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詩選(三)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1.下引文字,依文意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是:「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帶,他沒說太緊/我們深深潛入月光,開車沿著濱海/我是鮭魚/ ()我們一道游向宜蘭老家歸去/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 ()我側頭看看他/父親的回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 ()骨灰罈子裡的父親,他也是鮭魚 ()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這是我的世界,在公雞未啼的凌晨/更像是父親的世界 /而此刻正是我們父子共處對話/今天父親不再咳嗽,比往常沉默」(黃春明帶父親回家) (A)丙丁甲乙 (B)丙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甲丙丁乙。

   2.下列是一節新詩,請依照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溼了的外衣()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鄭愁予賦別)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下列八首詩,請選出適當的題目。

(A)樹蛙 (B)暖暖包 (C)登山鞋 (D)立可白 (E)按摩者 (F)山谷(F)除溼機(G)手掌(H)蟬鳴(I)蚱蜢

1.坐在竹林的高處/我是南面之王/秋天之後/不能讓蟬歌絕響。――(  )

2.守護著你每一個腳步,一路讓你出氣宣洩,最後拱你登上巔峰――(  )

3.形體寬厚如原野/紋路曲折如河流/風致如一方石膏模型的地圖/你就是第一個/告訴我什麼是沉思的肉/富於情欲而蘊藏有智慧。――(  )

4.他雖是瞎了眼/但卻沒有黑暗的夜間/當日沒街衢沉靜的時候/是為了給誰聽呢?/好像牧羊神/陶醉於吹著蘆笛 但他的任務/卻是給走馬似的女人/消滅遊後街的腳痠。――(  )

5讓我把你潮溼的憂傷,一點,一滴,收藏――(  )

6其實一切都可以重來,那些曾經錯誤的,就用微笑掩蓋――(  )

7火山的灰燼,擁抱後的溫柔碎片──人類偉大的暫存技術――(  )

8是什麼東西/被夾上了?/枝頭上有哭聲 是什麼東西/被粘上了?/樹葉裡有哭聲。――(  )

 

  • 小問:

1六○年代現代詩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改變或特點?

2為何林亨泰及杜潘芳格被稱為「跨越語言的一代」?

3「笠詩社」的成立有何特別意涵?

4林亨泰的詩歌創作可分為哪三個階段?

5杜潘芳格的「原鄉」一書有何特別意涵?

6請描述你認為的傳統客家女子的形象!

 

六○年代現代詩的發展

分期

主要詩派

簡介

代表詩人

六○年代

五○年代的臺灣現代詩運動,以反傳統、學習西方為主導方向,偏好探討自我內心世界,表現超現實的寫作技巧與晦澀的語言風格。六○年代起,臺灣內、外情勢都產生巨大變化,現代詩壇開始質疑現代主義思潮,詩風逐漸轉變,文字趨於平實,題材亦能與現實社會結合,葡萄園詩社與笠詩社為此時期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詩社。

葡萄園詩社

一九六二年創立,發行葡萄園詩刊,主張「回歸真實,回歸明朗,創造有血有肉的詩章」。強調現代詩的明朗化和普及化,重視詩歌的健康內容,批判朦朧晦澀的西洋詩風。

古丁

文曉村

笠詩社

1.一九六四年六月由林亨泰、陳千武、詹冰等人籌組成立,發行笠詩刊,林亨泰為首任主編,為代表本土意識的詩派。

2.「斗笠」象徵純樸勤奮、堅忍不拔的臺灣本土精神,詩社以此為名,即強調鄉土精神的維護、現實人生的批判,鼓吹「時代性」與「社會性」的詩風。

3.主張正視當代的社會現實,反對超現實主義的虛無晦澀,使用明朗的日常語言書寫,成員或以母語創作,閩南語居多,客語其次。

4.林亨泰及杜潘芳格均受日據教育,曾以日文寫作,臺灣光復後重新學習國語,人稱「跨越語言的一代」。林亨泰詩作帶有實驗性,語言極簡,使讀者直接思維事物的本質。杜潘芳格為客語詩人,也用國語寫作,笠娘表現客家族群情性與生活天地,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遠。

