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通史序)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大家都說愛臺灣,以「臺灣之光」為榮,但你了解臺灣嗎?

臺灣地名猜一猜:

1.包青天──(                      2.菜籃貯沙──(                   3.天下第一關──(      

4.不愁衣食住行──(                 5.表揚善行──(      

【題解】

別名

序(多置於書前)

敘、緒、引言、前言、(ㄅㄧㄢˋ)ㄅㄧㄢˋ)言、序言、卷頭語。

跋(置於書後)

後序、後記、書後、跋尾。

序跋類

書序

自序

史記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

置於書後。

說文解字敘

許 慎

置於書後。

集古錄跋尾

歐陽脩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他序

金石錄後序

李清照

趙明誠作序,李清照重閱作補序。

詩序

自序

琵琶行并序

   

記詩之本事,為詩人自撰。

桃花源記

   

正氣歌并序

   

詩集序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古人親朋宴聚,在宴上飲酒賦詩,詩成,集合成冊,再由在場某人為此詩集作序。

蘭亭集序

   

贈序類

說明

贈人以言,以表敬愛或陳忠告之誼者。唐初贈人始以「序」名。

例文

韓愈、〈師說〉、〈送董邵南序〉、〈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歐陽脩〈送徐無黨南歸序〉

王安石〈同學一首別子固〉

蘇軾〈稼說送張琥〉

曾鞏〈贈黎安二生序〉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作者】

小問:

試說明連橫寫臺灣通史的使命感是由何而起?臺灣通史為何不屬於正史?

 

◎生平經歷

1.歷經割讓臺灣

  連氏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十八世紀初,清聖祖康熙年間,連橫七世祖連興位,因為痛明室之亡,加上不願受異族統治,毅然渡海來臺,定居於臺灣府城(即今臺南)寧南坊馬兵營。

  因甲午戰敗,光緒二十一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訂立馬關條約,割讓臺澎。臺灣人不肯服從清廷的命令,翌年五月宣告獨立為「臺灣民主國」。連橫父親連永昌「時已憂思成疾,健康欠佳,卻日日與親戚朋友共談時事,準備籌出一筆錢捐獻。可是,沒有人會料到,他白日奔走健談,一夕竟亡故。這是八月十四日子夜的事情」。當時橫年僅十八,強忍著內心悲痛,利用居喪之暇,親手抄寫杜少陵全集。

2.臺灣詩乘、臺灣語典與雅堂書局

  臺灣通史出版後,連橫又整理古今詩人所寫有關臺灣歷史山川、人事地物的古典詩,編成臺灣詩乘共六卷。

  民國十三年,連橫創辦臺灣詩薈,刊載有關臺灣古今的文章,並先後發表了臺灣漫錄、臺南古蹟誌、餘墨等文。

  連橫熱心保存臺灣文物,除自己傾心於蒐集、編纂、著述等工作外,更注意其他人的作品。如當時有夏琳著編成閩海紀要,記載鄭成功祖孫三代事蹟,夏氏邀請連橫為之親自校訂,並於民國十四年出版。

  日本占據臺灣後,嚴禁漢文,且不許學生使用臺語。連橫於太平町(今延平北路)開設雅堂書局,專門出售漢文書籍及筆、墨、扇、箋等國貨,日文書籍與日製文具則一概不售。又利用暇時致力於漢文教學,開辦漢學研究會,終於引來日人的阻擾,兩年後,不得不宣告停辦。結束雅堂書局後,連橫全力研究臺語,編纂臺灣語典。

  民國二十二年,連橫因不願繼續過受日本統治的生活,遂毅然赴上海,決心終老祖國。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病逝上海,享年五十有九。

