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參酌用法

http://sk1492.pixnet.net/blog/post/245937160-%E4%B...

項脊軒志                      歸有光

【課文問與答】

一、本文除了寫百年老屋項脊軒之變遷外,還有對哪些親人的懷念?

答:

二、歸有光年輕時,曾對項脊軒做了哪些修葺或改建工程?

答:

三、作者在文章中寫道:「然余居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寫了些什麼「可悲」的往事?

答:

四、作者對這些「可悲」的往事,有何情感上的反應?

答:

五、「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這幾句是描寫什麼境況?

答:

六、歸有光藉由誰的敘述勾起對母親的回憶?

答:

七、祖母將自己祖父留下來的「象笏」給了歸有光,有何用意?

答:

八、文中哪些文句是描寫歸有光在軒中讀書的情景?

答:

九、歸有光模仿哪本著作,用「項脊生曰」開啟一段議論之文?

答:

十、「項脊生曰」這一段中,作者引用蜀之寡婦清和諸葛亮的事蹟,其用意何在?

答:

十一、全文自哪一段以下是為「補記」?

答:

十二、在「補記」中,作者如何描寫和妻子的相處?

答:

十三、作者於文中云:妻子死後,項脊軒「室壞不修」,並多年在外「不常居」。在這些敘述裡,有何意在言外之情?

答:

十四、出現在文末的「枇杷樹」,和悼念亡妻之情有何關聯?

答:

十五、文中哪幾句以描寫外在景物之自然幽靜取勝?

答:

 

相關選文佳句

1.室靡棄物,家無閒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整潔、有秩序)。遇童僕有恩,雖至箠楚(此指責打),皆不忍有後言。吳家橋歲至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歸有光先妣事略)

2.有光七歲,與從兄(堂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依依不捨),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歸有光先妣事略)

3.一日,天寒,爇(音ㄖㄜˋ,點火、燒)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小盆)。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歸有光寒花葬志)

 

一、修辭文法小教室

()析數

  利用數學上加減乘除的關係,來描述事情、說明事理的一種修辭方法,稱為析數。

類別

舉例與說明

年來六十增三歲,卻憶去年趨盛會。(王之道玉樓春)→即六十三歲。

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吳冰滿江紅)→表明自己是六十七歲,但難以跟同齡的白居易來比較成就,因而慨歎自己「吾衰矣」。

1.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三五」即十五。

2.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水滸傳第七十二回)→「六六」指三十六天罡星,「八九」指七十二地煞星,二者合起來,正好是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

3.正見當罏女,紅妝二八年。(李白江夏行)→「二八」指十六歲。

4.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陶淵明責子)→「二八」指十六歲。

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十一」指十分之一。

()推測語氣――其、其諸、殆、豈、蓋

說明

例句

1.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2.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歸有光項脊軒志)

3.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4.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其諸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學而)

1.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歸有光項脊軒志)

2.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曾鞏墨池記)

1.楠之始生,已具全體,歲久則堅,終不加大,蓋與竹同理。(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2.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3.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司馬光訓儉示康)

 

二、明代散文發展

分期

流派名稱

代表作家

文學主張、作家風格

前期

明初

古文三大家

宋濂

歷經元末社會的動亂,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有較深的認識與體會,此期文章反映出社會現實,文壇呈現一股清新剛勁之風。風格雍容大度,散文以傳記最為出色。

劉基

散文以寓言最出色,有寓言集郁離子。

方孝孺

治學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散文常以物喻理。

臺閣體

楊士奇、楊榮、楊溥

多歌功頌德、點綴昇平,應制酬答之作,文章「具有富貴福澤之相」,雍容和平,精警不足。

中期

前後七子

的秦漢派

李夢陽(前)、

何景明(前)

李攀龍(後)、

王世貞(後)

反對臺閣體的庸俗膚淺和八股文的空洞無物。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模擬形式為主,最後走上盲目尊古的道路。

唐宋派

歸有光、王慎中、

唐順之、茅坤

反對「文必秦漢」,矯正前後七子擬古之弊,提倡唐宋八大家古文。為文尊史記,下及唐宋諸家。

後期

公安派

袁宗道、袁宏道、

袁中道

反對擬古,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認為文學作品不能沒有內容,應衝破傳統古文的陳規舊律,流露自然個性,「非從胸臆流出,不肯下筆」,並重視小說戲曲的文學價值。

竟陵派

鍾惺、譚元春

文學主張與公安派略同,倡導「幽深孤峭」的風格。用怪字、押險韻,造語森秀,思路崎嶇,形成了冷僻苦澀的詩文。

集小品文之大成

張岱

文筆清新峭拔,兼「公安」、「竟陵」之長,而無其弊。小品文不講究義理形式,文字清新流麗、情趣盎然。

 