林亨泰、陳千武、趙天儀、詹冰、白萩、杜潘芳格、李魁賢等人

         

【作者】     林亨泰

◎補充注釋

1.跨越語言的一代:出生於日據時代的林亨泰,在中學以前完全接受日本教育,光復之後考上臺灣師範學院教育系之後才開始接觸國、臺語,故早期的創作都是以日文寫作,他的第一本詩集靈魂的啼聲(亦譯為靈魂的產聲)收錄的全是日文詩。在銀鈴會潮流復刊後,他開始嘗試中文創作,而後在現代詩社、笠詩社時期大量發表中文詩,奠立其詩壇之地位。由日文而中文的創作歷程,讓林亨泰深刻反省到文學創作之語言的重要性,更提出「臺灣文學精神的確立必須以臺語為基礎」這樣的觀點。

(資料來源:林亨泰(1990)。跨不過的歷史。臺北:尚書。P.151-160

2.笠詩社:現代詩停刊後,林亨泰以前衛的詩觀呈現在詩壇上,他繼續參與創世紀所主導的「後期現代派運動」,到了一九六四年,林亨泰與桓夫、詹冰、錦連、吳瀛濤、白萩、趙天儀等人共同策辦笠詩社後,即被推選為首任主編。笠詩社成員多為本省籍詩人,以「笠」為名,具有相當濃厚的鄉土氣息,並以現實主義與鄉土關懷,為笠詩社的主要精神。因此,在笠詩社成立之時,林亨泰一方面仍未放棄現代派的前衛精神,並不斷呼應世界文學潮流,一方面則融入臺灣本土精神,在地緣關係上強調對本土的認識與關懷。於是在此時期他不僅追求詩之前衛性與世界性,並慧眼獨具地將詩壇引導至融合臺灣精神的現代主義。在此時期,林亨泰不但主編笠詩刊,並創作許多深富哲理與原創性的作品(如非情之歌組詩),寫下許多重要的詩論(如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為臺灣詩壇留下豐碩的成果。

(陳昌明。藝術家素描。201425

◎林亨泰與圖象詩

  林亨泰自現代詩十三期至十八期中發表了許多令詩壇戰慄、驚歎的「符號詩」,如輪子、房屋、進香團、體操等,引起了詩壇的爭議與抨擊。並在十八期上發表符號論一反傳統詩觀對詩之抒情性及音樂性的強調。林亨泰認為「寫詩離不開象徵,而象徵卻是隱喻的手法造成的。可是這種隱喻的手法即使運用得再高超,也比不上符號的功能。詩裡的『象徵』,所能給予詩的也就是代數裡的『符號』所能給予『代數的』。再說得明白一點,所謂象徵也不過就是語言的『符號價值』之運用而已」。林亨泰之符號詩在詩壇上引起了許多爭議,然而若將符號詩的實驗性創作放至時代的脈絡中來探討,將可發現在戰鬥文藝充斥的五○年代,詩人們在不欲心靈被軟性禁錮的情況下,吸收了西方現代主義的思潮及創作技法,如立體派、未來派,並運用了中國文字的象徵特性,在新詩的創作上力求突破,雖然符號詩較偏重於文字形式的實驗,不免遺漏了詩的音樂性,且文字形式的創造欲達到不著雕痕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他影響了詩壇對新詩在文字形式上創新的嘗試,如白萩先生即受到林亨泰之影響,創作了許多圖象詩。白萩云:「圖象詩在『繪畫性』中所獲得的前衛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它在表現領域中所顯示的獨特的光芒,也應被一個自覺的藝術家所嘗試、所採納。」因此,林亨泰符號詩的創作可視為臺灣詩壇,詩之形式創作的新突破。

