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 

暖身一下

何謂」?

如何「論辯」?

何謂「幸福」?

◎題解

u補充注釋

1.力圖改除社會的弊病:中唐士人不尚師道,韓愈目睹當時師道淪喪,為了挽救沉淪的世道,不顧流俗謾罵,公開招收門徒,被認為是狂人亦不以為意。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即載: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語譯:從魏晉以來,眾人就更加不願跟從老師學習。現今沒聽過有做老師的;有的話,人們總是譏笑他,認為他是狂妄的人。只有韓愈不顧世俗的觀點,冒著被別人譏笑侮辱,招收後進學者,寫了師說一文,於是正經嚴肅地當起老師。世人果然群起謾罵,指指點點,又增添言辭非議,韓愈因此得了狂人的名聲。住在長安,飯都來不及煮熟,又倉皇向東任教而去,像這樣的情形發生很多次。)

 由此可見當時師道淪喪的現象,以及韓愈想扭轉世風的堅決態度,故韓愈門人李漢說:「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嘲笑且排斥),先生志益堅。」

 

u寫作背景

2.「明經取士」式微

韓愈生於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時代,社會動盪,佛、道盛行,科舉考試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主,且以進士科為貴。明經科是測驗士人對儒家經典及其注疏背誦和理解的能力;進士科主要是測驗士人的詩賦造詣,然詩賦多是個人創造力、想像力的展現,得之於師傳者少。於是,以明經科考為訴求的經學教育逐漸式微,自學成材儼然成為唐代士人的為學方式,而「恥於從師」則是這股風氣下的質變。

3.「門蔭入仕」弊病

唐代官員入仕的途徑,除了科舉取士外,還有「門蔭入仕」一途,這是一種政治特權,凡符合條件的大臣子孫,無須通過貢舉,就可按規定授予官職。因此士大夫家族通常自恃出身,輕視道德文章,更不肯虛心拜師求教,且常譏笑「尊師重道」的人。

韓愈師說創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八○二),韓愈當時為國子監四門博士,士人「恥學於師」蔚為風氣,韓愈眼見師道不存,便不顧流俗抗顏為師,大力提倡儒學,因此特藉李蟠問學的機會,為文闡發「師道」的真義,一方面抨擊士大夫不從師問學的錯誤觀念,一方面也希望藉「師道」振興「儒道」,力斥佛、老的流行。

◎作者

u補充注釋

4. 退之:禮記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ㄐㄧ(髮簪,約十五歲)而字」,男子二十歲成年,女子十五歲欲嫁時,都會命「字」。「字」會參考「名」而取,取「字」的原則通常以「同訓」和「對文」較多。

(1)同訓:即「名」與「字」意義相同或相近似,如:諸葛「亮」字「孔明」、杜「甫」字「子美」、曾「鞏」字「子固」、蘇「軾」字「子瞻」(軾,車前橫木,可憑靠而瞻望前方)、蘇「轍」字「子由」(轍,車輪所壓過的軌跡。由,有「依循、仿傚」之意)等。

(2)對文:即「名」與「字」的意義相反,如:朱「熹」字「元晦」、劉「禪」字「公嗣」(禪位與嗣位,一退讓,一繼承)、韓「愈」字「退之」(愈是勝、超越。「退之」取諸論語先進孔子語:「由也兼人,故退之。」)、端木「賜」字「子貢」(賜,賞賜。貢,進獻)等。

5. 諡號「文」:諡,亦作「謚」。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依其生前事蹟所給予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據逸周書諡法解:「經緯天地、道德博厚、勤學好問、慈惠愛民」等,皆可稱「文」。後世漸形成定規,凡進士出身者多獲諡「文」,如:唐宋八大家除柳宗元、蘇洵外,其他人諡號裡皆有「文」字。

6.上表反對憲宗恭迎佛骨入宮供奉:唐憲宗篤信佛教,元和十四年,聽聞長安鳳翔府法門寺的護國真身塔藏有一節佛骨,三十年才開放一次,於是派專使恭迎佛骨入宮,先在宮中供奉三日,而後送往長安各寺供拜。憲宗此舉引發王公士庶奔走捨施,百姓成群膜拜,甚至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用香燒炙背脊、頭頂)而求供養者」。韓愈認為此事不可長,於是甘冒不韙,上奏措辭強烈的論佛骨表。韓愈認為:

