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孟軻(孟子選)

暖身一下:

簡答題: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1.2.題: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95指考)

1.孟子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君子三樂」?試分別簡述其意涵,文長以150字為度。

2.孟子為何一再強調「王天下」不在「君子三樂」之中?試說明之,文長以100字為度。

請注意:

(1)1.題不得直接翻譯,否則扣分。

(2)2.題不必重複「君子三樂」的內容。

(1)孟子主張的「君子三樂」涵蓋家庭、道德、教育三層面:「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代表的是家庭完滿、親情和樂的天倫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代表俯仰無愧、人格美善的德行之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則代表了道統得傳、後繼有人的教育之樂。孟子以上述三者為樂,在於三樂可操之在己,都是個人不假外求的心靈喜樂。

(2)相對於前述三樂的內在完足,便可知「王天下」是外在虛名,也是責任承擔,並不能稱為「樂」。此外,「王天下」當視機運成就,無法內求,故儒者面對政治上的窮通得失,勢須抱持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態度,又何以為樂?(節錄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國文考科非選擇題評分原則說明」)

 

小問:

1你認為人性本善或是本惡呢?說說你的想法!

2你認為教育的作用或功能是什麼?

【學習重點】

孟子主張人具有兩種本性:一為自然本性,一為社會本性。人在自然本性裡與禽獸沒有多大的差別,即所謂「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但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便在除了自然本性外,還具有社會本性。人因為具有社會本性,所以對義理有共同的認同,而所謂人類心理的共同需要就是仁、義、禮、智,且它們都是人生來具有的。盡心上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有「良知」、「良能」,也就是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者分別為仁、義、禮、智之端,這便是人與禽獸的根本差別,缺乏四端者,均非人也。而「四端」只是使人可以為善,須將之擴充,方能行善,進而達到修身立命、居仁由義的聖人氣格。

【題解】

◎寫作背景

1.義利之辨

  戰國中晚時期,功利氣氛高漲,當時的諸侯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威王、齊宣王、秦惠王等都僭號稱王,想在短時間內富國強兵,建立霸業,梁惠王便是率先稱王者。當孟子面見梁惠王時,惠王便直截了當地詢問如何使其國家得利。惠王之所以這麼急,乃是因為當時魏國的情勢並不理想,惠王自言:

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梁惠王上)

  惠王屢遭挫敗,因此急於強盛國家,以便報仇雪恥。但在孟子看來,急功近利的「霸道」思想不是治國的良策,且可能造成國家動亂,所以辨析「義」、「利」二者的利害關係,勸惠王捨棄私利,推行仁義。

2.擴充四端

  孟子「性善說」主要是針對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所闡發的論點。告子認為「生之謂性」(告子上),將人天生的自然本能視之為「性」,主張「性無善無不善」。針對告子的人性觀,孟子將「善」視為人們先天具有的本性,因為人天生具有「善端」。擴充四端即「性善」說的闡發,旨在推究「性善」的本源,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乃「性善」的開端,當此「四端」推廣充實之後,便能在群體生活中衍生出仁、義、禮、智等善性,故特作此文,勸人擴充四端。

  文中先說明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要見到他人吃苦受難,便心有不忍,願意施以援手;進而指出這種善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種德性的開端,是人性不同於獸性之處,更是從奉養父母以至安定天下,所有道德行為的內在依據。

 

◎孟子介紹

作者

弟子公孫丑、萬章等人記錄,經孟子潤飾。

篇數

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共七篇,每篇各分上、下。

體裁

語錄體過渡至論說文。

內容要旨

1.道性善。                                                     2.法先王(堯、舜)

3.重仁義,輕功利。                                     4.貴民輕君。

5.先富後教。                                                 6.尊王賤霸。

7.距楊墨,放淫辭。                                     8.養氣知言。

文學特色

說理明暢,風格犀利

孟子書中,不管是義正詞嚴的說理文,或高談雄辯的辯論文,抑或幽默諧趣的諷刺文,都能扣緊論點發揮,氣勢雄渾犀利,正如宋代蘇洵言:「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不為巉刻(言詞尖刻)斬絕之言,而其鋒不可犯。」(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論辯靈活,手法多元