◎個性養成

  林亨泰是家中長子,在他十三歲,公學畢業(即小學)正打算北上投考臺中一中(初中部)前夕,母親因難產而過世,而後父親再娶,父子間情感因而不睦。家庭的變故使他深覺痛苦與孤獨,在少年時代就開始思考人生問題,最初曾企圖在宗教中找尋人生的答案,卻因為得不到共鳴而轉向文學發展。失去家庭溫暖的幼少年經驗,一方面影響他趨於沉默孤處以及隨時內省的思考習慣,另一方面則使他很早就意識到社會、政治體制的無理壓迫,這種現象使他的少作表現出既有沉靜之抒情,亦有敏銳之社會、政治批判的詩風。

◎寫作理念

  林亨泰除了詩歌創作外,也致力於理論研究。林亨泰之創作歷程,詩壇學者公認有三階段:

1.起於批判:銀鈴會時代(一九四二—一九四九年),發表批判現實社會的作品。

2.走過現代:參與現代派運動(一九五六—一九六四年),創作具實驗性的符號詩、圖象詩,解構陳腐的創作觀。

3.定位本土:創笠詩社(一九六四年—),主編笠詩刊,以社會寫實關懷本島之斯土斯民。

  陳凌詩史之眸:「始於現實批判,途經現代實驗,終歸鄉土寫實的脈絡,是林亨泰文學心靈成長的莊嚴儀式。」

【作者】        杜潘芳格

1.臺灣重要的客語詩人:杜潘芳格以客語創作的詩,約計有七十餘首。多收錄在朝晴、青鳳蘭波以及芙蓉花的季節詩文集中。

2.除客語詩創作外,她同時也以日文、中文發表新詩:大約十五、六歲時,她開始用日文創作,同時也創作散文和小說。身為所謂「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母語是客語,但是自幼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體制,使她日常生活與寫作,都以嫻熟的日語應對,與表現流暢的感情思想。約莫到六○年代,她才開始提筆以中文創作詩歌。第一本詩集是以其丈夫的名字為題,為祝父親壽辰而出版,中日文詩合集的慶壽,正式步入臺灣詩壇。八○年代中期起,嘗試使用客語來進行寫作。不論是日語、中文或之後客語現代詩的創作,通過自身語言的侷促,戰戰兢兢地書寫,孜孜不倦地堅持。(節錄自劉維英編(2009)。杜潘芳格集。國立臺灣文學館。P.113-114

3.原鄉:在此「原鄉」一方面標誌了女詩人的客屬身分,以客家為其語言的原鄉;另一方面則以女性自我為主體,以自由與尊嚴為其女性的原鄉;同時亦以單一純潔、純粹的書寫態度,呈現文學心靈原鄉。

◎個性養成

  杜潘芳格的父親在留日期間,曾經接觸許多新思想。日據時期,任職鎮上庄長,渴慕中國思想,也時常閱讀三民主義,以及五四運動相關資料,面對日本人的壓力統治,心生反抗意識,卻因為政治環境以及需要與日本人周旋的工作背景,無能發洩民族矛盾的苦悶,因此杜潘芳格自幼便能體察人格被輕蔑及分裂的艱困時代。母親詹(鄭)完妹,天資聰穎,性格強烈且極有正義感,謹慎持家且時常濟助貧弱。同時潘母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對於詩人的自我省察的教育,以及信仰堅定虔敬有著極深遠的影響。

◎文學啟蒙

  杜潘芳格讀書時有過被日本人欺負的不愉快經驗,這些不被日本同儕認同,被欺負、被凌辱的殖民痛苦與抑鬱,委屈與靜默,讓杜潘芳格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時光,不斷尋求逃離現實痛苦的出口,而詩,是一個容許幻想的美麗境地,讀詩、寫詩更引領她掙脫紛雜的塵世,以語言架構心中的桃花源。進入新竹女中就讀,她開始以日文進行詩創作,也寫小說與散文。而這過程中,母語客語到日文基礎教育的薰陶,夾揉種種不安、飽受欺凌的殖民地經驗,是「跨越語言一代」詩人們心酸血淚裡,汩汩流出的創作泉源。