◎寫作理念

  連橫一生才華洋溢,成就多元。由於時代背景和家學淵源的關係,連橫在傳統文化和文學觀上偏向守舊,而他的愛國情操也不斷流露在各項作品中。林文月在青山青史:連雅堂傳一書中說:「無論通史、詩乘、詩薈、漫錄,乃至於臺南古蹟誌的發表,其動機及基本精神是一貫的,那就是『愛國保種』。」民國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連雅堂先生逝世十五週年,張其昀先生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紀念會,以臺灣精神一文追崇他在學術上的貢獻。張其昀先生在臺灣精神一文中說:「雅堂先生畢生盡瘁於鄉邦文獻,著作等身,皆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愛國保種』四個字。愛我祖國,保我華族,其治學宗旨在此。」

 

【課文段析】

◎本課章法:

1.以「史」字為全文線索。

2.先指出臺灣沒有好史書的困境。(第一、二段前)

3.指出史書之價值與重要,表明臺灣無史之憾。(第二段後)

4.敘述蒐集臺灣史料的困難。(第三段)

5.本書寫作體例。(第四段)

6.文末勉勵同胞發揚種性,全文以保存臺灣文獻、發揚民族精神為宗旨。(第五段)

 

第一段:歎臺灣無完整史書。(反面下筆,為創作臺灣通史之必要作鋪墊)

  • 段析:由臺灣的開發說起,說明臺灣已歷經荷蘭、鄭成功與清代三代,三百餘年的開闢、經營,卻沒有很好的史書記載這段可貴的歷史,而清廷所編修的臺灣史,棄荷蘭、鄭成功於不顧,後來雖有續修,也都侷限於一方,缺乏對臺灣全面性的關照,進而更確切的表明若想依據舊有臺灣史書了解臺灣大勢,實在不可能,為下文修撰臺灣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作伏筆。

課文補注

  • 三百有餘年:應指自一六○四年荷人據澎至一九一八年臺灣通史完成。有,又。
  • 誤謬:(       )複詞,亦作「謬誤」,錯誤。
  • 烏乎:同「嗚呼」。
  • 而書又「已」舊:太、甚。
  • 「苟」欲以二、三陳編:(        
  • 苟欲「以」二、三陳編:(         )【96學測】
  • 二、三陳編:指原有及重修、續修的臺灣府志與諸地方志。「二、三」為虛數,指少數。
  • 大勢:大局勢。

注釋補注

16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兩句可合稱「管窺蠡測」。語本文選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用草莖打鐘),豈能通其條貫?」比喻所見狹小。後也以「管窺之見」謙稱自己的意見。

修辭

  •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層遞、類疊、排比。
  • 開物成務:對偶(句中對)。
  • 僅隸有清「一」朝:鑲嵌。
  • 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    )問。
  • 苟欲以二、三陳「編」:借代(       )。
  • 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譬喻(    喻)。

文意

  • 臺灣固無史也:非無史書,而是舊志不佳,此言為強調而發。
  •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開發已久,應有許多值得史書記錄的大事。
  • 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舊志缺失之一:史觀誤謬侷限(舉荷人、鄭氏之事弗錄為例);缺失之二:文采不彰。
  • 且府志重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府志久未重修(一七六四年重修後約歷一百五十年),地方縣志雖有重修但無關全局。
  •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不佳之史書限制視野,呼應本段首句。

隅、喁、顒、耦、藕

ˊ

 

一隅三反、侷促一隅。

 

相應和的聲音。

喁喁私語。

 

盼望。

顒望。

ˇ

兩人並耕。

耦耕。

ˇ

蓮的地下莖。

藕斷絲連。

 

第二段:敘舊志的闕漏,以及論歷史十分重要。

◎段析:本段先陳述臺灣經由先人艱苦經營,及至海通以後,時勢所趨,已逐漸由荒島而與世界接軌,於是陸續有英、美、法等國的軍事衝突。舊史當然來不及記載;甚至關於臺灣草莽英雄對抗清廷的起義事件,舊史也闕而不錄。進而指出清廷在逐漸認識臺灣的重要地位後,於是有建省駐防,乃至劃分行政區域、建立軍事防衛、興建農業等積極措施。