(1)佛法是夷狄宗教,本就不應信奉;佛徒不事耕織,妨害國計民生。

(2)佛骨乃是「枯朽之骨,凶穢之餘」,絕不能迎入宮中,提議將佛骨燒掉,以絕後人疑惑。

(3)以捨身施佛的梁武帝為例,說明「事佛求福,乃更得禍」,強烈建議憲宗「佛不足事」。

憲宗對佛法一片虔誠,一見韓愈奏章,大為震怒,認為韓愈有意犯上,意欲將之處死,幸經裴度、崔群等大臣力救,皇親國戚也為之緩頰,才免除死罪,貶為潮州刺史。

7.貶為潮州刺史:韓愈赴潮州就任後,致力於教化工作,主要政績有三項:其一是釋放奴婢,潮州窮人有將子女賣身為奴的陋習,韓愈以「作工抵債」的方法,釋放潮州奴婢無數。其二是興辦學校,潮州州學久廢,韓愈提撥部分俸祿作為興學資本,開辦學館,使潮州文風逐漸興盛。其三是為民除鱷。韓愈治理潮州僅八個月,然政績卓著,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便將當初祭鱷魚的河流,改名為「韓江」,並在江邊建韓文公廟,供奉韓愈的塑像,亦取山名為「韓山」,婦女蒙頭罩布也名為「文公帕」,可見韓愈在潮州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8.駢文:駢,本指兩馬並駕一車,引申有並列、對偶之意。駢文乃有別於「散文」的文體,為無韻文,成熟於南北朝,當時稱今文或麗辭,特點如下:(1)多用對句;(2)以四字、六字為基本句法;(3)聲韻和諧;(4)多用典故;(5)文辭華美。而真正嚴格的駢文,始於唐代,「四六文」之名,則確立於晚唐李商隱。

 

u韓愈與古文運動

1. 古文運動的緣起

古文運動並非韓愈首倡。秦、漢的文章質樸無華,魏晉南北朝之文則駢散兼用,文風日趨華靡,注重文章形式及辭藻之修飾,內容流於空洞。於是開始有人主張復古, 如北魏蘇綽即反對華麗的駢文,倡導殷周古文;唐初陳子昂亦反對齊梁靡靡之音,高倡漢魏風骨,開始用古文創作。開元、天寶年間,柳冕、元結等人也提倡復古,為日後古文運動奠定了基礎。而在韓愈兼顧理論與創作的古文推動下,摯友、門生弟子群起響應,古文終在中唐蔚為風潮。

2. 韓愈古文運動的主張

(1)文以載道:韓愈所謂的古文是指先秦兩漢的散文。提倡古文運動的目的,是想以先秦兩漢的散文振興八代衰頹的文風,反對從東漢晚期以來華麗不實、氣象萎靡的駢體文,要求文章內容須載負儒道思想。韓愈以「載道」的文學觀作為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礎,視古文為闡明先王之道的工具,學「古文」就是學「古道」,曾言:「修其辭以明其道。」(爭臣論)值得一提的是:韓愈從未明言「文以載道」之語,此語乃來自北宋周敦頤:「文,所以載道也。」自此,後人即截取「文以載道」四字來代表韓愈的文學思想。

(2)復古而創新:韓愈以復古為革命,認為文章應以東漢以前的散文體書寫,主張恢復樸實無華的古文,改駢為散,以古書的散文句法行文,然其並非一味模仿古文,在文辭上力求創新,亦即所謂「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

 

◎活化提問

段落/題目層次

題目

參考答案

題解P.2

訊息檢索

Q1韓愈為何要重振師道?

 

作者P.3

訊息檢索

Q2請問韓愈兩次被貶謫分別是什麼原因?若是對的為何被貶

 

作者P.3

訊息檢索

Q3韓愈古文運動的主張為何?可連結108課綱喔

 

第一段 P.4

深層推論

Q4韓愈於文首即點明「古之學者必有師」,用意何在?

這句話中何字最重要有無諷刺意

 

第一段 P.4

訊息檢索

Q5為什麼韓愈認為人需要老師?(閱讀檢測1

 

第二段 P.5

訊息檢索

深層推論

Q6韓愈認為選擇老師的標準何在?這個標準旨在針砭當時何種風氣?現今呢

 

第二段 P.5

文意理解

Q7第二段旨在說明擇師的標準,請說明本段推論的步驟與目的。

 

第三段 P.5

找出因果

Q8韓愈認為造成「聖益聖,愚益愚」現象的原因何在?今日是否有此現象

 

第四段 P.5

訊息檢索

Q9文中所述的「童子之師」,與韓愈心目中的老師有何不同? (閱讀檢測2

 

第五段 P.6

文意理解

找出因果

Q10韓愈認為士大夫「恥於相師」的主要原因為何?