◎寫作理念

  杜潘芳格用她的語言,一方面不屈地揭示人類生存的意義,不懈地追求一種內在自由的摯愛,一方面執著地追求真理、和諧與秩序,試著去探問、去洞察這被稱作乖謬的世界。她認為「詩人對於大自然的法則,以及人生的生活所有迎面來臨的現實問題,站在自己的立場發揮擴大的感受與知識,使用言語作資源、資材,構築創作出來的思念就是詩。」(詩的教養)杜潘芳格積極地從事語言原鄉的探尋,喚醒客家人生命的記憶,更持續豐富當今客語寫作的版圖。

一、風景No.2                  林亨泰

【題解】

◎補充注釋

2.以「風景」為題者共有兩首:

第一首為風景No.1

農作物  的

旁邊  還有

農作物  的

旁邊  還有

農作物  的

旁邊  還有

 

陽光陽光晒長了耳朵

陽光陽光晒長了脖子

◎寫作背景

  林亨泰談風景的創作背景:「我這兩首風景是在溪湖到二林的途中坐在巴士上完成的。……從車窗眺望遠景,防風林一排一排,車快速的飛過。」林亨泰於一九二四年出生於彰化,那是臺灣西部一片廣闊的平原,土地被開墾為良好肥沃的農田。乘車經過海濱可以看到防風林,構成海邊的風景。因此,風景的意象,才那麼優美清雅地,棲息在林亨泰的心裡,讓他表現為詩,以能切實巧妙的視覺美排列出詩的語言,以一層又一層,帶著音樂性的從容,以防風林的靜態表現,配上「然而海/以及波的羅列」的動態,構成微妙的現代知性的意象美。

(改寫自陳千武(1997)。臺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P.269

◎風景一詩的知性特質

  林亨泰在討論自己兩篇風景詩作時,曾經說符號詩的實驗在風景No.1和風景No.2中已經到了極限,他在詩作中「從根本揚棄了修辭學上的運用,而走向結構性、方法論上的策略」,也就是說,他將詩作「對字義的依賴降至最低,讓每一個字成為一個存在」。林亨泰在接受陳明台訪問時,亦曾提到風景這首詩有著「新即物主義」的意圖,要讓書寫的對象自我呈現,詩人不加任何主觀暗示,他說:「本來我是靠object要讓讀者自己去想像的。早些時候有人說,那是立體的實驗。其實我是靠即物性的表現寫的。因為那首詩不是用排的,是靠對象的事物,農作物也罷、防風林也罷,是靠那些東西的本身去表現的。」可見這首風景應用新即物主義的客體客觀呈現,是袪除任何形容詞、副詞等修飾語彙的純淨詩作。

【課文與注釋】

◎詩中第一節第三行和第五行的「防風林」既是每一前句的賓語,又是每一後句的主語,無論是把它們的第一節六行當作三個重複句來讀,還是把它們當作「回文」來讀,都能夠讀出防風林那種綿延不絕和一望無際的氣勢。而第二節的安排,則直接使用疊句,將詩中防風林所具有的層層疊疊,若海浪奔湧的空間秩序渲染得淋漓盡致。

◎詩中純粹「知性」的書寫,與以「感性」手法去寫旅程所見風景的「心情」不同。

第一段:模擬海岸邊防風林的排列方式,描繪出綿延無盡的海濱景象。

◎段析:重複敘說「防風林」,以及它的外邊還有「防風林」,呈現出一排排立體的圖象,並產生臨場的速度感。

◎此詩第一節的讀法有二:

(1)將此六行當作三個重複句來讀。

(2)將第三、五行句首的「防風林」三字作二次讀,使之成為:

防風林的外邊還有防風林

防風林的外邊還有防風林

防風林的外邊還有防風林

注釋補注

1防風林:植物名。木麻黃科木麻黃屬,常綠喬木,可作防風、防砂等用途。鄉間常用做行道樹,田間及海濱用作防風林。

修辭

  • 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類疊、排比。

第二段:讓視覺繼續延伸,呈現防風林外仍能遠眺到海景及層層波浪。

◎段析:重複「海」以及「波的羅列」,展現視覺延伸的圖象性。

修辭

  •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類疊。

文意

  •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此二句造成視覺不斷延伸,彷彿眺望防風林外,還能看到海以及羅列層疊的波浪。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節,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風景No.2第一節其實只是不斷地重複哪一句話?