◎本段承上段陳述舊志的缺失,以證明臺灣沒有完整的史書。

◎本段描寫臺灣從一海上荒島,到百事俱作、氣象一新,凸顯了前段臺灣無史的荒謬,更開展了下文必須修史的動機。

課文補注

  • 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      
  • 運會之「趨」:趨勢。
  • 後先崛起:即先後相繼不斷。
  • 而舊志亦不「備」載也:詳細。
  • 百事俱「作」:興辦。
  • 臺灣氣象「一」新矣:(       

注釋補注

18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

27朱林:

(1)臺灣通史一書中朱一貴列傳、林爽文列傳皆可見出連橫濃烈的民族情感,因而將清廷認定的「民變」事件解為「起義」。

(2)朱一貴事件:朱一貴以養鴨為業。為人豪爽好客,結交了不少英雄好漢,這些草澤英雄都懷抱著深沉的亡國之痛,伺機起義,當時的臺灣知府王珍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朱一貴遂與好友商議反清,以假冒明朝後裔號召群眾。短時間之內,就有千餘名百姓聞風附從。十三天之內,全臺灣幾乎都被攻陷。

(3)林爽文一役:林爽文由於家鄉(福建漳州)謀生不易而來臺,因農產事業累積財富。一身的工夫加上慷慨任俠的性格,使他成為中部天地會的首領。一七八二年,中部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餘黨前往投靠林爽文。他在一七八六年起事。清廷調重兵來臺,說服「義民」在今日的苗栗、竹南一帶生擒林爽文。

36土宜:

(1)土地對於民居及生物的適宜性。左傳文公六年:「使毋失其土宜,眾隸賴之而後即命。」[語譯:使他們不要違背因地制宜的原則,讓百姓都信賴他們,然後(王者)才殞命。]

(2)土產。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近日有個欽差內相譚稹,到浙西公幹,所過州縣,必要獻上土宜。」

修辭

  • 至於今是賴:倒裝/為「至於今賴是」的倒裝句。
  • 莫可「阻遏」:鑲嵌。
  • 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排比。
  • 「草澤」群雄:借代(              )。
  • 輒啟「兵戎」:借代(         )。
  • 喋血山河:誇飾。
  • 開山撫番,析疆增吏:對偶(        對)。
  • 「開山撫番」,「析疆增吏」:對偶(        對)。
  • 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排比。
  • 綱舉目張:句中對。

文意

  • 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臺灣開發已久(臺灣通史所記起自隋代),先民精神不可忘(而舊志未載)。

ㄍㄨˋ

 

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方孝孺指喻)

 

1.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歸有光項脊軒志)

2.瞻顧遺跡。(歸有光項脊軒志)

 

1.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

2.顧修史困難,修臺之史更難。

3.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1.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

2.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顧念。

眷顧前途,若涉深淵。

 

 

其漸之滫。(荀子勸學)。

 

西力東漸。

ㄐㄧㄢˋ

 

防微杜漸、漸不可長。

慢慢的。

循序漸進。

 

第三段:論「歷史」之價值,導向「臺灣不可無史」。

◎段析:本段承接上段,順勢指出,值此之際,臺灣豈可無史?於是名正言順的帶出:這正是我輩無可推辭的歷史責任,至此修撰臺灣史的必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本段總結「臺灣無史」,指出歷史之重要、無史之沉痛。

課文補注

  • 「夫」史者:發語詞,無義(表提示作用)。
  • 均於「是」乎在:「此」,指(         
  • 均於是乎「在」:保存。

1.國可滅而史不可滅:連橫常說:「國可滅,而史不可滅」,以為臺灣所失者土地,而常存者精神,苟民族文化不滅,則光復河山,決不致徒成虛願。

注釋補注

40郢書燕說: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語譯:楚國人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燭光不夠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僕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一點)於是誤寫「舉燭」兩個字到信裡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高興地說:「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燕相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燕國因此治理得很好。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現在的學者對於古籍往往像這樣穿鑿附會,扭曲原意。]

