的藏書之所,蒐羅、編輯史書、舊聞的資料,以魯國史為基礎,按時間次序編排《春秋》,從魯隱公開始,直到魯哀公狩獵時捕獲麒麟為止。提煉簡約的文字,刪去繁重的史事,確定封建秩序下的禮制精神,使得聖王之道能夠完全彰顯。孔門弟子親自領受孔子口述講授《春秋》所寓涵的褒貶意義。因為其中所寄託的褒貶譏刺、隱晦的言語,不能明白在經文中寫出。左丘明擔憂孔門弟子各自懷抱不同的立場,按照自己的立場、理解,去詮釋《春秋》的意涵,丟失了孔子透過褒貶史事,以維護周朝封建秩序的觀點,所以就依照孔子春秋經的編年,編纂、敘述完整的歷史事件,完成《左氏春秋》一書。

 

補充資料二:節錄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案:南朝梁人劉勰《文心雕龍》,全書以駢文寫成,合乎當時的寫作風氣。書寫成於齊末,對前代文學作了全面總結,系統論述了文學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肯定了文學創作中的發展變化現象,強調了文學與政治、社會的關係。它使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理論進入到系統完整的新階段,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是文學批評史上的傑作。)

   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傷斯文之墜,靜居以歎鳳,臨衢而泣麟,於是就太師以正雅頌,因魯史以修春秋,舉得失以表黜陟(ㄔㄨˋㄓˋ),徵存亡以標勸戒;褒見一字,貴踰軒冕;貶在片言,誅深斧鉞(ㄩㄝˋ武器名。形制似斧而較大,通常以金屬製成,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同「戉」。然睿旨存亡幽隱,經文婉約,丘明同時,實得微言,乃原始要終,創為傳體。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於後,實聖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

譯文:周平王東遷,周代開始衰弱,政治不如西周的太平盛世,法紀散亂,道德敗壞。那時孔子憂念帝王的正道被廢棄,哀傷西周禮樂的衰落,閑居魯國時曾慨歎鳳凰沒有飛來,到五父衢哭泣麒麟的出現不在太平時期。於是在和魯國樂官討論了音樂之後,校正了《》、《》的樂曲;根據魯國的史書編寫了《春秋》。他在《春秋》中列擧人物的得失以表明稱揚或貶斥,驗證國家的興亡以顯示規勸和警戒。有誰受到《春秋》中一個字的讚揚,比高官厚祿的價值還珍貴;遭到片言隻語的批評,比斧鉞砍殺的分量還沉重。深遠的意旨寄託在幽微的文字之中,很容易隱逸丟失,《春秋》經文的表達又很委婉簡約;只有和孔子同時的左丘明確實領略孔子幽微的文字寓意,於是追溯史事的發展過程寫成《左傳》,創造了爲經作傳的體例。所謂「傳」,就是轉達。轉達出經典的意旨,用以傳授給後人。這是聖人著作的輔助讀物,也是最早的歷史專著了。

 

補充資料三:節錄自楊照《左傳:封建秩序的黃昏.以傳解經》

   先有「經」,才有「傳」,在面對像《毛詩》或《尚書大傳》時,沒有問題;在面對《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時,也沒有問題。《公羊》、《穀梁》都是依循著《春秋》的文句對應解釋的。

   但面對《左傳》時,我們卻必須稍微小心一點,不能如此理所當然、想當然耳。表面上看,《左傳》也是傍依著《春秋》,《春秋》經文起自魯隱公元年,《左傳》紀錄也起自魯隱公元年。但是《春秋》結束在魯哀公十四年,《左傳》卻結束在魯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了十三年的內容。也就是說,作為解「經」的「傳」,《左傳》裡竟然有十三年的解釋,沒有對應被解釋的文句。

   另一個問題,《公羊》、《穀梁》主要在解釋《春秋》文句的意思,進而挖掘、分析對《春秋》為什麼這樣寫,而不那樣寫。《左傳》中也有這種直接解釋文句的部分,但《左傳》裡更多的,《左傳》真正的內容主體,卻是「以事解經」。也就是說,將《春秋》中簡單的三言兩語紀錄加以展開,讓讀者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還原其相對比較複雜的過程。

因為「以事解經」,所以「事」,而非「理」,才是《左傳》的重點。也因此才可能出現魯哀公十五年之後,「有傳無經」的奇特現象。事實上,那就是從魯哀公十五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的大事紀,說明了那十三年間發生了哪些事。

   換個角度看,魯哀公十五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的《左傳》內容,不會因為沒有相應的《春秋》經文而失去意義,仍然可以獨立地提供我們對那些年間歷史變化的訊息,那麼有什麼道理認定《左傳》其他兩百四十二年「以事解經」所記錄的「事」,不能獨立於經文存在嗎?沒有經文,不用對照經文,占《左傳》絕大部分篇幅的事件紀錄,獨立來看,都是重要的歷史──《左傳》根本就可以獨立於《春秋》之外,自成一本豐富而精采的史書啊!