 

第二、三、五段 P.7

訊息檢索

文意理解

Q11師說中,「師道」一語共出現三次,請說明其語法與意義。

 

第三、四、五段 P.7

訊息檢索

深層推論

Q12本文善用對比手法批判輕視師道的不良風氣,請指出有哪幾組對比,比較其差異,並說明作用為何?(問題與討論一)

 

第六段 P.8

說明理由

Q13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理由是什麼?(閱讀檢測1

 

第七段 P.9

說明理由

深層推論

Q14為什麼作者在最後一段嘉許李蟠?(閱讀檢測2

 

綜合 P.9

訊息檢索

文意理解

Q15師說結構謹嚴,多處文句前後呼應,請找出文中前後呼應的語句。

文例

呼應句

關係

余嘉其能行古道

 

 

正面呼應

 

 

反面呼應

 

 

反面呼應

 

 

正面呼應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反面呼應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正面呼應

 

綜合 P.9

訊息檢索

找出因果

深層推論

Q16師說以「師」為文眼,多處論及「師」與「道」,請先找出 文中有關「道」的文句,從而說明「師」與「道」的關係、師道不傳的原因,以及韓愈對師道的期許。

 

綜合 P.10

訊息檢索

深層推論

Q17韓愈認為學習者應有怎樣的態度?他的觀點,在今日仍合乎 時宜嗎?請說說自己看法。(問題與討論二)

 

綜合 P.10

延伸思考

Q18文中提到「聖人無常師」,除了校園裡的老師外,你還想向 誰拜師學藝?為什麼?(問題與討論三)

 

 

u注釋補注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語譯:博愛叫做仁,合宜於仁的行為叫做義,遵循仁與義去做就叫做道。)泛言之,韓愈所謂的「道」,可謂「事物當然之理,修己治人之方。」即儒家修己治人之道,故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言:「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受業謂古文六藝之業,解惑謂解此二者之惑。」

18小學而大遺:義近 本末倒置、捨本逐末、買櫝還珠、買履信度。

19巫醫:古代巫、醫不分,巫除了為人祝禱、占卜、驅鬼除邪外,也常為人治病,此即「巫醫」,在當時被視為低下的職業。戰國以後,巫、醫逐漸分途,但直至今日,仍有生病而求助於巫的情形,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唐當更為普遍。又從閱讀的節奏言,「樂師」、「百工」皆為複音詞,則將「巫醫」視為複音詞較為順暢,故本課在「巫醫」二字間不加頓號。

23士大夫之族:族,意同「輩」、「徒」、「倫」

25位卑則足羞:足,有二解:

(1)音ㄗㄨˊ,十分,非常,表示程度的副詞。閩南語如:足好(非常好)、足歹勢(非常不好意思),可見此例。

(2)音ㄐㄩˋ,過分,如論語公冶長:「巧言、令色、足恭。」

27君子不齒:「不齒」與「不恥」比較

詞語

不齒

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不恥

不以……為恥,不感到羞恥

1.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9郯子:魯昭公十七年秋,郯子至魯國訪問,魯昭公問郯子:「少皞氏用鳥作官名,是什麼原因?」郯子說:「少皞氏是我的祖先,所以我知道原因。……我的高祖少皞鷙即位時,鳳鳥正好飛來,所以官名全用鳥名。鳳鳥氏是管理曆法,玄鳥氏掌管春分、秋分,……。」孔子聽聞後,就去拜見郯子向他學習,並肯定郯子保存了古代「以鳥名官」的制度。(事見左傳)

31師襄:孔子曾向魯國師襄學琴,過程中,孔子勤奮學習,精益求精,從樂曲、技巧、旨趣等方面不斷深造,甚至想了解作曲者是怎樣的人,最後終於悟得作曲者是文王。師襄聽聞後,便離席向孔子再拜,說:「這首曲就是文王操啊!」(事見史記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語)

 「師」,古代以技藝為職業的人,常被人在「名」前加一個表示他職業的字眼來稱呼,以明瞭他的職業身分,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意指廚師,而師說中的師襄和三國演義中的師曠,其「師」即指樂師,以表明職業。