孟子散文中的論辯,措詞準確,手法多元,或開門見山,單刀直入;或虛設實擊,先擒後縱;或先迂迴造成蓄勢,再展開批判,充分表現了孟子的機智。

譬喻貼切,寓言生動

孟子善於掌握主題,運用確切的譬喻和巧妙的寓言,使人了解深刻的義理,如揠苗助長、一傅眾咻、一暴十寒、學弈、五十步笑百步等,均能具體論證說理。

價值

1.儒家代表典籍,原屬子書,至南宋始正式收入十三經中,為最晚列入十三經者。

2.朱熹取與論語、大學、中庸,並為「四書」。

3.書中性善學說,下開宋儒陸象山、明儒王陽明心學先河。

影響

影響後代文學家

唐以後的古文家,無不學習孟子,如韓、柳、三蘇都極力推崇,柳宗元曾言:「參之孟、荀以暢其支。」朱熹曾評:「老蘇只就孟子學作文。」足見孟子散文的深遠影響。

具啟發性與時代感

孟子的思想承繼自孔子,並加以發展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影響後代深遠,如「性善」的人性論、「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警語,時至今日,雖然時空變遷,卻仍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先秦散文

  孟子屬於「先秦哲理散文」,寫作偏向對話式,具有雄辯的說理性。

  先秦散文是中國散文的源頭,約可分為二類:一是以記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主的「歷史散文」;另一類是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散文,通稱「諸子散文」,又稱「哲理散文」。特色如下:

1.眾體兼備

  先秦散文眾體兼備,百花齊放。就歷史散文而言,國語、戰國策為國別體;春秋、左傳、竹書紀年為編年體。尚書、國語和戰國策以記言體為主;春秋、左傳、竹書紀年以敘事為主。就諸子散文而言,論語是語錄體;老子、孫子兵法是散韻結合的格言體;墨子、莊子主要為對話式的論辯體;荀子、韓非子多為專題式的論說文。

2.實用目的

  先秦散文多有明顯的「目的性」,諸子論述之時,首要考量是「實用」價值,而非美學價值。在歷史散文方面,歷史散文的寫作,主要是為了記載和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以資借鏡,提供理解當時社會的方式。而諸子散文則大多是政治活動和思想激發下的產物,其目的或闡揚政治學術觀點,或批判指責社會弊病,或旨在「干世主」,用以取得卿相之位。

【作者】

◎生平經歷

1.家世與師承

  孟子名軻,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為春秋魯國公族孟孫氏的後裔。孟父早卒,生平無可考;孟母因有「斷機」和「三遷」等事,被公認為偉大的賢母之一。孟子上友古人,私淑孔子,受業於子思(名伋,孔子孫)的門人。

2.周遊天下

(1)任國、齊國

  孟子約三十歲時,開始授徒講學,傳承儒家道統,宣揚仁義學說。至四十歲左右,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便開始周遊列國,尋求施展抱負的機會。周顯王三十九年(西元前三三○年)孟子離開魯國(此時鄒國已被魯國兼併)來到任國,拜訪任國國君的弟弟季任。後來齊威王招攬賢士,孟子即前往齊國,然齊威王熱衷稱霸偉業,對孟子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不感興趣,孟子未能受到重用,臨走之時,還拒絕齊王「兼金一百」的餽贈。(公孫丑下)

(2)宋國

  離開齊國後,孟子率領學生來到宋國,宋王偃不理朝政,左右賢才匱乏,孟子拜會宋國大夫戴不勝時,便勸他多推薦像薛居州這樣的人才,便能使宋王為善。(滕文公下)孟子停留宋國首都彭城(今江蘇銅山)時,當時還是滕國太子的滕文公,奉命赴楚,路經宋國,慕名求見,孟子向他陳述人性本善的道理,太子十分佩服;等到他從楚國回來,又向孟子請益,從此成為孟子忠實的信徒。

