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宗羲(原君)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耿樹民編

暖身一下:

1帝王的權力令人目眩,為何袁世凱不以大總統為滿足而更想做帝王?請問,中國的君主政治與現今民主制度各有何優劣?

2學生進入學校被編派入班級,接著就會推選班級幹部。為什麼要設置班級幹部?很多同學並沒有認真思考過,直覺認定那是老師指定要做的,是如此嗎?請談談「為什麼要設置班級幹部」?

3為什麼比較沒有同學主動要自薦當「班長」、「風紀」、「衛生」,若在「鴻海」公司上班,有「領班」、「課長」、「總經理」等職務,你會自薦或爭取嗎!為什麼?

小問:

1請簡介《明夷待訪錄》一書(原本為何書?寫作目的為何?後來為何改寫成《明夷待訪錄》?何謂明夷?何謂待訪?何謂明夷待訪?黃宗羲主要關注重點為何?這本書反映了黃宗羲的思想何種改變?)

2請問清初三先生指誰?此三人為何同列(相同點)?

3左光斗是誰(你讀過他的事蹟喔)?何謂「姚江黃孝子」?黃宗羲為何要「不棺而葬」?

【題解】

◎補充注釋

1.明夷待訪錄:

(1)順治十年到康熙三十四年(西元一六五三~一六九五年),是黃宗羲講學著書時期,一六五三年黃宗羲抗清失敗,也在這一年他寫下第一本重要著作《留書》(又稱《明夷留書》,是《明夷待訪錄》的前身)。《留書》的寫作目的是歸納歷史上治亂之故,著書立說,留待後人去實行。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他在留書原稿基礎上加以擴充,撰寫《明夷待訪錄》,康熙二年完成此書。書中可見黃宗羲的政治思想產生明顯的改變,他不再將批判矛頭指向明朝或來自夷狄的清朝,而是指向了秦漢以來整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從政經文教各方面提出具有民主啟蒙思想傾向的政治觀點,奠定他成為啟蒙思想家的歷史地位

(2)明夷: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之卦名。其卦辭曰:「明夷,利艱貞。」卦象為離()下坤()上,離代表日,坤代表地,象徵日在地中,太陽之光明受損,比喻賢人身處困境且遭迫害。孔穎達周易正義云:「明夷,卦名。夷者,傷也,此卦曰日入地中。『明夷』之象施之於人事,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智,亦明夷之義也。」

(3)待訪:原書題辭中曰:「吾雖老矣,如箕子之見訪,或庶幾焉!豈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遂祕其言也。」可知作者以箕子(商紂叔父,名胥餘,封於箕,紂無道,箕子諫而不聽,乃被髮佯狂為奴。周武王克商,釋其囚,訪以天道,作洪範,乃封之朝鮮而不臣。後朝周,過商故墟,作麥秀之詩,聞者皆為流涕。今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遺蹟。)自況,說明自己著作此書以待後世明君之訪賢

2.民本觀念:中國的民本觀念起源非常早,在尚書皋陶謨就曾有言:「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當時就存有民本的觀念了。到了孟子更以此解釋「政權轉移」的正當性,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更有「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的見解,強調在位者若殘害百姓,皆可推翻之。

◎寫作背景

曾有人將明夷待訪錄與法國十八世紀思想家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相比擬。社會契約論論證國家權力應屬於全體自由、平等的人民。明夷待訪錄的內容和社會契約論有某種程度的近似,但黃宗羲撰著本書的時間,卻比社會契約論問世,整整早一個世紀。

明夷待訪錄是黃宗羲提出的一部治國大綱,包括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的規劃與建議,也有關於政治上最高原理的闡發。黃宗羲明經通史,究心於當時之務。明夷待訪錄是他以經術為根柢,研究歷代「治亂之故」和明代亡國教訓之後的結論,是他經術、史論、時務三者合一的代表作。這部著作,既閃耀著民主啟蒙思想的光輝,又發揮了儒家聖賢的社會理想。