41晉乘楚杌: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指各國史書名稱雖然不同,性質卻是一致的。

 

修辭

  •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A者,B也。」是一種判斷句的句型,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AB。其中「者」是一個語助詞,用於名詞之後,無義(表示停頓),也可省略。
  • 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排比。
  • 均於是乎在:倒裝/為「均在於是乎」的倒裝。
  • 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引用(語見元歐陽玄進金史表)。
  • 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映襯。
  • 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映襯。
  • 郢書燕說:對偶。
  • 晉乘楚杌:對偶(句中對)。
  •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問。

文意

  •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史之作用。
  • 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史之內容。
  • 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史之價值。
  • 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保存史料之重要。
  • 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以激問帶出修史正是我輩無可推辭的歷史責任。與下段同為問句結尾,反面下筆更見其慷慨激昂。

第四段:敘述修臺灣史書的艱難,表明迫切須於今日修之。

◎段析:本段筆鋒一轉,轉而論述修撰臺灣史的困難:當時臺灣淪入日本之手,資料蒐集不易,取證困難。加上老成凋謝,難以請教熟悉掌故的耆老。最重要的是,正當戰亂之際,公家檔案、私人收藏,大都焚燬;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把握時機積極修史,恐怕一、二十年之後更難修撰臺灣史。

◎文句分析(第四段)

1.本段敘述艱難處多以工整的四字句排比,精緻流暢。而「徵文難」、「考獻難」之後,以「有所不可」繼之,錯綜有變化。

2.層遞句先說明「今日尤難」,再說「及今為之,尚非甚難」,兩句看似矛盾,但細思則知以上艱難都會因拖延而加劇,且日人殖民臺灣以同化為手段,國土已淪喪,連橫不忍文化亦復斷絕,將「今日不修史」視為吾人之罪過,其志動人,而文意順勢進入下段臺灣通史的撰述。

課文補注

  • 「顧」修史固難:(        
  • 疑信相「參」:(        
  • 檔案:官署中分類保存的文書。
  • 私家:(                 
  • 收拾:(           
  • 「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如此。
  • 昭示:明白告訴。

注釋補注

43郭公夏五:郭公,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夏五,則為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

47獻: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語譯:夏代的禮,我能說出,但(夏之後代的)杞國不足以證明;商代的禮,我能說出,但(商之後代的)宋國不足以證明。典籍與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不足,才無法證明。]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49倥傯:疊韻連綿詞

51金匱:以金製的藏書櫃表祕藏的要籍,代表此書的價值與重要。

52風雨: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風雨,喻亂世。後以此二句比喻君子在惡劣的環境也不改變節操。名山之業:史記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司馬貞索隱:「言正本藏之書府,副本留京師也。」此指不朽著作是以藏書之地代稱所藏之珍貴書籍。

修辭

  •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         
  • 何也:(       )問。
  • 斷「簡」殘「編」:借代(         )。
  • 老成凋謝:轉化(          )。
  • 半付「祝融」:借代(         )。
  • 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譬喻(借喻          )。
  • 以成風雨「名山」之業:借代(                       )。
  • 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問。

文意

  •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以下困難可視作紀錄本書寫作之過程。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困難一:徵文難。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困難二:考獻難。
    ‧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困難三:改隸之際取金匱石室典籍難。
  • 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 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克服困難之動力與心態。
  • 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呼應前段「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第五段:說明臺灣通史的撰寫經過及全書體例。

◎段析:本段緊承上段,順勢引出作者不揣淺陋,願意擔負此一重責大任,於是辛苦十年,終於完成了第一部臺灣通史,保留臺灣的歷史文獻。

課文補注

  • 不敏:自謙之詞。
  • 紀:紀以繫年,敘政權開發經營臺灣之過程。
  • 志:志以記事,錄各種制度、社會現象之沿革。
  • 傳:傳以寫人,為臺灣各重要人物立傳。
  • 凡八十「有」八篇:又。
  • 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此,指臺灣通史一書。