32老聃:老聃博古知今,通曉禮樂的起源,因此孔子曾前往周都向老子問禮,與老子相談完後,孔子言:「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也。」以能乘風雲飛上天的龍形容高深莫測的老子。(事見史記孔子世家及老子韓非列傳)

34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李氏「子」蟠:「子」字的意義繁多,與本句相關者主要有二:

    (1)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

    (2)對男子的美稱。

兩解似皆可通。以李蟠「年十七」、「請學於余」觀之,完全合乎「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的解釋。韓愈固然可以用「男子的美稱」來稱呼李蟠,以表示客氣,但未免顯得矯情,且以之稱呼有待精進的後輩李蟠,並不適當,因此本課採第一解。

  義辨—子:

(1)對男子的美稱,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例:孔子、孟子。

(2)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例:李氏子蟠、子弟。

(3)爵位等級之一。例:郯子。

(4)孩子。例: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5)對一般人的通稱。例:小女子、無聊男子。

(6)你。同「爾」、「汝」。例:以子之矛,陷子之楯(韓非子難勢)

(7)慈愛。例: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大同與小康)

38六藝經傳:漢以前,「六藝」為六種教學科目,指禮、樂、射、御、書、數,此處指六經。

39通習:另一說:指普遍學習。

40不拘於時:義近—不顧流俗、不阿於世;義反—隨波逐流、淈泥揚波。

42貽:字辨:

  1. 貽,音ㄧˊ:

(1)贈送。例:作師說以貽之、餽貽。

(2)遺留。例:貽笑大方。

2. 飴,音ㄧˊ,以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食品。例:含飴弄孫、甘之如飴。

3. 怡,音ㄧˊ,心中愉悅的。例:怡然自得。

 

◎課文重要字詞

u師說中「師」字的詞性與用法

詞性

名詞

老師

  1. 古之學者必有師。
  2.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 惑而不從師。
  4.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5. 從師而問焉。
  6. 恥學於師。
  7. 擇師而教之。
  8. 彼童子之師。
  9. 士大夫之族,曰師。
  10. 聖人無常師。
  11.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12.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專精某種技藝的人

師襄(此指樂師)。

動詞

學習、請教

  1. 吾從而師之。
  2. 吾師道也。
  3.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4. 或師焉,或不焉。
  5. 不恥相師。
  6. 孔子師郯子。

形容詞

從師問學的

  1.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語文常識

一、形音義辨析

 

1.詞辨所以(配合P.5注釋13

用來(表示憑藉)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

何以(表示原因)

  1.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2.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行為、現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

 

2.義辨其(配合P.5注釋14

代詞

  1.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大概

(推測語氣)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通「豈」

(反詰語氣)

  1. 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2. 不可為常者,其聖人之法乎?(歐陽脩縱囚論)

假如

(假設語氣)

  1.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2. 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韓愈祭十二郎文)

希望

(期望語氣)

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與陳伯之書)

 

 

 

 

 

 

 

 

 

 

 

 

二「論證法」舉隅

「論證法」廣泛運用於論說文中,韓愈在師說中為了強化論點,即運用了數種論證方法,使文章意旨更加鮮明。基本上,議論時有三要素:

1. 論點:作者欲表明的主張或觀點。

2. 論據:立論的根據,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事實,其須正確、具體,並能支持論點。

3.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下表即是常見的「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

說明

舉例論證

又稱例證法,用代表性的事例、史例等例證作為論據,以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證明論點的過程就是舉例說明。

比喻論證

又稱喻證法,用具體事物作比喻,來論證抽象、深奧的論點,以達到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效果。

類比論證

又稱類比法,透過兩種相似的事物(或事例)的比較,由其中一者的已知原理或現象,類推出另一者也具有相同的原理或現象,從而證明論點。

對比論證

又稱對比法,將正反兩方面的觀點、事實相對照,使論點更加鮮明突出、易於理解,其有「縱比」和「橫比」兩種,前者是指時間上前後時期或事物前後階段的對比,後者是指兩種可相映襯的事物間對比。

演繹論證

又稱演繹法,根據已知的一般原理(大前提),推論出個別事物(小前提)的結論,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其前提和結論間的聯繫緊密,只要前提正確,演繹過程合理,結論就正確。

歸納論證

又稱歸納法,通過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適用於某類事物或現象的一般性結論,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 的論證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耿樹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