 

2.風景No.2中,在「速度感」的掌握上,透過什麼語詞呈現?

 

3.風景No.2第一節詩歌的寫作形式有何特色?

 

4.風景No.2第二節的作用何在?對全詩有何影響?

 

5.風景No.2第二節的寫法,是否有其他的文句調整方式?如此調整造成什麼樣的效果?

 

6.風景No.2中,何以見得林亨泰所強調的知性的詩風?

 

二、笠娘              杜潘芳格

【題解】

◎寫作背景

  一日,作者至香港旅行,遊賞到農村,看見農村姑娘穿梭在農作物間,因為天氣很熱,她們在斗笠上加黑色的紗以阻隔太陽,看著她們,作者腦海中浮現了客家女子的身影,在詩中,鄉土故里的印象盤根記憶深處,透過客家女子的形象充分展現。

【課文與注釋】

第一段:寫客家女子在意識中跨越了山和海。

◎段析:以簡單的筆觸,展現客家女子鮮明的形象,以及參與勞動的場景。

課文補注

  • 頂著笠:客家女子頭戴斗笠,表現勤勞儉樸的形象。
  • 「那女人」走過去:詩中的主角。
  • 那女人「走過去」:主角的動作。

修辭

  • 頂著笠/那女人走過去:倒裝/原句為「那女人頂著笠走過去」。
  • 翻過一山,再翻過一山,進而跨向大海那邊:類疊、層遞。

第二段:空間不斷的移動,時光不停的回返。

◎段析:透過一再重複的「再過去」,表現時空的移動。

修辭

  • 再過去,再過去,/再過去的高山,過去的高山:類疊、層遞。

第三段:客家女子回到生命記憶的原鄉,回到青春年少的時光,展現嬌媚的身姿與情愛的心理。

◎段析:展現客家女子在陽光下美麗的身影、明朗的性格以及揮灑青春的姿態,成功塑造客家女子的精神特質。

課文補注

1.客家笠:竹笠,在客家地區叫「笠嫲」、「笠婆」。客家人大多住在山區,由於田園稀少,土地貧瘠,男人多半外出營生,種田、紡織等工作就落到女人的身上。在贛南和粵東、粵西一帶的客家地區,客家婦女都戴著一種獨特而別緻的斗笠,俗稱「涼帽」。這種涼帽的頂部縫有布,有的還繡著梅花等紋飾,邊沿周圍垂掛著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的布,有黑色的、有藍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色的……。這種斗笠特別能遮光,垂布在隨著身體的擺動中飄舞搖擺,招來悠悠微風,涼爽宜人。客家婦女戴涼帽的習俗,相傳始於宋末。當時,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輾轉南遷,在這裡開荒種地,但婦女走出深閨,拋頭露面被視為有失體統,有悖風化。聰明的客家婦女便想出兩全的辦法,即頭戴竹笠,竹笠罩上一塊黑布遮面,布上開個小孔看東西。後來,在實際使用中感到這樣很不方便,有人便把布剪短,並縫在帽沿的周圍,成為今天客家婦女使用的涼帽,婦女們著涼帽在田裡勞動,猶如朵朵鮮花,五彩繽紛。

修辭

  • 飄飄吹拂著大地。/飄著,飄著:類疊。
  • 相思迷戀的貞女,花蕾般的貞女:類疊。
  • 花蕾般的貞女:譬喻。
  • 裝滿了早春的櫻花,盛開的杜鵑花:象徵。
  • 引誘著「太陽光」:象徵。

文意

2.「客家笠」披著黑色遮日流蘇:頭戴斗笠為客家女子常見的裝扮。黑色遮日流蘇遮住女子的臉孔,增添了神祕的想像。

3.裝滿了早春的櫻花,盛開的杜鵑花:「花」為女人的意象,表現出女子容貌的美麗與動人。「早春」、「盛開」顯現女子青春正盛。

4.引誘著太陽光:「太陽光」為男人的意象,表現其陽剛。

【課文問與答】指學習重點,指搭配課文第一節,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笠娘一詩所描寫者為何?