【作者】

◎補充注釋

1.東林黨:宋楊時建東林書院於無錫,明萬曆間,顧憲成等重新修葺,與高攀龍輩講學其中,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士大夫聞風嚮附,遂有東林黨之稱。魏忠賢亂政,忌東林者,伺隙中傷,遂興黨獄,殺戮殆盡,至籍其名以示天下。崇禎初,忠賢伏誅,公論始明,東林復盛。然與閹黨(史家蔑稱附和宦官亂政的奸臣與以宦官為核心的政治集團)餘孽仍相報復,禍迄明亡始已。

2.黃宗羲進京為父訟冤: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東林黨的重要成員,當時,東林黨的領袖人物如楊漣、左光斗等,時常到黃家談論時事、商討對付閹黨的辦法,但最後黃宗羲的父親被魏忠賢等閹黨害死於獄中。祖父為鼓勵他為父雪冤,特意在家中的牆上寫下春秋時吳王夫差用以自勵的名言:「爾忘句踐殺爾父乎?」黃宗羲謹記祖父的教誨,最後不僅替父親洗刷冤屈,還上書崇禎皇帝,將殺害他父親的凶手處死。

3.清初三大家:

 

相同處

相異處

黃宗羲

1.都以亡國的遺民心境去鑽研學問,憑此寄託故國之思,樹立出一種崇高的民族氣節的學者典型。

2.在治學的態度上,皆崇尚樸實之風,反對虛衍理義,力矯 理學之弊。

3.在經學與歷史問題的研究上,均力求與現實結合,評古論今,追求理想的政治社會制度,以達經世致用目的。

從「政治」角度,思考封建體制

顧炎武

從「歷史」角度,反省封建制度

王夫之

從「哲學」角度,探討 儒學得失

黃宗羲軼聞掌故

1.姚江黃孝子的鐵錐  黃宗羲父親黃尊素在天啟年間任監察御史,被閹黨害死。崇禎皇帝即位時,他身藏鐵錐,帶著奏疏,進京為父親平反冤情。當他抵京時,閹黨的首腦魏忠賢已自縊,父親的冤案也平反,但閹黨餘孽尚存,他就上書請求誅殺餘黨曹欽程、李實等人,後來刑部會審許顯純、崔應元時,他以鐵錐猛刺許顯純,並毆打崔應元,拔取對方的鬍鬚,以歸祭亡父之靈。李實暗中送錢給他,請他不要再追究,他拒不受賄,並上書揭發李實的罪行,在會審時又用鐵錐刺李實。審判結束後,他偕同死難諸臣的子弟,在當年諸大臣遇害的監獄門前,設祭追悼先人,哭聲如雷,聞於宮廷,連崇禎皇帝都歎息說:「忠臣孤子,甚惻朕懷!」四方因此皆知「姚江黃孝子」之事與名。

2.參與反清復明  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清軍攻占南京、杭州,浙東人士紛紛組成義軍,武裝抗清。熊汝霖、孫嘉績於餘姚起義,黃宗羲立即響應參加,與其弟宗炎、宗會商議,變賣家產以助抗清,以家鄉六百名青壯農民組成「世忠營」義軍,追隨明末監國魯王於浙東抗清。當時黃宗羲雖獲魯王任命左副督御史,但實無兵權。由順治二年至十年,黃宗羲因追隨魯王浙東八年抗清,顛沛流離,數度被清廷搜捕通緝,故居兩遭大火,其弟兩次被捕判處死刑,子孫亦接連病逝,黃宗羲遂於詩中自歎:「半生瀕十死,兩火際一年」(南雷詩曆)。其歷經艱辛之抗清生涯,可見於黃宗羲怪說一文。

3.不棺而葬  康熙二十七年,黃宗羲七十九歲,自知不久於人世,就在父親的墓旁為自己造了一個墓穴,安放了一個石床,並屢次吩咐家人:「吾死後,即於次日抬至壙中,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槨。」兒子黃百家在他於康熙三十四年七月亡故後,謹遵遺命,將他「不棺而葬」。全祖望在神道碑文中說:「公自以身遭國家之變,期於速朽。」倘全祖望對黃宗羲的理解無誤,則黃宗羲是抱著遺民的亡國之痛而離開人世。

【課文與注釋】

第一段:闡明君主職分,在於為天下興利除害,而自己不享其利。(託古)