(3)魯國

  宋國並未積極施行仁政,孟子感到失望,便決意離開宋國。當時魯平公繼位,想用孟子弟子樂正子為政,孟子高興不已,喜而不寐,認為樂正子若被重用,仁政便可在魯國推行,立刻啟程前往魯國。魯平公本欲親自接待孟子,乘輿都備妥了,受寵小人臧倉卻從中作梗,向魯平公說孟子的讒言,阻撓二人相見,孟子徒歎「吾之不遇魯侯,天也。」(梁惠王下)

(4)滕國、梁國

  滕文公即位,派人邀請孟子到滕國,對孟子十分尊敬,待之如上賓,凡事都請教他,孟子也竭盡心力為滕文公謀劃國政,以推行王道。然滕國只是個方圓不足五十里的小國,與孟子施行仁政於天下的心願相距甚遠,此時梁惠王正招募天下賢士,孟子為了救世行道,便決定離開滕國,率領子弟前往梁國。梁惠王一見孟子,便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欲與孟子談「利」,然孟子認為「利」乃禍亂根源,便向梁惠王大談仁義之道。惠王一心圖求國富兵強,視仁義為空論,故禮遇孟子,卻未重用之。孟子居梁第二年,梁惠王薨,子襄王立,襄王毫無人君器度,孟子言「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梁惠王上),於是,孟子決定離開梁國。

(5)二度至齊

  孟子離開梁國後,便二度造訪齊國,齊宣王喜愛文學賢士,廣集學士於稷下學宮,對孟子優禮有加,欲以十萬鍾的年俸拜孟子為卿相,孟子辭不受祿,只肯以客卿的名義留下,居賓師之位。此時,燕王噲因受燕相子之的蠱惑,禪位給子之,引起太子和群臣的反對,政局大亂,予齊人可乘之機。周赧王元年(西元前三一四年),齊宣王派兵伐燕獲勝,秦、楚諸國共謀救燕,孟子勸宣王及早撤兵,無奈宣王不聽。周赧王三年(西元前三一二年),在燕人和各諸侯國軍隊攻擊下,齊師失利,宣王後悔不聽孟子之言。孟子本想在齊國施展抱負,最終發現宣王仍未能實踐王道,知曉無法在齊推行仁政,便辭去客卿返回魯國。

3.終老於魯

  約周赧王四年(西元前三一一年),孟子回到魯國,已六十二歲,終於結束周遊列國推行仁政的旅程,從此不再遠出,除了講學,便是著書立說,與弟子一同「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終度晚年。

◎理念與成就

  孟子畢生熱衷於傳播儒家思想。他眼見戰國交爭,一心只想推行仁政主張,澄清混亂的世局,由於要宣傳主張,爭取眾人的信服,他便不得不以縱橫的辭采征服大眾與異論者。孟子的寫作理念,簡而言之,即是在發揮以「仁」、「義」、「禮」為主的儒家學說,其主張「人性本善」,認為人的本性是好的,惡人乃是環境所造成;提倡「民貴君輕」,強調以民為本,反對掠奪性的戰爭;嚴於「義利之辨」,凡事都以義為依歸,當受則受,不當受則辭;並以「治天下」為己任,反對「霸道」,力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進而對若干當世學者及古人提出批評,嚴厲批判墨子「無父」、楊朱「無君」、許行「南蠻鴂舌之人」等。

  孟子的社會地位雖不及孔子,但散文影響卻比孔子的論語大得多,尤其是在「氣勢」這一點上。中國古今許多作家在寫作古文時,均得力於孟子,唐以後的古文家,幾乎無不喜愛學習孟子的散文,如韓、柳、三蘇都極力推崇孟子的文章,柳宗元嘗自述為文之道,說:「參之孟、荀以暢其支。」(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蘇洵亦云:「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不為巉刻斬絕之言,而其鋒不可犯。」(上歐陽內翰第一書)蘇洵也由於熟讀孟子,汲取了孟子的文勢特點,為文洋洋灑灑,有橫掃千軍之勢。