 

2.從笠娘中的哪一句,可以看出杜潘芳格擅用濃烈的顏色表現?

 

3.笠娘中翻山、跨海及一再重複的「再過去」,有何意涵?

 

4.笠娘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杜潘芳格所描寫的是客家女性?

 

5.笠娘中哪幾句,將女子由戴著笠的神祕,轉為展現迷媚的風情?

 

6.笠娘中「早春的櫻花」、「盛開的杜鵑花」用來形容什麼?

 

7.笠娘中何者為男人的意象?

 

8.笠娘中呈現出客家女子什麼樣的精神特質?

 

【教學資料】

修辭文法小教室

類疊

  同一個字、詞、語、句,或接連、或間隔,重複地使用著,用以加強語氣,使講話行文具有節奏感的修辭法,稱為類疊。

類別

定義

舉例與說明

疊字

同一字詞連續使用

1.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

2.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類字

同一字詞間隔使用

1.相思迷戀的貞女,花蕾般的貞女。

2.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鮮花,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詩經小雅蓼莪)

疊句

同一語句連續使用

1.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

2.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3.再過去,再過去,/再過去的高山,過去的高山。

4.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5.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醜奴兒)

類句

同一語句間隔使用

1.在歸途中,我翻來覆去的想;回到屋裡呆在桌前,翻來覆去的想,睡到床上還是翻來覆去的想。(陳之藩圖畫式的與邏輯式的)

2.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詩經小雅蓼莪)

◎小問:

1請畫出農舍此詩的圖象!

2若不看說明,你能看出第二首詩是描述「進香團」嗎?

3相思樹一詩中的「克拉基四 速必度三十」是甚麼意思?

4春天一詩是杜潘芳格成長的轉折,請問從此詩中你看到作者想追求甚麼?

相關選文佳句

()農舍

被打開著的

  正廳

  神明

被打開著的

【說明】農舍這首詩最初發表於一九六二年八月野火詩刊,詩作入眼即見是一打開的門,且與句中文字相互呼應,既是象形又富含寫意。只要我們張開雙眼,隨即映入眼簾的「正廳」即清晰可辨,它所表現的即是廳堂正對門的那面牆,透過農舍裡的擺設,即方桌上的「神明」和「祖先牌位」,以樸實自然的文字表達出農民的虔誠信仰。而在靜態的畫面中,門是「被」打開的,代表的是屋子內有人居住,而非是「無人之境」,可以感覺生命的隱然躍動和寧靜祥和。再就視覺感而言,第二與第五行為門的中樞,即帶有轉軸的部分;而第一及第六行的兩個「門」字,實際上變成了兩扇被開著的門,圖象性十足。圖象與詩意相輔相成,除呈現出農村中常見到的畫面,可以使人直視其內、一覽無遺外,更隱含著農村人民真誠開放的心靈。

()進香團

旗──

   黃

   紅

   青

善男1 拿著三角形

善男2 拿著四角形

 