◎段析:本段重在說明君王形成的原因與人性的自私自利有關。

第一層次:先說明古代君王之所以會出現的原因與背景。第二層次:古代君王其職為「利天下」。第三層次:君王辛勞萬分,古人多欲避此職分,例如:許由、務光、堯、舜、禹。

課文補注

  • 必「千萬」於天下之人:指千萬倍。                         必千萬「於」天下之人:超過。
  • 量而不欲「入」者:(                                    亦「猶」夫人之情也:和……一樣。

注釋補注

7許由:與許由相關的成語

1.許由洗耳:許由一聽到堯要將君位傳給他,覺得此話汙染了他的耳朵,便跑到潁水邊洗耳。此成語後多指一個人心性曠達,以接觸塵俗之事為恥。

2.許由棄瓢: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後便掛在樹上,甚至還把瓢丟掉。此成語後多指一個人的隱逸傲世。

文意

  • 豈古之人有所異哉?好逸惡勞,亦猶夫人之情也:古人與今人其實沒有差異,因為好逸惡勞本是人的天性。

1.有人者出……而使天下釋其害:說明君王誕生的原因,是能為天下人興利除害,而不為己。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搭架木枝作為居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量

 

 

量而不欲入者。

計算物體的輕重、長短、多寡。

稱量、衡量。

 

容納或接受的程度。

酒量。

 

量力、量刑、估量。

數目的多寡。

少量。

 

第二段:後世人君以天下為己之私產,而行逐利之舉。(論今)

◎段析:此段以反面立論,批判了後之為君者有了「家天下」的想法。

第一層次:後代君王有天下為私的認知(以模擬口吻寫出)。第二層次:後代君王且有「世襲天下」之打算,因而作出種種逐利行為。第三層次:舉漢高祖之例。

課文補注

  • 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無限大的野心和私利。           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當作是。
  • 始而慚「焉」:助詞,無義。                                  久而「安」焉:心安理得。
  • 「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把……看作。              「受享」無窮:繼承、享受產業(「受」、「享」皆為動詞)。
  • 「溢」之於辭:(           

注釋補注

9某業所就孰與仲多:史記高祖本紀:「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修辭

  • 孰與仲多:倒裝/原句為「與仲孰多」。

文意

  • 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呼應前段「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後世君王已有自私自利的心。
  • 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具體呈現出漢高祖面對天下的逐利之心。

第三段:古今為君之道迥異,今日的君王只求一己私利而犧牲人民,違背君王的職分,已成為天下之大害。(古今對比)

◎段析:

第一層次:對比古之君(為天下之客)、今之君(為天下之主)。第二層次:批判今日君王殘殺天下之民,不知愛民如子。

第三層次:強調今日君王已為天下之大害。

課文補注

  • 凡君「之所」畢世:助詞,無義。                         無地而得安寧:沒有一個地方能讓人民安居樂業。
  • 是以:所以。                                          「以」博我一人:來。
  • 我「固」為子孫創業也:本來。                           我固「為」子孫創業也:替。
  • 敲剝:壓榨。                                           骨髓:骨頭裡面的膏脂,比喻人民的財產。
  • 以「奉」我一人:(                                   「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那麼。
  • 向使:假使。                                           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本來。

修辭

  • 屠毒天下之「肝腦」:借代,指(                 敲剝天下之骨髓:譬喻。
  • 此我產業之花息也:譬喻。                        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語氣。
  • 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激問。

文意

  •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與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意涵相近,皆為民本思想。【100指考】
  • 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若是沒有殘害人民的後世君王,人們反而能夠為自己打算、享用各自擁有的東西。
  • 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強調當初天下設立君王的本意並非如此,今日君王已背離人君之職分。

◆固

ㄍㄨˋ

 

1.我固為子孫創業也。

2.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

3.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連橫臺灣通史序)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

鞏固。

1.攝緘縢,固扃鐍。

2.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既、即、及

ㄐㄧˋ

 

1.其既得之也。

2.春服既成。(論語先進)

ㄐㄧˊ

 

若即若離。

 

立即出發。

 

即使。

ㄐㄧˊ

 

迅雷不及掩耳。

兄終弟及。

大人世及以為禮。(禮記大同與小康)

 

第四段:揭示「民貴君輕」之民本思想,駁斥小儒「君父」思想之荒謬。(古今對比)