   還有,《公羊》、《穀梁》的作者,可以對著《春秋》的文字,講出他們大部分的解釋,《左傳》卻不可能。《左傳》的作者再怎麼了不起,都不可能從《春秋》經文中簡單的「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幾個字,讀出從鄭武公娶妻開始,到後來莊公和太叔段間的兄弟之爭,再到太叔段逃到鄢等等複雜的過程。顯然,寫《左傳》的人,手中必須有別的紀錄,才能依照這些紀錄補充《春秋》中沒有記載的細節。

   然而,《左傳》運用的這些材料,為什麼《春秋》的作者看不到?還是,為什麼《春秋》的作者不運用這些材料,把事件說明清楚呢?

   答案的關鍵在:《春秋》的撰寫用意,很可能從一開始就不是著眼於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歷史」功能的。《春秋》所關心的,回到那樣的時代環境下,是藉由文字將現實事件和應然禮儀、秩序、道理、原則,進行比對,並且將比對結果固定下來,供當時人及後人學習參考。也就是說,《春秋》的重點不再紀錄發生了什麼事,而人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事的意義,放在封建禮儀秩序下所展現出來的意義。

   換另一個方式說,《春秋》的核心功能是「正名」,找到符合封建禮教道理的方式將現實事件寫下來,傳留下去。孔子說:「必也正名乎!」那樣的價值觀念,應該是有周代封建,至少是魯國文化傳統為其背景的。

【課文與注釋】

    春秋經具有「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的「微言大義」。關於「晉侯、秦伯圍鄭」一事,春秋僖公三十年經文僅載:「晉人、秦人圍鄭」六字,稱晉侯與秦伯為「晉人」、「秦人」,實有貶損之意,以明二君所為失當。左傳則據春秋經文加以詳敘事實,使人明瞭整件史事的來龍去脈。

【課文問與答】(請閱讀課文一二段後回答問題)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晉、秦二國為何要圍攻鄭國?

 

2.第一段交代事件當時的局勢,當中包含了哪些資料?其中是什麼樣有利的訊息,讓鄭國君臣認爲有說服秦國退兵的可能?又為什麼不是去說服晉國呢?

 

 

3.《左傳》善於刻劃人物性格。第二段中如何表現佚之狐、鄭文公、燭之武的人物形象?三人各自呈現出什麼樣的人物性格?

 

4.《左傳》文辭精煉,能用委婉曲折的文筆,表達當日巧妙的詞令。試以第二段為例,加以說明。

 

5.請分析鄭伯請燭之武出使秦國時所運用的遊說技巧。

 

 

第一段:敘秦、晉圍鄭的原因及駐軍地點。

◎段析:從鄭國的外部情勢寫起。僅用二十五字即交代了當時形勢、晉秦出兵的理由及駐軍位置。晉、秦出兵理由有二:一是「無禮於晉」,此為舊恨,亦是重耳個人私怨;二是「貳於楚」,乃城濮之戰前,鄭國原是與晉國同姓(都姓姬)的諸侯,卻親附楚國,這是新仇。然這些理由均與秦國無關,實已暗藏燭之武能遊說成功的伏筆。此外,交代駐軍位置雖僅平鋪直敘八字,卻是另一伏筆:兩軍駐紮相隔兩處,一在北(晉),一在南(秦),此即燭之武能於圍兵中得見秦君的原因。二處伏筆是全篇辭辯立說之根據,亦是燭之武成功退敵的關鍵所在。

3以其無禮於晉:事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語譯:(重耳)到達鄭國,鄭文公也不禮遇他。叔詹勸諫說:「臣聽說上天所啟發的人,別人是比不上的。晉公子具有三項這種條件,上天或許將立他為國君,您還是以禮相待吧!父母同姓,子孫不會昌盛;晉公子為姬姓女子所生,卻能活到今天,是第一個條件。遭受逃亡在外的禍患,而上天不使晉國平定,大概將要啟發他,是第二個條件。有三賢士,才能都優於一般人,卻跟隨他,是第三個條件。晉國和鄭國為同輩國,晉國子弟路過鄭國,理當以禮相待,何況是上天所啟發的人呢?」鄭文公未聽從。)