修辭

  • 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倒裝/為「在於是乎」的倒裝。

靡、糜、縻

 

靡通「糜」。浪費、毀傷、碎爛、腐敗。

生活靡爛。

 

 

所向披靡。

奢侈。

奢靡。

 

鉅細靡遺。

 

耗、費。

歲糜廩粟。(韓愈進學解)(語譯:每年耗費公家供給的糧食。)

 

牽引牛的繩子、繫縛、牽絆。

羈縻。

 

第六段:敘述修臺灣通史的宗旨。

  • 段析:本段陳述修撰臺灣史的精神與宗旨,並鼓勵國人發揮民族性,承繼前人成果,為臺灣的前途共同努力。

課文補注

  • 拓殖:開拓墾殖。
  • 「惟」仁「惟」孝:「惟」字,因承接前文句「烏乎念哉……」,再強調「思念」、「謹記」之意,故採「思念」之意較為宜。

注釋補注

66不佞之幟:常見自謙之詞:愚、拙、鄙、僕、某、猥、不佞、不才、不敏、敝人、在下、小可。

70式憑:同義複詞,均有依託之意。

修辭

  • 眷顧前途,若涉深淵:譬喻(明喻)。
  • 惟仁惟孝:類疊。

文意

  • 洪惟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呼應第二段開頭「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修史之心境及期待本書讀者讀史之態度。「追懷先德」是「鑑往」,「眷顧前途」是「知來」。
  • 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本書寫作之目標。

ㄨㄟˊ

 

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酣豢於遊戲酒食之間。(蘇軾教戰守策)

 

1.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王粲登樓賦)(語譯:想那光陰迅速地流逝,等天下清平不知要等到哪一天。)

2.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陳情表)

 

1.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2.不惟忘歸,可以終老。(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3.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方孝孺指喻)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思念。

1.洪惟我祖宗渡大海。

2.惟仁惟孝,義勇奉公。

ㄐㄧㄥˇ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舝)

3.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景致。

月景尤不可言。(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ㄧㄥˇ

通「影」,影子。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綜合本文,請說明連橫重修臺灣史的原因。

 

2.連橫在本文中論及「舊志不載」者有哪些?

 

3. 連橫認為歷史的重要性為何?史書可以包含那些內容?除此之外,你覺得歷史還有其他甚麼重要性和內容?

 

 

5.試整理說明修臺灣史困難的原因。

 

1.徵文難

文獻資料

 

 

2.考獻難

口述歷史

 

 

3.兵荒馬亂,欲取金匱石室之書難

時代因素

 

 

 

6.請說明臺灣通史就內容而言屬於甚麼體例?就時間而言屬於甚麼體例?如何分類?起訖時間?

 

 

7.請說明連橫撰寫臺灣通史的目的有哪些?

 

8. 連橫覺得當時的台灣相關史書有許多缺點,但從現代角度重新省視連橫《台灣通史》難道不也出現了同樣缺點?你覺得有那些缺點出現?(例如連橫雖然超越清朝正統觀點,重新審視荷蘭人、鄭氏王朝經營台灣的功勞,但是否又落入另一個漢人為主的正統觀念?)應該如何改進?那你有能力可以寫一本《新台灣通史》嗎?為什麼?

 

 

【教學資料】被動句式――見、為、於、被

說明

例句        請翻譯各句

1.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蘇軾留侯論)

2.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3.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李白與韓荊州書)

1.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2.梅花為寒所勒。(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3.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1.不拘於時,請學於余。(韓愈師說)

2.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司馬光訓儉示康)

3.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4.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5.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1.其被囿也亦巨矣。

2.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3.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4.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5.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