◎段析:

第一層次:強調今之君多為暴君,遠不如古之君。

第二層次:提出「革命有理、民本為要」的觀念,揭示民本思想。

1.質疑小儒所謂的君臣之義(絕對的君臣關係)。2.贊成革命,推崇孟子之言,具民本觀念。3.今之君懼怕革命、排斥民本思想,竟廢孟子。

課文補注

  • 「比」之如父:將……比作。                          「擬」之如天:將……看成。
  • 「名」之為獨夫:稱呼。                              「而」小儒規規焉:但是。
  • 「至」桀、紂之暴:(                               「猶謂」湯、武不當誅之:還說。
  • 「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並且。                 妄傳:胡亂、任意地傳播。
  • 「曾」不異夫腐鼠:(                                曾「不異」夫腐鼠:和……一樣。
  • 「豈」天地之大:難道。                              「獨私」其一人一姓乎:只能偏愛。
  • 獨私「其一人一姓」乎:國君一人。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藉著。
  • 空名:虛幻的說法。                                   窺伺:覬覦、俟機奪取。
  • 皆「不便於」其言:對自己不利。                      「至」廢孟子而不立:甚至。
  • 至「廢」孟子而不立:廢祀。                          「非」導源於小儒乎:不是。
  • 非「導源於」小儒乎:由……造成。

注釋補注

16寇讎:

(1)視如寇讎:1近義:不共戴天、不共之仇、水火不容、冰炭不容、誓不兩立、勢如水火、冤家對頭。2反義:親密無間、水乳交融、親如骨肉。

(2)視如土芥:1近義:視如糞土、視如敝屣、視如涕唾、視人如芥。2反義:視如拱璧。

21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莊子人間世:「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黃宗羲之義為:「見識狹隘的讀書人誤解莊子原文之義。」

26孟子之言: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又,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8廢孟子而不立:

1.後雖經恢復:全祖望鮚埼亭集卷三十五辨錢尚書爭孟子事引典故輯遺說:上(明太祖)讀孟子,怪其對君不遜,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時將丁祭(舊時於仲春、仲秋的上旬丁日祭祀孔子),遂命罷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復之。

2.刪除:洪武二十七年明太祖命劉三吾作孟子節文,將孟子中「辭氣抑揚太過者八十五條」加以刪節,並命「課士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

修辭

  • 比之如父,擬之如天:錯綜(抽換詞面:          )。        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借代,指軀體。
  • 豈天地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激問。       非導源於小儒乎:激問。

文意

  • 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意謂儒者當中有些思想迂陋者,竟然認為君臣之間的關係一旦確立,便永遠不可動搖與改變,此乃「絕對的君臣關係」。
  • 豈天地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此乃對「君權天授」(天命觀)的挑戰。

2.視兆人……腐鼠:指那些小儒姑息暴君,固守君臣之義的行為,簡直是將那些被殘害的千萬人民之生命,視作和腐鼠一樣輕賤。

第五段:告誡後世君主,若視天下為私有產業,只會使王朝淪亡,貽害子孫,遭受無窮之報應。(論今)

◎段析:

第一層次:以威之以勢的口吻告誡後世君王,若抱持天下為私的心態,必將遭受報應。

第二層次:舉例(南朝宋順帝、明思宗)。

課文補注

  • 「使」後之為君者:(                                果能保「此產業」:在此指天下。
  • 無怪:難怪。                                         亦無怪乎其「私之」也:把天下據為其有。
  • 「攝」緘縢:綁緊。                                  「固」扃鐍:鎖緊。
  • 「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擋不住。                 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天下。
  • 血肉之崩潰:殺身之禍。                              「在」其子孫矣:報應在。
  • 而毅宗之「語」公主:告訴。                          「若」何為生我家:(         )【106指考】
  • 若「何為」生我家:為何。                            「有不」廢然摧沮者乎:能不。

注釋補注

29攝緘縢固扃鐍:為了防備盜賊偷盜箱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32若何為生我家:此事見明史公主列傳:「長平公主,年十六,帝選周顯尚主(娶公主為妻)。將婚,以寇警暫停。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