三、明清科舉制度

試名

內容

中試者

備註

童試

縣試

府試

最初級的地方考試。

童生

1.通過縣、府兩次考試者,稱為童生。

2.尚未通過院試取得生員資格者,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院試

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秀才)。

 生員

秀才

生員亦即專指府、州、縣學的在學學生,也稱庠生、貢生、監生。

鄉試

各省城每三年舉行一次的考試,通常於八月間,故稱「秋試」、「秋闈」。

 舉人

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

鄉試舉辦後的次年春天在京城由禮部舉行,故亦稱「春試」、「春闈」。

 貢士

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

由皇帝在殿廷上親自對貢士策問的考試,亦稱「廷試」。

 進士

1.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又稱殿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2.若鄉試、會試、殿試均考第一名,稱作「連中三元」。

 

四、年齡的用法

年齡

名稱

幼年

襁褓之年

一歲

周晬

童年

垂髫、齠齔、總角

七、八歲

始齔之年(齔,換牙)

十歲

幼學之年

十三歲

之年(舞勺是指十三歲、尚未成年的孩童要學習勺舞)

十五歲

束髮、成童、志學之年

女子十五歲

及笄

女子十六歲

二八佳人、破瓜之年、瓜字初分

男子二十歲

弱冠

三十歲

而立之年

四十歲

不惑之年、強仕之年

五十歲

知命之年、艾老、杖家之年(五十歲可以拿拐杖在家中行走)

六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之年、杖鄉之年(六十歲可以拿拐杖在鄉里行走)

七十歲

古稀之年、從心之年、杖國之年(七十歲可以拿拐杖在國郡內行走)、致事(仕)之年

六、七十歲

耆老

八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可以拿拐杖上朝)

八、九十歲

耄耋之年

九十歲

齯齒、黃髮、鮐背、凍梨

百歲

期頤

 

 

課文探究

閱讀框線內文章之後,回答下列問題:

()簡要說明此文之意涵。

()分析「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的寫作技巧。

答案必須標明()()分列書寫。()()合計文長限200—250字。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修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參考答案

()思情真摯動人:作者透過屋舍的變遷抒寫對亡妻的懷念,藉軒寫夫妻間在軒中的相處情形。事件平淡,卻情溢乎辭,生動地表現了夫妻間的深厚感情。即使時間、事物變遷,對於亡妻的深情仍如同枇杷樹,永不止息。

()1.以簡馭繁:作者透過現今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呈現時間的推移,但時間的流逝反而使感情愈益深摯,此處雖短短數語,在感情抒發的層次上卻更豐富,展現以簡馭繁的藝術效果。

2.言近旨遠:面對亡妻親手種植的枇杷樹,作者內心必有物是人非之感,但卻沒有一字言及思念,反而更呈現出一股含而不露的韻致,在言語之外傳達豐厚的情意。

                                                                             學測模擬測驗 (非選題部分)

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分析:() 在本文中作者運用哪些事例,抒發其對大家庭衰敗的沉痛和感慨?() 作者在文中提及蜀清及諸葛孔明,有何用意?() 作者說:「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所指為何?在文章結構方面,這幾句話有何作用?答案必須標明()()(),並分列書寫。

略˙˙˙

一、          作者於第二段中寫父親輩分家前後的種種情境,充分表達其對大家庭衰敗的沉痛和感慨。分家之前,「庭中通南北為一」;分家後,庭院中始為臨時性的「籬」,繼為永久性的「牆」,以至於「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表示各房之間,隔閡愈來愈深,家道也就愈來愈沒落。

二、          第四段模仿史記的筆法,申述作者的志向。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寡婦和隱居隴中的孔明自比,這兩位古人都是「有守、有為」的典型。作者窩居在項脊軒中,勤奮苦學,就像蜀清守丹穴、孔明隱隴中一樣,雖然沒沒無聞,但自我期望,將來必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在眾多有守有為的古人中,作者之所以選擇蜀清自況,除了表達對母親、祖母兩位女性長輩的孺慕之情外,亦有暗示兩位女性至親對家族的深遠影響與期望。

三、          可喜的事有:母親、祖母的關懷,夫妻情深似海的回憶。可悲的事有:諸父異爨,家道中落;母親、祖母、妻子亡故。這幾句話有綰合前後文的作用,使第一段的文意得以順利過渡到後文,讓前後文緊密結合在一起。

 

作文

項脊軒志一文藉描述項脊軒的變遷,抒發作者對母親、祖母以及妻子的思念。在你的人生經驗中,有哪一件物品對你而言具有獨特意義,牽繫著一段令你難忘的情感,試以此為題,藉物抒發一段難以忘懷的往事。

1.選擇一件對自己具有特殊意義、牽繫著一段難忘回憶的物品。

2.述說這件物品與一段難忘的情感。

3.文章必須以真實感情為基礎,始能感動他人,避免為文造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