  史記鄭世家亦載:「晉公子重耳過,文公弗禮。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賢,且又同姓,窮而過君,不可無禮。』文公曰:『諸侯亡公子過者多矣,安能盡禮之!』詹曰:『君如弗禮,遂殺之;弗殺,使即反國,為鄭憂矣。』文公弗聽。」(語譯:晉公子重耳經過鄭國,鄭文公不以禮相待。文公的弟弟叔詹說:「重耳賢能,而且又和我們同姓,窮困時來拜訪您,不可無禮。」文公說:「各諸侯國的逃亡公子經過這裡的很多,我怎能都以禮相待啊!」叔詹說:「您若不以禮相待,就殺了他;不殺他,讓他回到了晉國,將是鄭國的憂患。」文公不聽。)

 

第二段:敘燭之武臨危受命,答應出使遊說秦穆公。

◎段析:寫鄭國的內部局勢。面對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先有佚之狐的識人之舉,繼有鄭伯軟硬兼施的自責語,引起燭之武覆巢之下無完卵的「不利」隱憂,終而答應鄭伯所請。

【課文問與答】(請閱讀課文三四段後回答問題)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7.消滅鄭國不是對秦國有利嗎?為何燭之武將之說成對秦國有害?

 

9.燭之武的說辭中,如何離間秦、晉二國?

 

10.請簡述燭之武的遊說技巧。

 

11. 秦穆公除了願意退兵,還有哪些安排?請就秦穆公退兵的決定與後續的安排說說你的看法。

 

12. 晉文公拒絕子犯攻擊秦軍的建議有哪些考量(可以是晉文公說出的話,也可能還有其他想法)?說話的當時晉文公表現出什麼樣的情緒?

 

 

 

第三段:記燭之武以「利」、「害」遊說秦穆公。

◎段析:第三段為全文重心,場景移至秦營。燭之武的遊說技巧,首先在於破除對方防備之心,先取悅對方,承認秦、晉圍鄭,鄭國必亡,以得到秦穆公的信任。繼而「曉以利害」,層層分析對秦國的利與害,點明「舍鄭」後的東道之利,與「亡鄭」後的陪鄰、闕秦之害,最後不忘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而順利達成遊說任務。綜觀燭之武的遊說,全站在秦國的立場著想,而非從鄭國利益出發,力勸穆公「趨利避害」,入情入理,可說是遊說成功的一大因素。【101指考】

16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這種敬稱來自古代「因卑達尊」的思維,亦即言談中基於禮貌,提到對方時,刻意稱呼其近侍隨從,以表示「不敢當面進言,謹向位階較低的侍從報告」之意。【97指考】

21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四句:左傳僖公十五年載:「(晉侯)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焦」在今河南陝縣南方,「瑕」則在「焦」的西南方,是「河外五城」中的二邑。

  推究晉惠公「許君焦、瑕」又「既而不與」的原因,可能是晉國與秦國之間有黃河做屏障,秦國想渡河攻打晉國,勢必吃力,因此晉惠公才會以位於黃河東邊而與秦國較為接近的「焦」與「瑕」賄賂秦國,一來可展現誠意,二來可以黃河為軍事屏障,修築土牆作防禦工事,秦國若要渡河作戰,勢必付出慘痛代價,所以晉惠公才敢言而無信、背叛秦國。

註:秦穆公與晉惠公的恩怨

  秦穆公九年,晉獻公卒後,晉國發生內亂,晉公子夷吾請求秦穆公出兵護送返國,並答應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夷吾因而順利回國,即位為晉惠公。不久,晉惠公背信毀約,不肯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十二年,晉國大旱,向秦國借糧食,穆公不計前嫌,借糧給晉國,然而,十四年時秦國饑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不但拒絕借糧,且於隔年出兵攻秦。秦穆公憤而正面迎戰,爆發了韓原之戰,俘虜了晉惠公。後來在穆公的夫人(伯姬,晉惠公的姊姊)出面求情下,晉惠公才被放回國,但卻付出了代價:原來答應要給秦國的五座城池得雙手奉上,太子圉亦要入秦為人質。

2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一說「損害」。

 

第四段:敘晉文公以「不仁」、「不知」與「不武」之由退兵。

◎段析:末段場景轉至晉營。此時情勢急轉直下,晉國已成孤軍,與首段秦晉聯軍而來的氣勢頓成對比。然晉文公的「仁、智、武」三個撤兵理由,不但給自己臺階下,更塑造了知恩圖報、沉著睿智的美好形象。

29子犯:公子重耳舅父,史稱舅犯,一作咎犯。他隨同重耳出外流亡,共患難十九年。後輔佐重耳回國即位,深受倚重。晉文公建立霸業,子犯居功厥偉。

【課文問與答】(統合文本後回答問題)

13.佚之狐說服鄭文公起用燭之武、鄭伯說服燭之武效命、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師,三人論述中的關鍵句分別是什麼?其中共通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

 

14.《左傳》之〈燭之武退秦師〉在《春秋經》中只記載了:「晉人、秦人圍鄭」六字。依據你對春秋筆法的了解,為何孔子不以「侯」、「伯」稱呼晉國、秦國國君?