修辭

  • 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       )語氣。
  • 既以產業視之,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激問。                 攝緘縢,固扃鐍:(    )喻。
  • 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映襯。
  •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引用。
  • 痛哉斯言:感歎、倒裝/原句為「斯言痛哉」。                    有不廢然摧沮者乎:激問。

文意

  • 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欲擒故縱之手法。
  • 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後世君王若視天下為私產,報應一定會發生,只是早晚的問題。
  • 若何為生我家:寫出末世之君走投無路的悲痛之感。

3.人之欲得……如我:以模擬口吻說明後世君王既以私產看待天下,同樣也會認為全天下之人也都會有此野心。

◆沮、詛、狙

 

 

有不廢然摧沮者乎。

 

溼潤。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咒罵。

詛咒。

 

伺機。

狙擊。

 

第六段:總結全文,強調君王只要能固守君主職分,可免無窮之悲。(以許由、務光之例再次呼應首段)

◎段析:

第一層次:以對比手法揭示1.明為君之道免禍。2.不明為君之道遭禍。

第二層次:再次告誡後世君王應守君王本分,不應以短暫之樂換取無窮之悲,否則將樂極生悲。

課文補注

  • 人人能「讓」:謙讓。                                人人「可欲」:都想爭奪天下。
  • 「所以」曠後世而不聞也:(                       「然」君之職分難明:但是。
  • 「雖」愚者亦明之矣:就算是。

修辭

  • 是故明乎為君之職分,則唐、虞之世,人人能讓,許由、務光,非絕塵也;不明乎為君之職分,則市井之間,人人可欲,許由、務光,所以曠後世而不聞也:映襯。
  • 則「市井」之間:借代,指民間。
  • 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映襯。

文意

  • 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雖愚者亦明之矣:此二句為作者用以告誡後世君王「請你們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享樂,來換取無窮的悲哀」。此段話語重心長,富有餘韻,與前文之犀利尖銳不同,可收剛柔並濟、情理兼顧之效。

【課文問與答】指搭配課文第一段,指跨段落)

段落

題目

參考答案

1.古代的君王如何產生?有何特質?

 

2.作者認為人情都是好逸惡勞的,因此即使是古代具有君王能力的人,也會有哪幾種取捨與表現?

 

3.古代君王可以禪讓,後世君王難能如此,原因何在?

 

4.後世君王如何經營天下?何人的言行最能作為代表?

 

5.後世君王「逐私利」的作法為何?

 

6.小儒有何種君臣觀念?造成何種流弊?

 

8.黃宗羲如何辨析設立「君王」的目的與其本職?

 

9.爭逐私利的君王常有何種下場?為何常有這種結局?

 

10.連連看:請將文意相關的選項連接在一起。

 

(1)我固為子孫創業也‧

‧若何為生我家

(2)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

‧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

(3)願世世無生帝王家‧

‧敲剝天下之骨髓,以奉我一人之淫樂

(4)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好逸惡勞,人之情也

(5)視如寇讎‧

‧湯武革命

 

11.領導者倘能明白做君王的職分,有何種結果?

 

12.領導者倘不明白君王的天職,會造成何種影響?

 

       

【教學資料】

映襯

  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貫串或對列起來,兩相比較,互為襯托,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法,稱為映襯。

類別

定義

舉例與說明

對襯

把兩種或兩組不同的人、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對比、烘托、形容、描寫

1.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

2.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3.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

4.小學而大遺。(韓愈師說)

5.眼前這個比我只大半個月的少女,曾幾何時,已經是一位完完全全成熟的母親。而我呢?除了啃書本,就只會跟母親彆扭,跟自己生氣。(琦君一對金手鐲)

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雙襯

把同一個人、事、物的雙重性質、相對現象,放在一起,使之凸顯

1.他是一個活著沉默,卻死得勇敢的人。(逯耀東揮手)

2.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三十七章)

反襯

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語詞加以描寫

1.一種令人沒頂的幸福。(張曉風許士林的獨白)→用「沒頂」形容「幸福」。

2.那一聲珍重裡有甜蜜的憂愁。(徐志摩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用「甜蜜」形容「憂愁」。

3.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莊子齊物論)→用「秋毫之末」形容「大」,用「太山」形容「小」。

  • 小問:閱讀下文後你同意黃宗羲所謂的「臣道」嗎?若你是老闆,你要如此的幹部員工嗎?