  唐代以後,孟子地位更加提高,以至後來和孔子並列,後世尊為「亞聖」,這和他寫作的成就不無關係。故孟子是孔子以後的大儒者,在中國的哲學和文學上均有偉大的貢獻,其「王道」思想在戰國時代雖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但幾千年來卻深深影響中國的政治與思想。

◎生平軼事

1.罷享孟子

  孟子入經部後,因書中主張「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朱元璋在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對此重民思想大為不滿,曾直言怒斥,議罷其配享,一度將孟子牌位自孔廟中逐出,後因「文星暗」,才又恢復孟子的配享。然罷孟子配享未成,朱元璋因此動了刪節孟子的念頭,洪武二十三年下詔修訂孟子,洪武二十七年更命劉三吾刪節孟子,劉氏對孟子全書進行嚴厲批評與刪減,共刪去八十五條,將孟子修成孟子節文,禁止士人學習孟子全文,且不准將刪除的條文作為科舉試題之用,意欲規範人民思想。

2.孟母殺彘

  孟子年少時,有一次東邊鄰居家裡殺豬,孟子問母親:「東邊鄰居家為何要殺豬?」孟母隨口回答:「要給你吃。」隨即後悔,說:「當我懷這孩子時,座席不正就不坐,肉割得不正就不吃,都是為了胎教。今天孩子才剛知曉人事便欺騙他,這是教孩子不守信。」於是向東邊鄰居買豬肉給孟子吃。(韓詩外傳卷九)

3.孟子出妻

  孟子成婚後,孟妻在臥室內袒露半臂、蹲踞地上,有失閨儀,孟子勃然不悅,想要把她逐出家門,宣告離異。孟母查問事情始末後,對孟子說:「依照禮儀規範,要進入房間前,要先出聲詢問;踏進房門時,眼光要朝下;這是唯恐房內的人來不及檢點儀貌而犯錯。現在你不守禮儀貿然闖入,卻反過來責備妻子不守禮儀,這是犯大錯啊!」於是孟子便向妻子謝過,收回離異要求。(列女傳)

一、義利之辨

【課文與注釋】

一 梁惠王向孟子請教「富國強兵」之道。

◎段析:梁惠王所謂的「利」,是指富國強兵、爭勝致霸之道,故初見孟子,即開門見山問孟子有何富國強兵之道。

1.有以:古代語法中,「有以」、「無以」是「有所以」、「無所以」的省文;即「有什麼」、「沒有什麼」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篇:「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即「有什麼不同呢?」又如本篇:「有以利吾國乎?」即「有什麼使我國家得利的意見呢?」

1戰國初期,魏國國力鼎盛,魏王曾召集諸侯,共同朝見天子,儼然為天下霸主。其後國勢日衰,陸續「東敗於齊」、「西喪於秦」、「南辱於楚」,連番的敗績,激使惠王急切想求得富強之策以雪恥報仇,故有「有以利吾國乎」之問!

 

二 孟子闡明唯有仁義才是治國之正道。

◎段析:孟子嚴義利之辨,立即發揮辯才提出反駁,舉例說明若只重視「利」,必導致「上下交征利」,國家將走向滅亡,強調唯有「仁義」才能安家治國。

2.萬取千焉:另一說:在天子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天下中,擁有一千輛(指諸侯);在諸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中,擁有百輛(指大夫)。

饜、魘、靨、懨、壓

 

 

不奪不饜。

 

 

夢魘。

 

臉頰上的小圓渦。

笑靨。

 

 

懨懨。

ㄧㄚ

由上往下施加力量。

壓垮。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梁惠王所謂「將有以利吾國」的具體內涵為何?

 

2.為何梁惠王要向孟子請教富國強兵之道?

 

3.從王到士庶人都在「交征利」,所爭之利為何?

 

4.為什麼孟子會斷言「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為何意?究竟是「多」還是「不多」?

 

6.「萬取千焉,千取百焉」的大夫已經擁有很多產業,為何還會去奪取國君的產業?

 

7.孟子為什麼認為「仁義」才是治國之道?