 

 

 

 

【教學資料】

修辭文法小教室

轉品

  語句中的詞彙改變其原來的詞性,使含意更新穎豐富,意義表達更靈活生動,稱為轉品。

類別

舉例   (請圈出轉品字詞)

名詞作動詞

1.且貳於楚也。

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3.越國以鄙遠。

4.則席地倚牆而坐。(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5.月明輝室。(蒲松齡勞山道士)

6.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7.弦而鼓之。(劉基郁離子良桐)

8.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9.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10.君子不齒。(韓愈師說)

名詞作形容詞

1.錦衣玉食。(司馬光訓儉示康)

2.姑仰臥在此,氣候非常夏天。(余光中馬金利堡)

3.星空,非常希臘。(余光中重上大度山)

名詞作副詞

1.即面署第一。(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2.額上墳起如巨卵。(蒲松齡勞山道士)

3.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4.紅的火紅,白的雪白。(劉鶚大明湖)

動詞作名詞

1.對於虛偽、虛飾,永遠懷有一份厭棄。(張秀亞呼喚)

2.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韓嬰韓詩外傳)

動詞作形容詞

1.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2.有幾隻歸鳥從他們頭上飛過。(陳醉雲鄉下人家)

動詞作副詞

讓蝴蝶死吻夏日最後一瓣玫瑰。(周夢蝶讓)

形容詞作名詞

1.越國以鄙遠。

2.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3.你分不清他們究竟是唱出了快樂,還是唱出了哀愁。(吳延玫火鷓鴣鳥)

形容詞作動詞

1.心奇之。(蒲松齡勞山道士)

2.不遠千里而來。(孟子梁惠王上)

3.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出師表)

4.這樹影便橫橫地斜過庭邊來。(鍾理和我的書齋)

5.遠罪豐家。(司馬光訓儉示康)

6.孔子鄙其小器。(司馬光訓儉示康)

7.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形容詞作副詞

1.風雪嚴寒。(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2.大喜,入謝。(蒲松齡勞山道士)

3.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杜甫初月)

 

課後衍伸:蹇叔哭師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左傳‧蹇叔哭師》)

語譯:

杞子從鄭國派人回秦報告說:「鄭國派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鎖鑰,如果偷偷發兵前來,就可以占領鄭國了。」

秦穆公去請教蹇叔,蹇叔說:「勞動軍隊去偷襲遠方的國家,我沒聽過這種事。軍隊疲憊,戰力衰竭,加上對方有了準備,恐怕不行吧?軍隊的舉動,鄭國一定知道;勞累而沒有斬獲,一定會有背離怨恨之心。何況千里行軍,誰會不知道?」

穆公不聽。召見孟明、西乞、白乙,命令他們在東門外出兵。蹇叔哭著送他們說:「孟子,我眼見軍隊出發,卻看不到他們回來。」穆公派人對他說:「你知道什麼?如果只活六十歲,現在你墳上的樹已經可以合抱了!」

蹇叔的兒子也在軍隊中,蹇叔哭著送他,說:「晉人一定在崤山設伏兵攔擊我軍。崤山有兩座山頭,南邊的是夏后皋的墓;北邊的是當年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你一定死在這兩座山之間,我會去那裡收你的屍骨。」

秦軍就向東出發了。

.提問:請分析蹇叔勸諫失敗的原因!

 

提問:.勸諫技巧比一比

 

燭之武

蹇叔

勸諫背景

國別

鄭國

秦國

身分

 

秦國重臣

主被動

主動(夜縋而出,冒險來勸)

 

時機

 

杞子掌管鄭國北門之鑰,戰爭由秦國發動。一勸於軍隊未發,二勸於出師秦東門外時。

勸諫內容

說之以理

 

1.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2.師勞力竭,遠主備之。

3.秦師行軍千里,鄭必知之。

4.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動之以情

以晉惠公許秦穆公焦、瑕之地一事,分化秦、晉之感情。

 

誘之以利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秦國行李之往來,鄭國可供其乏困。

 

喻之以弊

 

1.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2.晉人禦師必於殽。

3.秦師必死於殽。

勸諫成敗

原因

1.方式適切。(態度不卑不亢,能從秦國立場設想)

2.情、理、利、弊,條分縷析,能針對問題核心(主要在利弊)立論。

1.方式不當。(哭師,不吉;詛咒軍隊死於外,更犯大忌。)

2.未針對問題核心立論。(秦穆公盲點在利,卻不能為勸諫對象,做利弊得失分析。)

結果

成功

失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