原臣                                                                                   黃宗羲

【說明】〈原臣〉為繼〈原君〉之後《明夷待訪錄》第二篇文章,是黃宗羲在討論為君之道後,有系統的繼續探討為臣之道,與〈原君〉相同具有批判君主專制之精神,故閱讀此篇可更深刻體會作者的民本觀念。

  〈原臣〉一篇之旨承繼〈原君〉而來,批評君主專制及君臣倫理,作者強調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有人焉,視於無形,聽於無聲1,以事其君,可謂之臣乎?曰:否!殺其身以事其君,可謂之臣乎?曰:否!夫視於無形,聽於無聲,資於事父2也;殺其身者,無私之極則也。而猶不足以當之,則臣道如何而後可?曰: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3。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吾以天下萬民起見4,非其道,即君以形聲強我,未之敢從也,況於無形無聲乎!非其道,即立身於其朝,未之敢許也,況於殺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見,君有無形無聲之嗜慾,吾從而視之聽之,此宦官宮妾之心也;君為己死而為己亡,吾從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昵5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世之為臣者昧6於此義,以謂臣為君而設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後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後牧7之,視天下人民為人君橐8中之私物。今以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君也,不得不講治之牧之之術。苟無係於社稷之存亡,則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雖有誠臣,亦以為纖芥之疾也。夫古之為臣者,於此乎,於彼乎?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是故桀、紂之亡,乃所以為治也;秦政、蒙古之興,乃所以為亂也;晉、宋、齊、梁之興亡,無與於治亂者也。為臣者輕視斯民之水火,即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於臣道固未嘗不背也。夫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後者唱許9。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執紼10,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娛笑於曳木者之前,從曳木者以為良,而曳木之職荒矣。

嗟乎!後世驕君自恣,不以天下萬民為事。其所求乎草野者,不過欲得奔走服役之人。乃使草野之應於上者,亦不出夫奔走服役,一時免於寒餓,遂感在上之知遇,不復計其禮之備與不備,躋之僕妾之間而以為當然。萬曆初,神宗之待張居正,其禮稍優,此於古之師傅未能百一。當時論者駭然居正之受無人臣禮。夫居正之罪,正坐11不能以師傅自待,聽指使於僕妾12,而責之反是,何也?是則耳目浸淫於流俗之所謂臣者以為鵠13矣!又豈知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耶?

或曰:臣不與子並稱乎?曰:非也。父子一氣,子分父之身而為身。故孝子雖異身,而能日近其氣14,久之無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後,日遠日疏,久之而氣不相似矣。君臣之名,從天下而有之者也。吾無天下之責,則吾在君為路人。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僕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夫然,謂之臣,其名累變。夫父子固不可變者也。

【注釋】

1視於無形聽於無聲:當君主的心思尚未表露出來,他就能看到,還沒講出來,他就能聽到。依《禮記》所載,此為用於侍奉父親的禮。

2資於事父:用侍奉父親的禮來侍奉君主。資,取、用。《禮記‧喪服四制》:「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3群工:百官。  4起見:著想。  5昵:音ㄋˋㄧ,通「暱」,親近。  6昧:不明白、不懂得。

7牧:放飼牲畜,此處引申為治理百姓。  8橐:音ㄊㄨˊㄛ,盛物的袋子。

9前者唱邪後者唱許:前面的人呼聲「邪」,後面的人應聲「許」,相互應和,一同用力。邪、許,二字為用力時的呼叫聲。《淮南子‧道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10紼:音ㄈˊㄨ,大的繩索。  11坐:犯罪。此為「歸咎於」的意思。

12聽指使於僕妾:聽從奴僕、婢妾的指示。史書記載,張居正當政,雖多得力於宦官馮保和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幫助,但其政治主張並非馮、李所「指使」。