 

 

 

 

二、擴充四端

【課文與注釋】

一 說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並論及仁政的功效。

◎段析:孟子繼承孔子「性相近,習相遠」之說,而專論「性善」。本段先提出立論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因而有仁政的產生及其治國的成效。

 

二 舉例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段析:以「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為例,證明:怵惕惻隱之心乃人人所固有,無關乎名聲、利害的考量。

10鄉黨:古代的鄉和黨都是計算戶口的單位,「黨」是五百家,「鄉」是一萬二千五百家。與現今「故鄉」、「鄉村」或「政黨」等詞義有所不同。

ㄧㄠ

 

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論語憲問)

 

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全要領」是指免於刑誅,領即頸也)。(禮記檀弓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

ㄧㄠˋ

總而言之。

形勢雖強,要之以仁義為本。(史記)

 

三 說明四端乃與生俱來,人人均可表現仁、義、禮、智四德性。

◎段析:說明人天生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此即仁、義、禮、智四端,其猶如人的四肢,與生俱來,不假外求。

1.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四 論述擴充四端的成效。

◎段析:說明若能加以擴充「四端」,即能如「火之始然,泉之始達」,成效無遠弗屆,終能安定天下。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所指為何?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為何「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3.孟子舉「孺子將入於井」的例子,是想說明什麼道理?

 

4.「四端」所指為何?

 

5.孟子以何物譬喻「人之有是四端」?

 

6.孟子如何批判無法行善的人?

 

7.孟子用「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喻指什麼現象?

 

8.先秦諸子對於「人性」有幾種說法?

 

【教學資料】

一、修辭文法小教室

設問

  講話行文,不採直述方式,而刻意用詢問的語氣,藉以凸顯論點,引起注意,甚或啟發思考,而使話語、文章激起波瀾的修辭法,稱為設問。

類別

定義

舉例與說明

疑問(懸問)

內心確有疑問的設問,不知答案。

1.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2.何以利吾國(家、身)?

3.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激問(反問)

為激發本意而問,其答案在問題的反面。

1.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師說)

3.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提問

為提起下文而發問,答案在提問之後。

1.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2.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飲馬長城窟行)

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二、儒家著述概說

書名

時代

別稱

作者

主要思想

文章特色

篇卷

論語

春秋

論、語

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

強調仁,主忠恕,倡正名。

語錄體

二十篇,始於學而,終於堯曰。

孟子

戰國

 

孟門弟子筆記,孟軻潤飾而成

強調義,主性善,樂善順性。

語錄體過渡至論說文

七篇,各分上下。始於梁惠王,終於盡心。

荀子

戰國

孫卿新書

荀況

強調禮,主性惡,化性起偽。

論文形式

漢賦之祖

三十二篇,始於勸學,終於堯問。

 

七、有關孟子的成語

成語

釋義

出處

 

比喻人做事缺乏恆心,時常中斷。

告子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指最初製作人俑來殉葬的人。後世用以比喻首創惡例的人。

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認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實與用真人陪葬無異,所以指責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後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本指戰國時楊朱所倡的為我、貴己學說。後用以譏諷人極端吝嗇、自私。

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看到別人溺水,就像自己溺水一樣。比喻仁愛的胸懷。

離婁下: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本指言行違背仁義。後多指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左右兩邊都能夠得到水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後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世圓滑。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如赤子般善良、純潔、真誠的心地。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戰國時白圭築堤治水,將本國氾濫的洪水排入鄰國,把其當成洩洪的水泊。比喻損人利己。

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像解下被倒吊著的人一般。比喻把人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指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贊助別人做好事。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齊國東部地區鄉野鄙俗之語,孟子認為此地的傳言多屬不實。比喻沒有憑證,荒誕不經,不足採信的言論。

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人民擁護愛戴軍隊,紛紛慰勞犒賞。

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

 

本指山上無樹木。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髮。

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一齊國人有一妻一妾,出門後必酒足飯飽而歸,並告訴妻妾是與富貴者飲食。後妻尾隨其後伺察,始知其夫乞食於墳間祭祀者。後以齊人之福譏諷男子有妻又有妾。

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古時宋國人因他種的禾苗未長高,而用手將它拉高,結果禾苗卻反而枯死了。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