香束

燭臺

   ~~~~▋▋

   ~~~~▋▋

信女1 拿著三角形

信女2 拿著四角形

【說明】進香團這首詩最初發表於一九五七年現代詩第十七期中。詩人運用符號圖象的排列組合,不加任何讚辭或貶語,純任進香團靜靜演出。其中,我們能看見局部且靜態的三角旗與燭臺之形,同時也能看見排隊的善男信女,因此詩中「善男」、「信女」等直立堆疊的四行文字,即代表進香團信眾手持各類旗幟、香束、燭臺等紛立的意象,只可惜詩人無法具體呈現。詩題為進香團,其中「進」字是動詞,應是造成事件推演的重點,但由於要以詩來「具象」此場景實非易事,因此「進香團」三字成為靜態的集合名詞,「進香」只好以停格的方式來象其形。讀完此詩,有人能感受到隊伍行進時的虔誠,亦有人對隊伍行進感到滑稽可笑,姑且不論感受如何,詩人早已透過符號呈現出農村社會生活中特有的風俗習慣。

()相思樹

相思樹,會開花的樹

雅靜卻不華美,開小小的黃花蕾。

 

相思樹,可愛的花蕾

雖屢次想誘你入我的思惟

但你似乎不知覺

而把影子沉落在池邊,震顫著枝椏

任風吹散你那細小不閃耀的黃花。

克拉基四 速必度三十

剛離別那浪潮不停的白色燈塔

就接近青色山脈

和繁茂在島上的相思樹林啊。

 

或許我的子孫也將會被你迷住吧

像今天,我再三再四地看著你。

我也是

誕生在島上的

一棵女人樹。

【說明】杜潘芳格的詩極為重視語言的表現和美感的傳達,意象經營十分用心,相思樹是她最早用中文發表的詩作,詩中描寫臺灣十分常見的相思樹,並用「女人樹」來自我比喻,突破了僵化的意象,表現出豐盛的生命力。

(四)杜潘芳格她的第一首詩春天,原是以寫的,受到吳濁流先生的鼓勵,由吳濁流先生翻譯後發表於一九六六年她四十一歲時,詩是這樣寫的:

許久,我遺忘了你,

你是誰?

是詩,春天,溫柔的心。啊!不錯!

 

人生是荒海,而常聽詩和春天和溫柔的心,似盛開的花,那麼美麗而優雅,可是如此從心靈深處思慕著你,憧憬著你,這又好像是第一次。

想念你,我很高興,不過,不知為何,覺得悲傷欲哭,是因你太慈祥了不是嗎?

是啊,一定是這樣的。

 

跟著太陽和風 春天呀!你回來了。

輕輕地敲我的心扉,

然後以那舒快的詩,

好比美麗的小姐在華美的陽台上跟著輕盈的步子一般,

從心扉裡出現。

 

春天呀!許久我遺忘了你,

抱住我這疲倦於生活的心靈吧!

【說明】這首詩就彷彿是王昌齡閨怨一樣;閨中少婦由於看到春天的美好,惋惜春光流逝未能好好珍惜而愁怨。所不同的是,一般少婦是「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期盼的是出外謀功名的良人早歸,共效于飛。潘芳格則是「忽見陌頭楊柳色,悲覺心靈久疲倦」,體會到現下生命的愁苦,「因為人生像荒海」,以至於日子過得竟遺忘了像詩一樣的春天,以及像春天一樣的詩情。詩人一思及此刻「思春」的無奈,竟至「悲傷欲哭」而不能自已。

檢點當時促使潘芳格心靈疲倦的原因是什麼?多年之後已是七十歲老婦人的她回憶說;四十一歲那年,有一天忽然憬悟:難道她的歲月就得在生孩子、養孩子、生孩子、養孩子的重複包袱、了無止盡的家務勞苦之中流逝嗎?往日文學少女的美夢何在呢?竟然久矣不復夢見、亦復無跡可尋,難道自己一生就甘願如此耗擲了嗎?就這樣善罷甘休嗎?老婦的她追憶年少以來,「善盡母職」與「成為詩人」的兩難齊全,成為她過往生命中恆常的掙扎擺盪與衝突,一直到進入暮年,孩子都相繼成家立業一一離巢了,才終於獲得自由紓解與釋放。由此可見在臺灣婦運開始、女權主義興起之前,杜潘芳格輩的女性知識分子,早已在傳統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的桎梏中,承受了足以抹殺自我存在快樂及價值意義的沉重負荷,而孤獨自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