13鵠:音ㄍˇㄨ,箭靶的中心,引申為目標、標準。  14氣:此指人的氣性。

【語譯】

有這樣的人,當君主的心思尚未表露出來,他就能看到,還沒講出來,他就能聽到,用這種態度來侍奉君主,可以稱為臣嗎?答案是:不行!犧牲生命來侍奉君主,可以稱為臣嗎?答案是:不行!君主的心思沒表露出來就看得到,沒講出來就聽得到,這是侍奉父親的態度;犧牲生命,這是最無私的表現。如此還不足以與臣的身分相稱,那麼臣道應該是怎麼樣才可以呢?答案是:因為天下這麼大,一個人治理不了,才設立眾多的官吏來分別治理。所以我們出來做官,是為天下百姓,不是為君主一人;是為萬民百姓,不是為君主一姓。我為天下百姓著想,君主無道的話,即使君主用行動言語來強迫我,我也不敢順從他,何況他沒有明確的行動或言語呢!君主無道的話,即使要我在朝廷做官,也不敢應許,何況犧牲生命呢!若不是如此,竟然只為君主一人一姓著想,君主有未表示、未說出的嗜好和慾望,我為了順從他的心意,就得細心地看著聽著,善加體察,這是宦官、僕妾的心態;君主為自己而死,為自己而亡,我也隨著而死而亡,這是他親近的人所做的事。為天下萬民著想,還是為君主個人,這就是臣與不臣的分別。

世上做臣子的,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臣是為君主而設立的。君主將天下分給我治理,將人民交給我管轄,把天下人民看作是君主口袋中的私人財物。現在因為四方騷擾不安,民生艱難困苦,足以危害君主了,才不得不研究治國安民的方法。如果與君主亡不亡國無關,那麼四方騷擾不安,民生艱難困苦,即使有忠心的臣子,也會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問題。古代作臣子的,是以天下萬民為念,還是只忠於一人一姓呢?

其實天下的安定與動亂,關鍵不在於君主一姓的興亡,而在於萬民百姓困苦或安樂。所以夏桀、商紂的滅亡,天下因此太平;秦始皇、蒙古人的強盛,天下便因此而動亂;晉、宋、齊、梁等朝的興亡,就不涉及治與亂的問題。作臣的忽視民眾的災難困苦,即使能夠輔助君主興盛,隨著君主犧牲,他也未嘗不是違背臣道。治理天下就像拉大木頭一樣,前面的人呼聲「邪」,後面的人應聲「許」,相互應和,一同用力。君主與臣子,就是一同拉木頭的人;假使手不握緊繩索,腳不踏穩地面,拉木頭的人(指君主)只是在前面嬉戲, 而後跟隨的人(指臣子),還認為這是正確的表現,這就要荒廢拉木頭這件事了。

唉!後代驕傲的君主,獨擅威權,不為天下萬民服務。他所求取於民間的,不過是想得到為他奔走差遣的人。於是使得民間響應君主的,也不外乎是供君主奔走差遣的人,這些作人臣的,一時免於受凍挨餓,便感激君主的賞識與重用,也就不再計較君主對待臣子的禮數,自己置身於奴僕、婢妾之中,卻以為本當如此。萬曆初年,神宗對待張居正的禮遇稍微好一些,但與古代老師的待遇相比,還沒有達到百分之一。可是當時議論的人,都驚異張居正接受神宗的優待,以為他不具臣子的禮儀。張居正的罪過,在於不能把自己看作老師,聽從奴僕、婢妾的指示,而責備他的卻與此相反,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聽多了、看多了世俗的官吏,以為他們是人臣的典範!又哪裡知道,臣與君名稱雖是不同,而實際的職責卻是相同的呢?

有人說:臣不是和子並稱嗎?我說:不對。父親和兒子,具有一樣的氣性,兒子的身體,是從父親的身體分出來的。所以孝子和父親雖然不是同一個身體,但能夠每天接近父親的氣性,時間一久,就沒有不和父親氣性相通的了;不孝順的兒子,出生以後,同父親的關係一天比一天疏遠,時間一久,便和父親的氣性不相像了。君和臣的名稱,是由於治理天下才有的。我沒有管理國事的職責,那對君主來說,我就是不相干的人。如果到朝廷裡做官,不為天下人民服務,那就是君主的奴僕、婢妾;為天下人民服務,那就是君主的老師與朋友。就是因為這樣,世上所說的臣,其名稱屢屢發生變化。而父親、兒子的稱謂,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